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清专利>正文

一种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588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方式转换装置,特别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转换装置,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运动不平稳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成中包括直线轴、旋转轴、轴承座,直线轴与旋转轴相互匹配,旋转轴安置在轴承座上,在直线轴上设有封闭的螺旋槽,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与直线轴上的封闭螺旋槽相匹配。当外力驱动直线轴作直线运动,通过与直线轴上封闭螺旋槽相匹配的导向块作用,使旋转轴发生转动,完成直线运动向旋转运动的转换。(*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方式转换装置,特别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转换装置。现有的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装置大都为曲轴连杆结构或凸轮结构等,这类装置运行不平稳,影响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效率,造成使用不便。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装置,平稳地进行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转换,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组成中包括直线轴、旋转轴、轴承座,直线轴与旋转轴相互匹配,旋转轴安置在轴承座上,在直线轴上设有封闭的螺旋槽,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与直线轴上的封闭螺旋槽相匹配。采用本技术,当外力驱动直线轴作直线运动,通过与直线轴上封闭螺旋槽相匹配的导向块作用,使旋转轴发生转动,完成直线运动向旋转运动的转换。反之,外力驱动旋转轴转动,直线轴输出直线运动。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运行平稳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新型。在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组成中包括直线轴(1)、旋转轴(2)、轴承座(3),直线轴与旋转轴相互匹配,旋转轴安置在轴承座上,在直线轴上设有封闭的螺旋槽(4),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导向块(5),导向块与直线轴上的封闭螺旋槽相匹配,封闭的螺旋槽(4)和旋转轴上的导向块(5)安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便于加入润滑物质,提高使用寿命和运动效果。当外力驱动直线轴作直线运动,通过与直线轴上封闭螺旋槽相匹配的导向块作用,使旋转轴发生转动,完成直线运动向旋转运动的转换。反之,外力驱动旋转轴转动,直线轴输出直线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中包括直线轴(1)、旋转轴(2)、轴承座(3),直线轴与旋转轴相互匹配,旋转轴(2)安置在轴承座上,在直线轴(1)上设有封闭的螺旋槽(4),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导向块(5),导向块与直线轴上的封闭螺旋槽(4)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封闭的螺旋槽(4)和旋转轴上的导向块(5)安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方式转换装置,特别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转换装置,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运行不平稳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组成中包括直线轴、旋转轴、轴承座,直线轴与旋转轴相互匹配,旋转轴安置在轴承座上,在直线轴上设有封闭的螺旋槽,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与直线轴上的封闭螺旋槽相匹配。当外力驱动直线轴作直线运动,通过与直线轴上封闭螺旋槽相匹配的导向块作用,使旋转轴发生转动,完成直线运动向旋转运动的转换。文档编号F16H49/00GK2348181SQ9821987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杨文清 申请人:杨文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中包括直线轴(1)、旋转轴(2)、轴承座(3),直线轴与旋转轴相互匹配,旋转轴(2)安置在轴承座上,在直线轴(1)上设有封闭的螺旋槽(4),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导向块(5),导向块与直线轴上的封闭螺旋槽(4)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