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缩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36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缩釜,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进料装置和多个水平设置的换热管,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换热管上方的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器,多个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热源装置,罐体下方侧面设置有供浓缩液出去的出液口,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多个换热管另一侧的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第二进料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分布管,分布管的出口倾斜向下,且每个分布管的出口设置在两两相邻上下换热管之间以便待浓缩液能流在位于下方的换热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加热管尤其是位于下方的加热管能够获得足够的浸润,而避免部分干壁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缩釜
本技术涉及领域医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缩釜。
技术介绍
在植物活性组分提取领域,经常需使用提取装置对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浸提,使得草本植物根、茎、叶中的活性成分溶解在提取剂中,从而实现对活性组分的提取。浓缩装置是植物提取制品成型工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装置。浓缩釜中设置有换热管,一般有水平换热管和竖直换热管,水平换热管在浓缩蒸发过程中存在位于下方的换热管容易出现部分干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缩釜,该浓缩釜中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加热管尤其是位于下方的加热管能够获得足够的浸润,而避免部分干壁的现象出现。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浓缩釜,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进料装置和多个水平设置的换热管,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换热管上方的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器,多个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热源装置,罐体下方侧面设置有供浓缩液出去的出液口,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多个换热管另一侧的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第二进料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分布管,分布管的出口倾斜向下,且每个分布管的出口设置在两两相邻上下换热管之间以便待浓缩液能流在位于下方的换热管上。在设置时,第二进料管可焊接在罐体内壁上,实属现有技术。进一步的,换热管为空心圆管。空心圆管可以提升传热效率。进一步的,换热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为空心圆管,第二管为锥空心形管且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一管和第二管上下间隔设置。此设置能够帮助第二进料管中的植物提取液从分布管布设在第二管上,从而提高下层换热管的浸润率和热量利用率。换热管涂覆有一层氧化钛层。热源装置为蒸汽热源。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在换热管的侧边设置有第二进料管,使得带浓缩的植物提取液能够对换热管进行足够的浸润,避免换热管局部干壁现象发生,并且随着上层换热管对上方液体的蒸发干燥,这部分液体所含水分已经不需要过多的热量进行蒸发,而第二加料管的引入不仅能够防止干壁的问题出现,还能够提升热量利用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加热管尤其是位于下方的加热管能够获得足够的浸润,而避免部分干壁的现象出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罐体,2-第一进料管,21-喷雾器,3-第一管,4-第二管,5-热源装置,6-第二进料管,61-分布管,7-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浓缩釜,包括罐体1,罐体1内设置有进料装置和多个水平设置的换热管,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换热管上方的第一进料管2,第一进料管2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器21,多个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热源装置5,罐体1下方侧面设置有供浓缩液出去的出液口7,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多个换热管另一侧的第二进料管6,第二进料管6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第二进料管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分布管61,分布管61的出口倾斜向下,且每个分布管61的出口设置在两两相邻上下换热管之间以便待浓缩液能流在位于下方的换热管上。在设置时,第二进料管6可焊接在罐体1内壁上,换热管可焊接或者可拆卸设置在热源装置5内,上述未详细描述的均为现有技术。罐体1右侧上方还设置有供蒸汽出走的出气口,未在图上示出。热源装置5将换热管加热。实施例2进一步的,换热管为空心圆管。空心圆管可以提升传热效率。进一步的,换热管包括第一管3和第二管4,第一管3为空心圆管,第二管4为锥空心形管且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一管3和第二管4上下间隔设置。此设置能够帮助第二进料管6中的植物提取液从分布管61布设在第二管4上,从而提高下层换热管的浸润率和热量利用率。换热管涂覆有一层氧化钛层。热源装置5为蒸汽热源。当热源装置5为蒸汽热源时,其上设置有蒸汽出口,其下设置有蒸汽进口。本技术中,未详细描述的均是现有技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缩釜,包括罐体(1),罐体(1)内设置有进料装置和多个水平设置的换热管,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换热管上方的第一进料管(2),第一进料管(2)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器(21),多个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热源装置(5),罐体(1)下方侧面设置有供浓缩液出去的出液口(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多个换热管另一侧的第二进料管(6),第二进料管(6)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第二进料管(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分布管(61),分布管(61)的出口倾斜向下,且每个分布管(61)的出口设置在两两相邻上下换热管之间以便待浓缩液能流在位于下方的换热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缩釜,包括罐体(1),罐体(1)内设置有进料装置和多个水平设置的换热管,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换热管上方的第一进料管(2),第一进料管(2)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器(21),多个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热源装置(5),罐体(1)下方侧面设置有供浓缩液出去的出液口(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多个换热管另一侧的第二进料管(6),第二进料管(6)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第二进料管(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分布管(61),分布管(61)的出口倾斜向下,且每个分布管(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中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