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02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柜体前侧下部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之间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两侧设有滑条,所述滑条嵌入到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座底部连接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底部螺纹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支座,所述螺母支座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座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滑轴,所述固定滑轴外侧套接有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盘式制动器连接不牢或松动的问题,降低盘式制动器高昂的装配部件成本和人工成本,并解决盘式制动器铆接点裂纹或铆不实的现象。

A hot riveting device for disc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盘式制动器已广泛应用于轿车,现在大部分轿车用于全部车轮,少数轿车只用作前轮制动器,与后轮的鼓式制动器配合,以使汽车有较高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在机械装配中,零件联结一般有:螺钉紧固、锥度加螺母紧固、键连接、花键连接、联轴器连接、过盈配合连接、铆接、焊接等,对于现有的盘式制动器装配,缺少一种热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解决了关键部件盘式制动器连接不牢或松动,降低盘式制动器高昂的装配部件成本和人工成本,并解决盘式制动器铆接点裂纹或铆不实的现象,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柜体前侧下部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之间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两侧设有滑条,所述滑条嵌入到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座底部连接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底部螺纹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支座,所述螺母支座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座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滑轴,所述固定滑轴外侧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后侧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四周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连接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柜体前侧上部通过丝杆滑动机构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底部输出端连接有铆压板,所述柜体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前侧设有控制面板。进一步而言,所述支座、所述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杆、所述螺母支座、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纹筒的中心轴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一步而言,所述丝杆滑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柜体前侧固定连接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前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一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凸出块一侧设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一端贯穿所述凸出块并与所述丝杆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螺母支座外侧连接有转动杆。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本技术有益效果:将盘式制动器放置在与其形状相匹配的放置槽内,可以通过转动螺母支座,螺母支座后,可以使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从而移动支座,滑槽对滑条起到导向作用,并且手动转动转动手柄,可以使丝杆带动支撑架左右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移动板移动到铆压板的正下方,再通过第二液压缸驱动铆压板降低高度对盘式制动器进行热铆工作,全程可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操作,本技术解决了盘式制动器连接不牢或松动的问题,降低盘式制动器高昂的装配部件成本和人工成本,并解决盘式制动器铆接点裂纹或铆不实的现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座顶部的侧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盘式制动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放置板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柜体;2、底座;3、滑槽;4、支座;5、滑条;6、第一螺纹筒;7、第一螺杆;8、第二螺杆;9、第二螺纹筒;10、固定滑轴;11、轴套;12、移动板;13、第一液压缸;14、缓冲弹簧;15、承载板;16、放置板;17、放置槽;18、丝杆滑动机构;19、支撑架;20、螺母支座;21、第二液压缸;22、铆压板;23、控制箱;24、控制面板;25、凸出块;26、凹槽;27、丝杆;28、转动手柄;29、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底部设有底座2,所述柜体1前侧下部设有两个滑槽3,所述滑槽3之间设有支座4,所述支座4两侧设有滑条5,所述滑条5嵌入到所述滑槽3内并与所述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支座4底部连接第一螺纹筒6,所述第一螺纹筒6底部螺纹连接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支座20,所述螺母支座20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8,所述第二螺杆8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9,所述第二螺纹筒9底部与所述底座2连接,所述支座4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滑轴10,所述固定滑轴10外侧套接有轴套11,所述轴套11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后侧设有第一液压缸13,所述第一液压缸13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板12连接,所述移动板12顶部四周通过缓冲弹簧14连接承载板15,所述承载板15顶部连接放置板16,所述放置板16顶部设有放置槽17,所述柜体1前侧上部通过丝杆滑动机构18连接有两个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顶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21,所述第二液压缸21底部输出端连接有铆压板22,所述柜体1一侧设有控制箱23,所述控制箱23与所述第一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2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23前侧设有控制面板24。所述支座4、所述第一螺纹筒6、所述第一螺杆7、所述螺母支座4、所述第二螺杆8与所述第二螺纹筒9的中心轴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转动螺母支座20,螺母支座20后,可以使第一螺杆7与第二螺杆8的距离增大或减小,所述丝杆滑动机构18包括与所述柜体1前侧固定连接的凸出块25,所述凸出块25前侧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转动连接有丝杆27,所述丝杆27一侧与所述支撑架19固定连接,所述凸出块25一侧设有转动手柄28,所述转动手柄28一端贯穿所述凸出块25并与所述丝杆27连接,手动转动转动手柄28,可以使丝杆27带动支撑架19左右移动,所述螺母支座4外侧连接有转动杆29,用来转动螺母支座4,所述第一液压缸13底部固定在所述支座4上,第一液压缸13用来驱动移动板12移动到铆压板22的正下方。本技术工作原理:首先将盘式制动器放置在与其形状相匹配的放置槽17内,可以通过转动螺母支座20,螺母支座20后,可以使第一螺杆7与第二螺杆8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从而移动支座4,滑槽3对滑条5起到导向作用,并且手动转动转动手柄28,可以使丝杆27带动支撑架19左右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液压缸13驱动移动板12移动到铆压板22的正下方,再通过第二液压缸21驱动铆压板22降低高度对盘式制动器进行热铆工作,全程可通过控制面板24进行操作。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底部设有底座(2),所述柜体(1)前侧下部设有两个滑槽(3),所述滑槽(3)之间设有支座(4),所述支座(4)两侧设有滑条(5),所述滑条(5)嵌入到所述滑槽(3)内并与所述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支座(4)底部连接第一螺纹筒(6),所述第一螺纹筒(6)底部螺纹连接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支座(20),所述螺母支座(20)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8),所述第二螺杆(8)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9),所述第二螺纹筒(9)底部与所述底座(2)连接,所述支座(4)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滑轴(10),所述固定滑轴(10)外侧套接有轴套(11),所述轴套(11)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后侧设有第一液压缸(13),所述第一液压缸(13)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板(12)连接,所述移动板(12)顶部四周通过缓冲弹簧(14)连接承载板(15),所述承载板(15)顶部连接放置板(16),所述放置板(16)顶部设有放置槽(17),所述柜体(1)前侧上部通过丝杆滑动机构(18)连接有两个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顶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21),所述第二液压缸(21)底部输出端连接有铆压板(22),所述柜体(1)一侧设有控制箱(23),所述控制箱(23)与所述第一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2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23)前侧设有控制面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制动器热铆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底部设有底座(2),所述柜体(1)前侧下部设有两个滑槽(3),所述滑槽(3)之间设有支座(4),所述支座(4)两侧设有滑条(5),所述滑条(5)嵌入到所述滑槽(3)内并与所述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支座(4)底部连接第一螺纹筒(6),所述第一螺纹筒(6)底部螺纹连接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支座(20),所述螺母支座(20)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8),所述第二螺杆(8)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9),所述第二螺纹筒(9)底部与所述底座(2)连接,所述支座(4)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滑轴(10),所述固定滑轴(10)外侧套接有轴套(11),所述轴套(11)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后侧设有第一液压缸(13),所述第一液压缸(13)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板(12)连接,所述移动板(12)顶部四周通过缓冲弹簧(14)连接承载板(15),所述承载板(15)顶部连接放置板(16),所述放置板(16)顶部设有放置槽(17),所述柜体(1)前侧上部通过丝杆滑动机构(18)连接有两个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顶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2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留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正大新成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