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建新专利>正文

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4329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包括主功汽缸,主功汽缸内设有能在其内往复运动的主功活塞,主功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主功活塞一端连接有能相对其左右活动的离合内齿板,离合内齿板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包括两段直侧壁和两段圆弧过渡面,直侧壁上向内侧延伸设有左内齿和右内齿,环形槽内设有与左内齿和右内齿交替啮合的齿轮,齿轮中部设有穿过环形槽的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加简单,更加便捷,制造成本更低,有利于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离合内齿板与齿轮配合运动,带动传动轴单向旋转,改变曲轴复杂的能量转换模式,从而减少摩擦力,提高有效功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比较传统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装置一般都是采用直齿条和齿轮的啮合传动,通过齿条的推动实现齿轮的转动,但是齿轮的转动方向是随着齿条的往复而变化,齿轮不能实现只朝一个方向的旋转。 另外,目前用于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可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为定向旋转运动,如内燃式发动机,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转换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虽然曲轴发动机实现了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定向的旋转运动,但是它仍然存在以下不足:曲轴发动机应用的是四行程工作原理,三个行程辅助一个行程做功,在第三行程活塞向下直线运动做功,由活塞连接臂传递给曲轴转换为旋转运动时,当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曲轴处于上死点,此时燃烧室爆发的瞬间最大作用力没有得到最佳利用,影响做功的有效发挥。而且燃烧室燃烧完的废气排放出去,污染了空气环境。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直轴发动机”(CN102011648B)公开了一种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但该直轴发动机的实现必须依赖该技术方案中的“离合机构”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功汽缸(1),所述的主功汽缸(1)内设有能在其内往复运动的主功活塞(2),所述的主功活塞(2)上连接有活塞杆(3),所述的活塞杆(3)远离所述的主功活塞(2)一端连接有能相对其左右活动的离合内齿板(4),所述的离合内齿板(4)上设有环形槽(41),所述的环形槽(41)包括两段直侧壁(414)和两段圆弧过渡面(413),所述的直侧壁(414)上向内侧延伸设有左内齿(411)和右内齿(412),在所述的环形槽(41)内设有与所述的左内齿(411)和所述的右内齿(412)交替啮合的齿轮(42),所述的齿轮(42)中部设有穿过所述的环形槽(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功汽缸(1),所述的主功汽缸(I)内设有能在其内往复运动的主功活塞(2),所述的主功活塞(2)上连接有活塞杆(3),所述的活塞杆(3)远离所述的主功活塞(2)—端连接有能相对其左右活动的离合内齿板(4),所述的离合内齿板(4)上设有环形槽(41),所述的环形槽(41)包括两段直侧壁(414)和两段圆弧过渡面(413),所述的直侧壁(414)上向内侧延伸设有左内齿(411)和右内齿(412),在所述的环形槽(41)内设有与所述的左内齿(411)和所述的右内齿(412)交替啮合的齿轮(42),所述的齿轮(42)中部设有穿过所述的环形槽(41)的传动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42)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的不完全齿轮的齿数比所述的左内齿(411)和所述的右内齿(412)的齿数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内齿(411)与所述的右内齿(412)相互错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功活塞(2)的上止点为燃烧室(6),所述的主功汽缸(I)设有与所述的燃烧室(6)相通的进气通道(7)和压气通道(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7)和压气通道(8)上分别设有阀门(9、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建新孔建勇孔璐
申请(专利权)人:孔建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