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机械停车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32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楔块离心式停车密封装置。该装置的动密封圈一侧端与定位导块相连而成为固定侧端,另一侧端与拨叉移动块相连而成为移动侧端,当轴旋转、楔块因离心力而沿导向楔面作径向、轴向运动时,拨叉移动块也随之作轴向运动,带动动密封圈的移动侧端作轴向移动,从而使停车密封面打开,轴停转时,弹簧力使密封面重新关闭。该装置能承受较高的静封压,且弹簧、楔块等均位于介质不会进入的动密封圈外侧,所以不会锈蚀。(*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与副叶轮动力密封装置配合使用的离心式机械停车密封装置。有些设备的轴封,例如采用副叶轮动力密封装置的泵的轴封,在运转时,由于利用副叶轮进行动力密封,所以能保证介质不泄漏,但在转速降低或停车时,该动力密封便失去密封能力,所以需要配合使用停车密封装置以防止停车时的泄漏。但是,停车密封若使用固定式的填料密封或胶圈密封,则运转时密封面因不断相互摩擦而会很快磨损,尤其在化工、冶金、矿山行业,由于处理的介质往往含有悬浮颗粒或有腐蚀性,因此更易损坏。现在已有几种利用运转时配重件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封面自动打开以避免磨损的离心自解脱式停车密封。例如图4所示的一种停车密封装置,在如图所示的停车状态,由于设于动密封圈2内侧的弹簧的推压作用,静密封环1与动密封圈2的密封端面相抵靠而起密封作用;当运转时,置于动密封圈2外圆周部分的配重件3产生的离心力使整个动密封圈2向外甩,从而自动打开密封面以避免摩损。但此种装置,从静密封环1漏出的介质会通过动密封圈2的移动侧端部进入设有弹簧的动密封圈2的内侧,所以弹簧会与介质接触,从而容易发生锈蚀并影响弹性和使用寿命,且该动密封圈2容易发生轴向窜动,影响密封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86204539提出了如图5所示的不设弹簧的一种动密封圈,它通过形状设计使橡塑之类弹性材料制成的动密封圈2的内圈分为固定于轴的固定侧端部2b和能相对轴作轴向移动的移动侧端部2a两部分,运转时,配重件3产生的离心力使移动侧端部2a向固定侧端部2b靠近,从而打开密封面以避免摩损,而停车时离心力消失,材料本身的弹力使移动侧端部2a恢复原状以关闭密封面。此种装置无金属构件暴露于介质,所以不会发生锈蚀问题;有固定侧端,所以一般也不会发生轴向窜动。但时,由于仅利用非金属材料本身的弹力进行密封,所以其静封压能力不大,不能使用于高压介质。又由于随转速而增大的离心力使动密封圈受到无限制的径向拉力,使动密封圈,特别是运转时被趋向拉直的固定侧端部2b的薄壁部分,更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影响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点的离心式机械停车密封装置,该装置无金属构件暴露于介质因而不会发生锈蚀,动密封圈也不会作轴向窜动;停车时能承受较高的停车静封压,可使用于高压介质;弹性材料构成的动密封圈在运转时,不会受到无限制的径向拉力,而仅受到有限的轴向压力,因而不易发生疲劳断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式机械停车密封装置,包括静密封环,以及具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动密封圈的动密封装置,所述动密封圈至少具有如下3部分具有与所述静密封环配合的停车密封端面,能沿轴向移动的移动侧端部,固定于轴的固定侧端部,以及连接该两个侧端部、壁较薄从而较易变形的连接部分,此外,在该动密封圈的外侧,所述动密封装置还具有固定于轴(轴套)的定位导块;与所述动密封圈的移动侧端部连成一体,并通过至少两个轴向的传力导向件能相对所述的定位导块作轴向移动的拨叉移动块;沿拨叉移动块的周向匀布、使所述定位导块与拨叉移动块具有分离趋势的多个弹簧;可沿径向自由移动地设在沿所述拨叉移动块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的各个径向导孔或导槽内,顶端具有导向面的多个楔块;与所述定位导块之间形成空腔地被固定于定位导块的静密封环侧,且其内侧面具有与该空腔内的所述楔块的导向面相对或相接触的导向楔面部分的楔块导向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车密封装置,在停车状态,弹簧通过拨叉移动块,把与拨叉移动块连成一体的动密封圈的移动侧端部推压抵靠在静密封环上,所以紧闭的停车密封副具有较大的承受静封压能力;弹簧等金属构件均设在动密封圈的外侧,不会与介质接触,所以不会发生锈蚀;运转时,楔块导向块的导向楔面使离心力作用下的楔块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移动的同时,也向着定位导块移动一定距离,并通过仅能沿轴向导向件作相对移动的拨叉移动块,使动密封圈的移动侧端部向着其固定侧端部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停车密封面自动打开,此时,动密封圈仅受到有限的轴向压力,变形量也十分有限,只要足以打开停车密封面即可,所以,不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动密封圈等均通过定位导块定位或限位,所以,动密封装置不会作轴向窜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停车状态下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动密封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在运转状态下的剖面图。图4所示是现有的一种停车密封装置,图5所示是现有的另一种停车密封装置。以下将利用图1-图3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静密封环1固定在副叶轮罩4上,5是副叶轮,贴紧该静密封环1的停车密封端面而置的是橡胶材料构成的动密封圈2,该动密封圈2通过其远离静密封环1的侧端部被粘接固定在定位轴环3上而被定位,该侧端部成为固定侧端部2b(见图2),而定位轴环3通过螺钉7被固定在轴套8上。由塑料材料构成、其径向截面大致呈U字形的定位导块6被套装固定在定位轴环3上。动密封圈2的靠近静密封环1的侧端部即移动侧端部2a(见图2)设有沟槽,拨叉移动块9的一端嵌入该沟槽内,从而使拨叉移动块9与动密封圈2的移动侧端部2a结合为一体。连接移动侧端部2a和固定侧端部2b的连接部分2c位于允许其变形的空腔10内,其壁较薄因而较易变形,截面大致成弓形。在拨叉移动块9的与定位导块6的相对侧,沿拨叉移动块9的周向均匀分布着12个轴向的导向孔,与定位导块6整体形成的传力导向销11可作相对滑动地伸入该导向孔内。在图1所示的停车状态,在拨叉移动块9与定位导块6之间有一间隔S(见图2),该间隔S限定了拨叉移动块9也即动密封圈2的移动侧端部2a的轴向移动量,从而也限制了连接部分2c的受压变形量。沿拨叉移动块9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弹簧12一端固定在定位导块6上,另一端抵靠在设于拨叉移动块9上的轴向弹簧孔的孔底,推压着拨叉移动块9,并通过其与动密封圈2的移动侧端部2a结合的部分,使移动侧端部2a的停车密封端面与静密封环1的停车密封端面紧密结合,起停车密封作用。另外,沿拨叉移动块9的圆周方向,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径向导向孔,各个导向孔内分别置有可相对拨叉移动块9作径向运动的楔块13。楔块13的露出导向孔外的顶端是球形凸曲面。外形如同罩盖、把楔块13封闭在其与定位导块6所形成的空腔15内的楔块导向块14被固定在定位导块6的静密封环侧,其与定位导块6相对的内侧面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是个随着靠近定位导块6而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圆锥面14a,该圆锥面14a是为楔块13导向的导向楔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动密封圈2还从其移动侧端部2a起向半径方向延伸,形成覆盖拨叉移动块9和楔块导向块14的结合端部的盖板部分2d。当轴开始旋转时,通过定位导块6、传力导向销11、拨叉移动块9而随轴旋转的楔块13由于离心力而向外甩,楔块导向块14的导向楔面14a迫使楔块13在外甩的同时向着定位导块6作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拨叉移动块9克服弹簧12的作用力,沿传力导向销11向着定位导块6移动,又由于拨叉移动块9与动密封圈2的移动侧端部2a结合成一体,所以移动侧端部2a也同时向固定侧端部2b靠近,从而使停车密封面打开,成图3所示的状态。即在图3所示的运转状态,静密封环1与动密封圈2之间有了一定的间隔(约为2mm),而拨叉移动块9与定位导块6之间已相贴紧,不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式机械停车密封装置,包括静密封环1,以及具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动密封圈2的动密封装置,该动密封圈2至少具有如下3部分:具有与静密封环1配合的停车密封端面、能相对轴作轴向移动的移动侧端部2a;固定于轴(轴套)8的固定侧端部2b;连接该两侧端部2a和2b、壁较薄从而较易变形的连接部分2c,其特征在于,在动密封圈2的外侧,所述动密封装置还具有:固定于轴(轴套)8的定位导块6;与动密封圈2的移动侧端部2a连成一体的拨叉移动块9;为拨叉移动块9相对定位导块6的轴向移动导向并使两者同步旋转的至少两个传力导向件11;沿拨叉移动块9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使拨叉移动块9与定位导块6具有分离趋势的多个弹簧12;设在沿拨叉移动块9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的多个径向导孔或导槽内、顶端具有导向面13a、可相对拨叉移动块9作径向运动的多个楔块13;与定位导块6之间形成空腔15地被固定于定位导块6的静密封环1侧、其与定位导块6相对的内侧面具有与楔块13的导向面相对或相接触的导向楔面14a的楔块导向块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声霆潘月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化工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