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洁专利>正文

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61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矿井采掘工作面支护设备中的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包括手把体(1)、手柄(10),在手把体(1)和手柄(10)之间设置有三用阀安装孔(9),该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相通,其特征是:将三用阀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连通的路径有两个,一个是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平行的支柱注排液孔(8),另一个是连通所述三用阀安装孔(9)和赋能密封圈槽(3)的密封圈注液孔(7)。该发明专利技术在密封磨损及出现锈蚀、麻坑及凹坑情况下,可有效补偿覆盖住缺陷点面;并且增大了密封范围和过液面积,它密封效果好,活柱升降速度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把,尤其是矿井采掘设备中的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
技术介绍
目前,用在矿井采掘工作面支护设备中的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包括手把体、手柄(如图1所示),在手把体和手柄之间设置有三用阀安装孔,该安装孔与手把体的活柱安装孔通过一个与手把体水平轴心线成α角的注排液孔连通,该注排液孔向下倾斜,即与三用阀安装孔相连的一端高于与活柱安装孔相连的一端。所述手把体的活柱安装孔的孔壁呈台阶状,孔壁依次设有防尘圈槽、Y型密封圈槽、限位环、O形密封圈槽、连接钢丝槽。注排液孔与O形密封圈槽相连,位于Y型密封圈槽下方。安装在Y型密封圈槽中的倒立Y型密封圈(如图2所示)因高于注排液孔与手把体中的活柱安装孔的连接点,当注液从三用阀安装孔经注排液孔进入手把体的活柱安装孔内时,需液体达到一定量后,才能由下向上流动,这种情况下,Y型密封圈涨开,抵住活柱,实现密封。由于,活柱与Y型密封圈呈线接触,密封范围小,当活柱表面出现点蚀、凹坑、或沾上煤粉、颗粒时,密封就会失效。又由于传统密封手把的密封注液孔和注排液孔是同一个孔,因此只能选用倒立的Y型密封圈。此外,上述注排液孔开设位置和α角正好被手把体限位环端面遮盖了约1/3的面积,因此过流面积较小,使升降活柱速度慢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影响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采掘设备中的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它结合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18269.3的一种赋能式活塞杆用动密封圈使用,既能有效补偿覆盖活柱表面出现的点蚀、凹坑、或沾上煤粉带来的密封缺陷,又可增大过液面积,保证活柱的升降速度。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种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包括手把体、手柄,在手把体和手柄之间设置有三用阀安装孔,该安装孔与手把体的活柱安装孔相通,所述手把体的活柱安装孔的孔壁呈台阶状,此孔壁依次设有防尘圈槽、赋能密封圈槽、限位环、O形密封圈槽、连接钢丝槽,其关键在于将三用阀安装孔与手把体的活柱安装孔连通的路径有两个,一个是中心线与手把体水平中心线平行的支柱注排液孔,另一个是连通所述三用阀安装孔和赋能密封圈槽的密封圈注液孔。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与手把体水平中心线平行的支柱注排液孔解决过流面积较小,升降活柱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使升降活柱速度达到标准要求,提供使用功能。上述方案增设密封圈注液孔,不仅可改用新的密封圈,如安装申请号为200510018269.3的一种赋能式活塞杆用动密封圈,而且密封圈注液孔的作用是将压力液体注入赋能密封圈内,胀紧密封圈的密封面,使其紧紧贴合活柱表面,在密封磨损及出现锈蚀、麻坑及凹坑情况下,可有效补偿覆盖住缺陷点面;在顶板来压情况下,活柱可保持密封胀紧状态,解决了原手把Y型密封圈线接触,密封范围小的问题。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注排液孔及密封进液孔的结构,不仅能结合申请号为200510018269.3的一种赋能式活塞杆用动密封圈实现有效密封,补偿覆盖因表面点蚀、凹坑及斑落出现的密封缺陷;而且增大了过液面积,确保活柱的升降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原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Y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18269.3的一种赋能式活塞杆用动密封圈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看图4、图5,本技术由手把体1、防尘圈槽2、赋能密封圈槽3、限位环4、O形密封圈槽5、连接钢丝槽6、密封圈注液孔7、支柱注排液孔8、三用阀安装孔9、手柄10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及结构要点是在手把体1和手柄10之间设置三用阀安装孔9,该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相通,所述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的孔壁呈台阶状,此孔壁依次设有防尘圈槽2、赋能密封圈槽3、限位环4、O形密封圈槽5、连接钢丝槽6。将三用阀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连通的路径有两个,一个是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平行的支柱注排液孔8,另一个是连通所述三用阀安装孔9和赋能密封圈槽3的密封圈注液孔7。所述支柱注排液孔8一端与三用阀安装孔9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4相连。所述密封圈注液孔7的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成夹角α,并且与赋能密封圈槽3相连端高于与三用阀安装孔9相连端。所述密封圈注液孔7的中心线与手把体水平中心线成夹角α为20°~30°。本技术是这样进行工作的请参看图3、图6,活柱12穿过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安装在油缸11中,油缸11上部伸入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内,下部安装在底座13上,油缸11与手把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挡圈5a和连接钢丝6a,活柱12与手把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防尘圈2a和赋能密封圈3a。当注液从三用阀进入三用阀安装孔9中,一部分由密封圈注液孔7进入赋能密封圈槽3及赋能密封圈3a内,使赋能密封圈的内侧紧紧贴合活柱12表面,在密封磨损及出现锈蚀、麻坑及凹坑情况下,有效补偿覆盖住缺陷点面;在活柱12上方顶板来压情况下,活柱12可保持密封胀紧状态,解决了原手把Y型密封圈线接触,密封范围小的问题。进入三用阀安装孔9中的另一部分注液通过支柱注排液孔8进入活柱12内,实现活柱12的升降,需排出活柱12内的注液时,通过支柱注排液孔8返回三用阀安装孔9中,再由安装在该孔内的三用阀排出手把体1外。本技术所述手把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可限制活柱行程,在搬动和升降活柱时便于手握持。权利要求1.一种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包括手把体(1)、手柄(10),在手把体(1)和手柄(10)之间设置有三用阀安装孔(9),该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相通,所述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的孔壁呈台阶状,此孔壁依次设有防尘圈槽(2)、赋能密封圈槽(3)、限位环(4)、O形密封圈槽(5)、连接钢丝槽(6),其特征在于将三用阀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连通的路径有两个,一个是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平行的支柱注排液孔(8),另一个是连通所述三用阀安装孔(9)和赋能密封圈槽(3)的密封圈注液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注液孔(7)的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成夹角α,并且与赋能密封圈槽(3)连接端高于与三用阀安装孔(9)连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注液孔(7)的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成夹角α为20°~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注排液孔(8)一端与三用阀安装孔(9)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4)相连。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矿井采掘工作面支护设备中的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包括手把体(1)、手柄(10),在手把体(1)和手柄(10)之间设置有三用阀安装孔(9),该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相通,其特征是将三用阀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连通的路径有两个,一个是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平行的支柱注排液孔(8),另一个是连通所述三用阀安装孔(9)和赋能密封圈槽(3)的密封圈注液孔(7)。该专利技术在密封磨损及出现锈蚀、麻坑及凹坑情况下,可有效补偿覆盖住缺陷点面;并且增大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赋能活塞杆用动密封手把,包括手把体(1)、手柄(10),在手把体(1)和手柄(10)之间设置有三用阀安装孔(9),该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相通,所述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的孔壁呈台阶状,此孔壁依次设有防尘圈槽(2)、赋能密封圈槽(3)、限位环(4)、O形密封圈槽(5)、连接钢丝槽(6),其特征在于:将三用阀安装孔(9)与手把体(1)的活柱安装孔连通的路径有两个,一个是中心线与手把体(1)水平中心线平行的支柱注排液孔(8),另一个是连通所述三用阀安装孔(9)和赋能密封圈槽(3)的密封圈注液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杨林汪德容
申请(专利权)人:王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