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滚子轴承及轴承中隔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65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34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及轴承中隔圈,轴承中隔圈包括:第一移动挡圈,包括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第二移动挡圈,包括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弧形移动块,设置于第一移动挡圈和第二移动挡圈之间,弧形移动块的两端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弧形移动块的径向截面宽度在逐渐靠近其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弧形移动块包括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且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和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弧形移动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弧形移动块沿周向均匀设置。通过调节弧形移动块的位置来获得不同轴向宽度的轴承中隔圈,节省了生产物料,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锥滚子轴承及轴承中隔圈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及轴承中隔圈。
技术介绍
滚动轴承有多个种类,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于性能的要求,其中圆锥滚子轴承主要应用于需要同时承受轴向、径向的联合载荷的场景,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保持架和滚子,其中轴承内圈、滚子和保持架形成一个整体,组成轴承内圈组件,即:滚子安装在保持架兜孔中且限制在轴承内圈和保持架之间。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属于精密零部件,对尺寸要求严格,然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组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制造误差,为了控制轴承的轴向游隙,以双列轴承内圈的方案为例,通常会通过在两个轴承内圈之间设置中隔圈的方式来调节轴向游隙,维持轴承尺寸的一致性。然而,采用不同宽度的中隔圈调整轴承的轴向游隙,生产过程中,工厂需要准备很多不同宽度组别的中隔圈,导致了生产物料的浪费。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调节宽度的中隔圈,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够调节宽度的中隔圈以节约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中隔圈,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包括:第一移动挡圈,包括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第二移动挡圈,包括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所述弧形移动块的两端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径向截面宽度在逐渐靠近其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弧形移动块包括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且所述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弧形移动块沿周向均匀设置。可选的,所述轴承中隔圈,还包括:固定挡圈,其内环面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固定挡圈上开设有径向通孔;宽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径向通孔内,且与所述径向通孔相配合,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能够使所述弧形移动块沿其径向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径向通孔为径向螺纹通孔,所述宽度调节装置为顶丝。可选地,所述固定挡圈包括固定挡圈挡边部和固定挡圈本体部,所述径向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固定挡圈本体部,所述固定挡圈挡边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挡圈本体部的轴向端面,所述固定挡圈挡边部适于限制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向移动。可选地,所述轴承中隔圈,还包括:弹性闭合环,支撑于各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内环面上。可选地,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内环面上开设有弧形支撑凹槽,所述弹性闭合环设置于所述弧形支撑凹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形状相同。可选地,所述径向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固定挡圈的中间区域。可选地,所述固定挡圈还包括环形凸起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轴承圈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部卡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包括2个轴承内圈和上述的轴承中隔圈,所述轴承中隔圈设置于所述2个轴承内圈之间;或者,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包括2个轴承外圈和上述的轴承中隔圈,所述轴承中隔圈设置于所述2个轴承外圈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中隔圈,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包括:第一移动挡圈,包括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第二移动挡圈,包括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所述弧形移动块的两端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径向截面宽度在逐渐靠近其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弧形移动块包括弧形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和弧形移动挡圈第二端面,且所述弧形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挡圈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桩匹配,所述弧形移动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弧形移动块沿周向均匀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中隔圈,因所述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所述弧形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挡圈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桩匹配,且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径向截面宽度在逐渐靠近其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则当所述弧形移动块受到指向轴线方向的作用力时,会沿靠近轴线的方向运动,从而对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或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产生轴向分力,继而导致第一移动挡圈或者第二移动挡圈产生轴向位移,最终使得第一移动挡圈、弧形移动块以及第二移动挡圈的总的轴向宽度增加,从而起到调节轴承中隔圈宽度的作用。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中隔圈,能够通过调节所述弧形移动块在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的位置来获得不同轴向宽度的轴承中隔圈,避免直接加工多组不同轴向宽度的轴承中隔圈,从而节省了生产物料,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的X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3的沿径向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0-第一移动挡圈;100-保持架;20-第二移动挡圈;200-滚子;30-弧形移动块;300-环形凹槽;40-固定挡圈;41-固定挡圈挡边部;50-环形凸起部;60-弹性闭合环;600-弧形支撑凹槽;70-顶丝;80-轴承内圈;90-轴承外圈。具体实施方式由
技术介绍
可知,采用不同宽度的中隔圈调整轴承的轴向游隙,生产过程中,工厂需要准备很多不同组别的中隔圈,导致了生产物料的浪费。为了设计一种能够调节宽度的中隔圈以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中隔圈,因所述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所述弧形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挡圈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且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径向截面宽度在逐渐靠近其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则当所述弧形移动块受到垂直于轴线方向的作用力时,会沿靠近轴线的方向运动,从而对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或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产生轴向分力,继而导致第一移动挡圈或者第二移动挡圈产生轴向位移,最终使得第一移动挡圈、弧形移动块以及第二移动挡圈的总的轴向宽度增加,从而起到调节轴承中隔圈宽度的作用。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中隔圈,能够通过调节所述弧形移动块在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的位置来获得不同轴向宽度的轴承中隔圈,避免直接加工多组不同轴向宽度的轴承中隔圈,从而节省了生产物料,节约了生产成本。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涉及到的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中隔圈,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挡圈,包括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第二移动挡圈,包括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所述弧形移动块的两端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径向截面宽度在逐渐靠近其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弧形移动块包括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且所述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弧形移动块沿周向均匀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中隔圈,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挡圈,包括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第二移动挡圈,包括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挡圈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之间,所述弧形移动块的两端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径向截面宽度在逐渐靠近其轴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弧形移动块包括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且所述弧形移动块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块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移动挡圈第一端面形状匹配,所述弧形移动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弧形移动块沿周向均匀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中隔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挡圈,其内环面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移动块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固定挡圈上开设有径向通孔;宽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径向通孔内,且与所述径向通孔相配合,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能够使所述弧形移动块沿其径向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中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孔为径向螺纹通孔,所述宽度调节装置为顶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中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圈包括固定挡圈挡边部和固定挡圈本体部,所述径向螺纹通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耀凯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