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58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对摄像机及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之后通过MCU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控制模块和驱动机构,从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以及喷头和喷嘴是否喷出灭火剂,能够代替人类在电缆隧道这一狭小空间内进行巡检和在线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巡检与灭火功能集为一体,在巡检的同时就能灭火,减少了火情信息的传递路径,能够防止电缆隧道内火灾的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喷嘴和喷头能够实现点面结合式的灭火操作,能够有效防止电缆隧道内火灾的蔓延。

A kind of hanging point surface fire fight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隧道巡检,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主要通过地下隧道内的电缆进行电力供应。电缆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老化或者因过热产生起火,着火时也非常容易扩大,严重影响电缆隧道内部的供电安全。另外由于电力廊道空间狭小,环境恶劣,不适合人工巡检,因此使用廊道机器人进行不间断的巡检可大大提高巡检效率。以往的巡检机器人只包括视频监控,红外测温功能,自身缺少初步控制火情功能,现阶段设计通常将巡检与灭火功能分隔开,在巡检机器人汇报火情给控制台,控制台再出动灭火机器人的期间,往往火情已经发展一定时间,扩大了火情的危害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将巡检与灭火功能集为一体。技术方案: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和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壳体底部设有第一电动云台,第一电动云台连接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电动云台,第一箱体内设有用于对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和壳体(5),壳体(5)内设有第一箱体(51)和第二箱体(52),壳体(4)底部设有第一电动云台(6),第一电动云台(6)连接摄像头(603)和红外热成像仪(604),第二箱体(52)内设有第二电动云台(70),第一箱体(51)内设有用于对摄像头(603)和红外热成像仪(604)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模块(506)、用于对第二箱体(52)内的第一电磁阀(702)和第二电磁阀(705)进行控制的电磁阀控制模块(503)、用于驱动行走机构、第一电动云台(6)和第二电动云台(70)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根据图像处理模块(506)的输出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和壳体(5),壳体(5)内设有第一箱体(51)和第二箱体(52),壳体(4)底部设有第一电动云台(6),第一电动云台(6)连接摄像头(603)和红外热成像仪(604),第二箱体(52)内设有第二电动云台(70),第一箱体(51)内设有用于对摄像头(603)和红外热成像仪(604)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模块(506)、用于对第二箱体(52)内的第一电磁阀(702)和第二电磁阀(705)进行控制的电磁阀控制模块(503)、用于驱动行走机构、第一电动云台(6)和第二电动云台(70)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根据图像处理模块(506)的输出信号对电磁阀控制模块(503)和驱动机构进行控制的MCU控制器(502),第二箱体(52)内设有容纳腔(701),容纳腔(701)内设有灭火剂,容纳腔(701)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电动云台(70)、第一电磁阀(702)和第二电磁阀(705),第一电磁阀(702)连接一开口向下的喷头(703),喷头(703)上设有至少两个喷孔,壳体(5)上设有第一孔(711),第一孔(711)的数量与喷孔相同且第一孔(711)与喷孔正对,第二电磁阀(705)连接一软管(706),软管(706)末端具有喷嘴(709),喷嘴(709)伸出壳体(5)底部,第二电动云台(70)连接软管(7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点面结合灭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11),第二轨道(11)内设有齿条(4),还包括滑轮(2)、驱动齿轮(3)、减速齿轮箱(504)和伺服电机(505),壳体(5)顶部通过滑轮(2)连接第一轨道(1),齿条(4)与驱动齿轮(3)啮合,驱动齿轮(3)部分位于第一箱体(51)内,剩下部分位于第一箱体(51)上方,减速齿轮箱(504)和伺服电机(505)均设于第一箱体(51)内,伺服电机(505)连接减速齿轮箱(504)的输入轴,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丙团徐杰仲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