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清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77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包括管状容器、增压系统、压板、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位于所述管状容器内,所述压板滑动的位于所述管状容器内,所述增压系统推动所述压板给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加压,所述进液系统的进液管穿过所述管状容器后与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出液系统与所述进液系统的进液管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压系统将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内的常温液化气始终保持液体状态,保证了常温液化气体的正常供应与燃烧。此外,在找不到液化气体加注站时,本装置还能加入汽油或柴油来应急。本装置还能加入汽油或柴油来应急。本装置还能加入汽油或柴油来应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车用汽油、柴油、对打起环境的污染,以及减少对日渐不足的石油依赖度,人们已经陆续开发出如二甲醚、常温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低污染的常温液化气体来作为车用燃油的替代品。但由于常温液化气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温度的后升高或压力的降低而气化,而气化后的常温液化气体也因密度比液体更低,岀现燃烧性能降低而动力不足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用常温液化气汽化后燃烧性能会受到影响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包括管状容器、增压系统、压板、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位于所述管状容器内,所述压板滑动的位于所述管状容器内,所述增压系统推动所述压板给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加压,所述进液系统的进液管穿过所述管状容器后与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出液系统与所述进液系统的进液管相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进液系统包括通过进液管相连的增压泵和第一止回阀,所述出液系统包括截止阀。
[0006]优选地,所述增压系统为弹簧。
[0007]优选地,所述管状容器为两端开口的储管,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储管的两端,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压板,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位于两个所述压板的中间。
[0008]优选地,所述管状容器为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弧形封口的储管,一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储管的开口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压板,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储管的弧形封口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增压系统包括通过气管相连的空气压缩机、第二止回阀以及安全排气阀。
[0010]优选地,所述管状容器为两端是弧形封口的储罐,所述增压系统通过气管与所述储罐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液系统位于所述增压系统的另一端。
[0011]优选地,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的结构为两层尼龙布中间夹一层塑料薄膜。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压系统将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内的常温液化气始终保持液体状态,保证了常温液化气体的正常供应与燃烧。此外,在找不到液化气体加注站时,本装置还能加入汽油或柴油来应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公开的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管状容器;2、弹簧;3、压板;4、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5、增压泵;6、第一止回阀;7、截止阀;8、空气压缩机;9、第二止回阀;10、安全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常温液化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其饱和蒸气压不同,因此为了保证液化气体不汽化,那就需要对液化气体加压,加压的程度要超过其在当下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本专利技术针对通过对常温液化气体加压,以实现其不汽化,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9]实施例1:
[0020]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包括管状容器1、弹簧2、压板3、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增压泵5、第一止回阀6、截止阀7。
[002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管状容器1为两端开口的储管,储管的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两个弹簧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储管的两端,两个弹簧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压板3,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位于储管内以及两个压板3的中间,通过两个弹簧的弹力使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中的液化气不汽化。
[0022]进液管将增压泵5和第一止回阀6串联后穿过管状容器1并与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的进液口相连通(该连接方式类似现有技术中煤气罐与煤气管道之间的连接)。截止阀7通过出液管与进液管相连通,具体的,截止阀7的出液管连接在第一止回阀6与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之间的进液管上。
[0023]常温液化气体通过增压泵5增压后通过第一止回阀6进入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需要用常温液化气时,开启截止阀7进入内燃机做功。在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中的液化气用完且找不到液化气加注站的情况下,还可以往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中加注燃油以应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常温液化气体包括常温液化天然气、二甲醚、液化石油气等。
[0024]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液化气体用完,弹簧2依然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2的压力依然能够使得液化气体液化。
[0025]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的结构为两层尼龙布中间夹一层塑料薄膜,且其尺寸大于储管的内表面,因此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并不承压。
[0026]压板3滑动的位于储管内,且压板3的外周面以及储管内壁为光滑表面,压板3尺寸略小于储管的内径,压板3具有一定的厚度,优选地,压板3的厚度大于10mm,从而使得压板3仅能在储管内水平滑动,而不能在储管内翻转。
[0027]实施例2
[0028]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包括管状容器1、弹簧2、压板3、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增压泵5、第一止回阀6、截止阀7。
[002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管状容器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弧形封口的储管。弹簧2的一
端安装在储管的开口端,弹簧2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板3,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位于储管内,且位于压板3和储管具有弧形封口的一端之间,通过一个弹簧的弹力使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中的液化气不汽化。
[0030]进液管将增压泵5和第一止回阀6串联后穿过管状容器1具有弧形封口的一端,并与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的进液口相连通。截止阀7通过出液管与进液管相连通。
[0031]常温液化气体通过增压泵5增压后通过第一止回阀6进入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需要用常温液化气时,开启截止阀7进入内燃机做功。
[0032]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液化气体用完,弹簧2依然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2的压力依然能够使得液化气体液化。
[0033]本实施例的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和压板3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0034]实施例3
[0035]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包括管状容器1、压板3、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4、增压泵5、第一止回阀6、截止阀7、空气压缩机8、第二止回阀9以及安全排气阀10。
[003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管状容器1为两端是弧形封口的储罐。气管将空气压缩机8和第二止回阀9串联后与储罐的一端相连通,安全排气阀10通过气管安装在第二止回阀9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容器、增压系统、压板、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位于所述管状容器内,所述压板滑动的位于所述管状容器内,所述增压系统推动所述压板给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加压,所述进液系统的进液管穿过所述管状容器后与所述常温液化气体储存袋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出液系统与所述进液系统的进液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系统包括通过进液管相连的增压泵和第一止回阀,所述出液系统包括截止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系统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常温液化气体与燃油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为两端开口的储管,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储管的两端,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压板,所述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