一种冰爽抗菌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35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爽抗菌纱线,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纤维制备而成:20~25%云母冰凉纤维、12~15%竹纤维、15~20%天然薄荷纤维、30~35%涤纶纤维、5~23%粘胶纤维,所述冰爽抗菌纱线的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将原料的准备以及进行给湿开松预处理,然后将竹纤维、涤纶纤维经过清棉、梳棉、头并、二并、三并制成第一混纺熟条;将云母冰凉纤维、天然薄荷纤维、粘胶纤维经过清棉、梳棉、头并、二并制成第二混纺熟条;将第一混纺熟条和第二混纺熟条经预井、头并、二并、粗纱工序制备成粗纱,最后将粗纱喂入细纱机中经细砂工序制得冰爽抗菌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纱线不仅清凉舒适,抗菌性能强,在不影响凉爽和抗菌效果的情况下,原料成本低,简化和降低了制备工艺以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爽抗菌纱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尤其是一种冰爽抗菌纱线。
技术介绍
纺织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一个最富有生机的产业,纺织品和服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实用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尤其在炎热潮湿的夏季,细菌繁殖较快,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因此人们不仅需要清爽舒适、吸湿透气的纱线产品,而且纱线具有抗菌功效也十分重要,冰爽抗菌纤维的开发对治病、防病、有益于人体健康功能的纺织品需求越来越重要。云母是钾、铝、镁、铁、锂等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是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矿物之一,云母的化学性能稳定,其导热性、吸水性、吸附性较好,由于涤纶的热传导率只有约0.03,故片状云母的热传导速率为涤纶的5倍以上,加上纳米云母表带电荷,故水合作用颇高,需要在500℃以上才可将水脱除,高含水量同时也带动降温作用,所以在双重效果“高传导率和高吸热效果”的作用下,促使纳米层云母成为新一代的降温散热材料。在专利技术专利CN20160627335一种冰爽抗菌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中通过将亚麻纤维棉纤维、黏胶纤维以及冰爽玉纤维制成的质量优异的冰爽抗菌混纺纱线,该纱线及其制成的织物吸湿透气性好、清凉舒适、冰爽降温、光泽优雅,且具有抑菌抗菌、防紫外线功能,产品附加值高,成纱结构得到优化,纱线质量更优;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0156390一种抗菌型凉感纱线及其面料中通过冰爽纤维、芦荟纤维、凉感纤维和艾维纤维混纺而成,经过清花、梳理、并条、粗纱和细纱步骤制备而成,制备而成的纱线及其面料能够有效的抵抗紫外线的照射,抗菌抑菌效果佳,吸湿透气效果好,适用用做夏装制备的原料;在专利技术专利CN201611144223双芯长丝天然薄荷纤维精纺护肤冰爽包覆纱及制备方法,通过将云母冰凉纤维长丝、玉石纤维长丝、天然薄荷纤维、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混纺制备包覆纱线,使用该纱线制备所得的织物不仅具有抗菌、防臭、抑菌、消炎、消除异味、护肤健体、养颜、滋润皮肤等保健功能,而且织物亲肤性好、冰爽清凉、舒适性好、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软,产品用途广泛,然而伴随着夏季温度越来炎热以及人们的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纱线的凉爽舒适性以及抗菌抑菌效果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现有的冰爽抗菌性纱线制备所使用的原料价格相对昂贵,制备工艺流程复杂,因此由这些纱线制备的纺织成品物的销售价格昂贵,难以在普通人群中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仅亲肤性能良好、凉爽舒适、抗菌抑菌效果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的冰爽抗菌纱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冰爽抗菌纱线,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纤维制备而成:20~25%云母冰凉纤维、12~15%竹纤维、15~20%天然薄荷纤维、30~35%涤纶纤维、5~23%粘胶纤维,所述冰爽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的准备:按照上述质量比进行上述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计算并称重,待用;步骤二,给湿开松:将上述各纤维给湿和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的抗静电剂,静置24h,然后进行开松,所述抗静电剂的喷洒质量为纤维质量的2.5%;步骤三,开清棉工序:将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采取“多松少打、轻打少落”的方法,适度降低各回转机件的转速,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其中梳针打手转速560~580r/min,综合打手转速750~800r/min;步骤四,梳棉工序:控制梳棉工序车间的温度为25±1℃,湿度50±5%,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采用中定量、慢速、紧隔距、快转移的工艺,以减少纤维的损伤,提高纤维的转移率,其中生条定量为15~18g/5m、刺棍转速800~900r/min、锡林转速300~320r/min、道夫转速20~23r/min、盖板速度100~120mm/min,锡林-盖板隔距为0.27mm、0.25mm、0.23mm、0.23mm、0.25mm;步骤五,第一混纺熟条的制备:为了确保纤维混合均匀和准确的混纺比,采用三道混并,采用“低速度、重加压、大隔距”的工艺原则,经过头并、二并、三并的过程制成第一混纺熟条,头并干定量20g/5m、总牵伸倍数7.53、牵伸分配4.8×1.64、罗拉中心距(前×后)46×50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二并干定量19.6g/5m、总牵伸倍数8.23、牵伸分配5.1×1.52、罗拉中心距(前×后)45×48.5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三并干定量18.8g/5m、总牵伸倍数8.23、牵伸分配5.1×1.52、罗拉中心距(前×后)45×48.5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步骤六,第二混纺熟条的制备:将云母冰凉纤维、天然薄荷纤维、粘胶纤维经过清棉、梳棉、头并、二并制成第二混纺熟条,头并干定量17.6g/5m、总牵伸倍数5.53、牵伸分配4.8×1.64、罗拉中心距(前×后)38×40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二并干定量16.5g/5m、总牵伸倍数7.45、牵伸分配5.1×1.52、罗拉中心距(前×后)35×32.5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00m/min;步骤七,粗纱的制备:将第一混纺熟条和第二混纺熟条经预井、头并、二并、粗纱工序分别制备成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采用“大隔距、重加压”的工艺原则,所述粗纱工序中的具体参数为:粗纱干定量5.42g/10m,总牵伸为8,后区牵伸1.32,粗纱的捻系数为98,罗拉中心距45×48mm,罗拉加压24daN×12daN×12daN,锭子转速650~700r/min;步骤八,细砂的制备:将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共同均匀喂入细纱机中经细砂工序制成冰爽抗菌纱线,细纱工序采用“大隔距、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具体制备参数为:牵伸倍数32,后区牵伸1.25,捻系数350~360,锭速12000r/min,罗拉中心距45×50mm,罗拉加压14daN×12daN×14daN。上述的一种冰爽抗菌纱线,所述步骤五和步骤六中的头并均为将6根生条并和。上述的一种冰爽抗菌纱线,所述粗纱工序中第一混纺熟条和第二混纺熟条的根数均为4条或6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性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冰爽抗菌纱线,由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制得得纱线,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实验证明,实验样品的抑菌率达64~76%,冰凉抗菌纱线吸放湿能力均明显优于普通涤纶纱线,冰凉抗菌纱线的吸湿滞后值为1.1~1.2%,吸湿滞后性较小,降温过程纱线表面的温度低于普通涤纶纱线4~6℃,以上均说明了该产品纱线兼具清凉舒适、抗菌性能强的优点,并且制备原料成本相对较低低,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冰爽抗菌纱线,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纤维制备而成:20%云母冰凉纤维、12%竹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爽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纤维制备而成:20~25%云母冰凉纤维、12~15%竹纤维、15~20%天然薄荷纤维、30~35%涤纶纤维、5~23%粘胶纤维,所述冰爽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的准备:按照上述质量比进行上述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计算并称重,待用;步骤二,给湿开松:将上述各纤维给湿和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的抗静电剂,静置24h,然后进行开松,所述抗静电剂的喷洒质量为纤维质量的2.5%;步骤三,开清棉工序:将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采取“多松少打、轻打少落”的方法,适度降低各回转机件的转速,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其中梳针打手转速560~580r/min,综合打手转速750~800r/min;步骤四,梳棉工序:控制梳棉工序车间的温度为25±1℃,湿度50±5%,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采用中定量、慢速、紧隔距、快转移的工艺,以减少纤维的损伤,提高纤维的转移率,其中各项参数为:生条定量为15~18g/5m、刺棍转速800~900r/min、锡林转速300~320r/min、道夫转速20~23r/min、盖板速度100~120mm/min,锡林‑盖板隔距为0.27mm、0.25mm、0.23mm、0.23mm、0.25mm;步骤五,第一混纺熟条的制备:为了确保纤维混合均匀和准确的混纺比,采用三道混并,采用“低速度、重加压、大隔距”的工艺原则,经过头并、二并、三并的过程制成第一混纺熟条,头并干定量20g/5m、总牵伸倍数7.53、牵伸分配4.8×1.64、罗拉中心距(前×后)46×50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二并干定量19.6g/5m、总牵伸倍数8.23、牵伸分配5.1×1.52、罗拉中心距(前×后)45×48.5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三并干定量18.8g/5m、总牵伸倍数8.23、牵伸分配5.1×1.52、罗拉中心距(前×后)45×48.5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步骤六,第二混纺熟条的制备:将云母冰凉纤维、天然薄荷纤维、粘胶纤维经过清棉、梳棉、头并、二并制成第二混纺熟条,头并干定量17.6g/5m、总牵伸倍数5.53、牵伸分配4.8×1.64、罗拉中心距(前×后)38×40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二并干定量16.5g/5m、总牵伸倍数7.45、牵伸分配5.1×1.52、罗拉中心距(前×后)35×32.5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00m/min;步骤七,粗纱的制备:将第一混纺熟条和第二混纺熟条经预井、头并、二并、粗纱工序分别制备成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采用“大隔距、重加压”的工艺原则,所述粗纱工序中的具体参数为:粗纱干定量5.42g/10m,总牵伸为8,后区牵伸1.32,粗纱的捻系数为98,罗拉中心距45×48mm,罗拉加压24daN×12daN×12daN,锭子转速650~700r/min;步骤八,细砂的制备:将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共同均匀喂入细纱机中经细砂工序制成冰爽抗菌纱线,细纱工序采用“大隔距、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具体制备参数为:牵伸倍数32,后区牵伸1.25,捻系数350~360,锭速12000r/min,罗拉中心距45×50mm,罗拉加压14daN×12daN×14d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爽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纤维制备而成:20~25%云母冰凉纤维、12~15%竹纤维、15~20%天然薄荷纤维、30~35%涤纶纤维、5~23%粘胶纤维,所述冰爽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的准备:按照上述质量比进行上述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的计算并称重,待用;步骤二,给湿开松:将上述各纤维给湿和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的抗静电剂,静置24h,然后进行开松,所述抗静电剂的喷洒质量为纤维质量的2.5%;步骤三,开清棉工序:将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采取“多松少打、轻打少落”的方法,适度降低各回转机件的转速,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其中梳针打手转速560~580r/min,综合打手转速750~800r/min;步骤四,梳棉工序:控制梳棉工序车间的温度为25±1℃,湿度50±5%,云母冰凉纤维、竹纤维丝、天然薄荷纤维、涤纶纤维采用中定量、慢速、紧隔距、快转移的工艺,以减少纤维的损伤,提高纤维的转移率,其中各项参数为:生条定量为15~18g/5m、刺棍转速800~900r/min、锡林转速300~320r/min、道夫转速20~23r/min、盖板速度100~120mm/min,锡林-盖板隔距为0.27mm、0.25mm、0.23mm、0.23mm、0.25mm;步骤五,第一混纺熟条的制备:为了确保纤维混合均匀和准确的混纺比,采用三道混并,采用“低速度、重加压、大隔距”的工艺原则,经过头并、二并、三并的过程制成第一混纺熟条,头并干定量20g/5m、总牵伸倍数7.53、牵伸分配4.8×1.64、罗拉中心距(前×后)46×50mm、罗拉加压12×30×35×32/daN、出条速度250m/min;二并干定量19.6g/5m、总牵伸倍数8.23、牵伸分配5.1×1.52、罗拉中心距(前×后)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玉毕小蕾嵇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墨织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