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组件及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30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梯组件及消防车,涉及消防设备领域,用以优化爬梯组件的结构。该爬梯组件包括爬梯、扶手组件以及驱动机构。扶手组件与爬梯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与扶手组件驱动连接,以实现扶手组件相对于爬梯展开和收合。上述技术方案,其爬梯组件包括扶手组件,扶手组件的展开和收合动作都由驱动机构自动驱动,通过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就能实现扶手组件的姿态变化,避免了救援人员用手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靠性,提高了爬梯组件的性能。

Ladder assembly and fire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梯组件及消防车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梯组件及消防车。
技术介绍
目前,登高平台消防车广泛应用于消防灭火及高空救援,消防车下车包括底盘和水罐,上车包括基本臂、中臂、飞臂、侧向爬梯和工作平台。因车辆整车布置紧凑,要求中臂段侧向爬梯扶手在车辆行驶状态时保持折叠状态,车辆工作状态时侧向爬梯扶手保持打开状态以保证救援与被救援人员安全通过。但目前消防车侧向爬梯扶手的展开与折叠操作需专业救援站在工作平台或一号臂爬梯顶端高空手动实施,操作难度大,救援人员安全性难以保证,救援效率低。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救援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形成三点支撑,传统侧向爬梯扶手展收动作时,救援人员双脚站立于工作平台或一号臂爬梯端部,一手抓握固定物体,另一手将一侧扶手抬起或放下。单扇扶手重量为8kg,且操作须在扶手的一端进行,扶手展开或折叠操作难度大;扶手展开或折叠至固定状态位置后,操作人员须一手抓握固定物体,另一手拉动限位拉杆将限位销轴穿入展开或折叠状态限位块孔内,实现状态固定。拉动拉杆时须单手克服复位弹簧压紧力,高空作业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臂力要求。同此操作依次打开或折叠扶手,用时不低于2分钟,在紧急救援作业时,愈显扶手展收操作效率低下。上述操作均在高空完成,救援人员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爬梯组件及消防车,用以优化爬梯组件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爬梯组件,包括:爬梯;扶手组件,与所述爬梯可转动连接;以及驱动机构,与所述扶手组件驱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扶手组件相对于所述爬梯展开和收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部;以及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扶手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爬梯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以及传动机构,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部提供的动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扶手组件相对于所述爬梯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一端与所述扶手部可转动连接;以及第二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爬梯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包括两组,其中一组设于所述爬梯的一侧,另一组设于所述爬梯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组,其中一组对应一所述扶手组件,另一组对应另一所述扶手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拉杆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被构造为长度可调节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螺杆段,第一端与所述扶手部可转动连接;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杆段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以及第二螺杆段,第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螺纹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杆可转动连接。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车,包括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爬梯组件。上述技术方案,其爬梯组件包括扶手组件,扶手组件的展开和收合动作都由驱动机构自动驱动,通过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就能实现扶手组件的姿态变化,避免了救援人员用手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靠性,提高了爬梯组件的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爬梯组件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爬梯组件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爬梯组件的传动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本文涉及的名词或者术语解释。登高平台消防车:具有专用底盘,安装有可伸缩举升臂架,并由专业操作人员操作,且能够将消防队员输送到一定高度,以实现高空救援消防车辆。工作平台:安装于举高消防车臂架顶端,用于承载人员或物品的框式构件。爬梯:一种固定于登高平台消防车臂架上,随臂架同步运动的连接工作平台与地面的救援通道。臂架:有伸缩式臂架和折叠式臂架,也有两种组合在一起的臂架形式,在臂头布置工作平台和水炮,便于高空救援和消防灭火。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爬梯组件,包括爬梯1、扶手组件2以及驱动机构3。扶手组件2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3与扶手组件2驱动连接,以实现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展开和收合。驱动组件比如采用液压驱动、电力驱动等方式,实现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的自动展开和收合。通过液压驱动实现消防车侧向爬梯1扶手部21展收动作,操作人员可在消防车转台或工作平台电气面板上实现扶手部21展收一键操作,避免人员高空手动作业,提高了救援人员的操作安全性。以将上述爬梯组件应用于消防车为例,当消防车处于行车状态,扶手组件2处于收合状态,或称为折叠状态。当消防车处于救援状态,扶手组件2处于展开状态。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组件2包括扶手部21以及连接部22。连接部22的一端与扶手部21固定,连接部22的另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连接部22包括多根竖杆,竖杆的一端与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竖杆的另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当扶手组件2处于收合状态,竖杆与爬梯1基本贴合。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部31以及传动机构32。传动机构32被构造为在驱动部31提供的动力作用下,带动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转动,以实现扶手组件2展开或者收合。驱动部31包括液压油缸等。液压油缸的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液压油缸带动扶手部21转动,扶手部21转动带动传动机构32转动,进而实现两侧的扶手同步收合、展开。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被构造为采用双摇杆机构带动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转动,从而实现扶手组件2的展开和收合。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包括第一拉杆33以及第二拉杆34。第一拉杆33的一端与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第二拉杆34的一端与第一拉杆33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拉杆33将液压油缸的转动传递至第二拉杆34,再由于第二拉杆34连接的连接杆4(参见后文的描述),带动位于爬梯1另一侧的扶手组件2。参见图2或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组件2包括两组,其中一组设于爬梯1的一侧,另一组设于爬梯1的另一侧。每侧的扶手组件2可以单独动作,或者两侧的扶手组件2联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包括两组,其中一组对应一扶手组件2,另一组对应另一扶手组件2。设置两组传动机构32,使得两侧的扶手组件2运动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传动机构32的第二拉杆34通过连接杆4连接。消防车侧向爬梯1单侧扶手部21由液压动力驱动,通过串联式双摇杆驱动机构3实现双侧扶手部21同步展收,动作平稳,工作时间缩短至15s以内,提升了救援工作效率,增强了车辆救援能力。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4位于爬梯1的型材腔内。连杆机构连接轴布置于爬梯1型材腔内,即对连接轴形成保护,同时简化爬梯结构,增大人员通过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杆33被构造为长度可调节的。第一拉杆33为双向正反丝螺杆结构,实现了拉杆长度无级调节,通过改变第一拉杆33的长度,使得驱动机构3能适用于不同型号尺寸的爬梯1,提高了扶手部21驱动机构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1);扶手组件(2),与所述爬梯(1)可转动连接;以及驱动机构(3),与所述扶手组件(2)驱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扶手组件(2)相对于所述爬梯(1)展开和收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1);扶手组件(2),与所述爬梯(1)可转动连接;以及驱动机构(3),与所述扶手组件(2)驱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扶手组件(2)相对于所述爬梯(1)展开和收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2)包括:扶手部(21);以及连接部(22),一端与所述扶手部(2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爬梯(1)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部(31);以及传动机构(32),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部(31)提供的动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扶手组件(2)相对于所述爬梯(1)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2)包括:第一拉杆(33),一端与所述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以及第二拉杆(34),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33)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爬梯(1)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2)包括两组,其中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雅心韩向芹张军白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