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578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速齿轮传动机构中的三档变档机构,具体为一种齿轮变速箱齿轮变速时的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箱壁孔内两端的支撑油缸、支撑在支撑油缸上的活塞及在活塞上能移动的主油缸,主油缸缸盖上的拨叉与变档的滑移齿轮相连。工作时不仅活塞移动,主油缸在活塞上也移动,利用活塞的面积差,活塞和主油缸的行程差,可使主油缸取得三个不同的位置,从而操纵齿轮变速机构中的滑移齿轮取得了三个不同的位置,实现机构变档变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简单、紧凑,使用时也更加灵活;在结构空间,如长度或位置在箱体中间壁上等受限制的齿轮变速传动机构均可使用,因此在数控机床、重型机床上使用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速齿轮传动机构中的三档变档机构,具体为一种齿轮变速箱齿轮变速时的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齿轮变档机构中所运用的三位油缸,基本上是由固定的油缸及移动的活塞构成,而油缸部分的长度又远远比操纵变档机构工作的活塞伸出油缸外部的活塞杆部分长,也就是说整个机构中非工作执行部分远比工作执行部分长,造成了整个机构占用的空间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其工作执行部分是主油缸,在整个机构中占有大部分空间,就使工作空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机构在整体上更紧凑,简单和灵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箱壁孔内两端的支撑油缸、支撑在支撑油缸上的活塞及在活塞上能移动的主油缸,主油缸缸盖上的拨叉与变档的滑移齿轮相连。本技术在支撑油缸外侧还安装有调整活塞杆位置的调整机构。本技术的调整机构为直接控制活塞终端位置的调整螺钉或调整支撑油缸位置的调整杆,调整杆与箱体的固定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作为在齿轮变速传动中齿轮的三档变速机构,它与目前广泛运用的固定式液压三位油缸相比具有等效的工作性能,但其结构更简单、紧凑,使用时也更加灵活。因此在结构空间,如长度或位置在箱体中间壁上等受限制的齿轮变速传动机构均可使用,在数控机床、重型机床上使用更具有独特的优势。2、本技术由固定在箱体箱壁孔内两端的支撑油缸、活塞及主油缸组成,工作时不仅活塞移动,主油缸在活塞上也移动。利用活塞的面积差,活塞和主油缸的行程差,可使主油缸取得三个不同的位置,从而操纵齿轮变速机构中的滑移齿轮取得了三个不同的位置,实现机构变档变速的目的。3、利用本技术结构还可进行行程及位置限位,利用该结构还可作为位置信号传送的载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左支撑油缸;2调整螺钉;3接头;4活塞杆左端;5左缸盖;6主油缸;7右缸盖;8右支撑油缸;9调整杆;10接头;11活塞杆右端;12活塞;13油缸左腔;14油缸右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和实施方案如图1-3所示,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箱壁孔内两端的左、右支撑油缸1、8、支撑在支撑油缸上的活塞12及在活塞12上能移动的主油缸6,主油缸左缸盖5上的拨叉与变档的滑移齿轮相连,活塞12通过活塞杆左端4、活塞杆右端11被两端的左支撑油缸1和右支撑油缸8支撑,主油缸6及其左、右缸盖5、7又支撑在活塞12上。当从左端的接头3进油时,活塞12被推向右侧,主油缸6被推到左侧的位置上,安装在左缸盖5上的拨叉使变档的滑移齿轮处在中间位置(图1)。当从左端的接头3与右端的接头10同时进油时,活塞12移动到左侧位置,主油缸6仍左侧位置,这时拨叉将变档的滑移齿轮推到了左端位置上(图2)。当仅从右端的接头10进油时,活塞12仍在左侧位置上,但主油缸6移到了右侧位置,这时拨叉将变档的滑移齿轮推到了右端位置上(图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拨叉之所以取得不同位置,除与活塞和主油缸的位置有关,还和两者行程存在的差值有关。为了结构紧凑,一般主油缸的行程要比活塞行程大。而两端同时进油时活塞与主油缸达到准确相对位置又与活塞两边有效面积的差异有关。主油缸6内的活塞两侧分别为油缸左、右腔13、14,当从左端的接头3进油时,活塞12右移,同时油从活塞杆左端4上的油孔进入油缸左腔13中,主油缸6左移,由于主油缸6的位移与活塞12的位移差,从而使变档的滑移齿轮处在中间位置(图1)。当从左端的接头3与右端的接头10同时进油时,由于活塞杆左端4直径小于活塞杆右端11直径,活塞杆右端11受力面积大,使活塞12左移,同时油从活塞杆左端4上的油孔进入油缸左腔13的面积大于从活塞杆右端11上的油孔进油的油缸右腔14的活塞面积,从而使主油缸6也左移,油充满油缸左腔13,从而将变档的滑移齿轮推到了左端位置上(图2)。当仅从右端的接头10进油时,活塞12左移,同时活塞杆右端11上的油孔进入主油缸6的油缸右腔14中,主油缸6右移,由于主油缸6的位移与活塞12的位移差,从而将变档的滑移齿轮推到了右端位置上(图3)。本技术中,如用旋钮开关控制电路使电磁滑阀控制供油油路,使主油缸得到不同位置,可达到手控制齿轮变档的目的。本技术中,如用数控系统控制电磁滑阀工作也可控制主油缸的位置,即可实现自动变档的目的。这时在主油缸上安装接触块,当主油缸在不同位置上使不同的无触点开关工作,就可以反馈变档齿轮的位置,也可以让主油缸带动拉杆,通过拉杆伸到箱体外面,在上面固定撞块,拉杆移动撞块会压合不同行程开关的触点,也可反馈出主油缸即变档齿轮的位置。在支撑油缸外侧还可安装调整机构,它有直接控制活塞终端位置的调整螺钉2和调整支撑油缸位置的调整杆9两种形式,调整杆9与箱体固定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拧动调整杆,使它的轴向位置变化,就可以调整支撑油缸的位置。利用它们可调整活塞两端的原始位置,以最终实现调整拨叉的工作位置,以保证滑移齿轮得到正确的啮合位置。本技术主要工作执行部分占到整个机构的大部分,而这一部分又与滑移齿轮活动空间重合,就使整个机构紧凑,缩小占用空间。两支撑油缸可装在箱体外侧箱壁上也可装在中间箱壁上,因此比较灵活,而液压固定式三位油缸,油缸部分一般都装在箱体的外侧,因为这部分比较长,装在中间箱壁上比较困难。本技术经过沈阳第一机床厂的数控车床CAK6163、CAK6180试用证明,它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安装灵活的液压操纵机构。为改善该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外观、性能起了重大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箱体箱壁孔内两端的支撑油缸、支撑在支撑油缸上的活塞及在活塞上能移动的主油缸,主油缸缸盖上的拨叉与变档的滑移齿轮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油缸外侧还安装有调整活塞杆位置的调整机构。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为直接控制活塞终端位置的调整螺钉或调整支撑油缸位置的调整杆,调整杆与箱体的固定部分通过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变速齿轮传动机构中的三档变档机构,具体为一种齿轮变速箱齿轮变速时的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箱壁孔内两端的支撑油缸、支撑在支撑油缸上的活塞及在活塞上能移动的主油缸,主油缸缸盖上的拨叉与变档的滑移齿轮相连。工作时不仅活塞移动,主油缸在活塞上也移动,利用活塞的面积差,活塞和主油缸的行程差,可使主油缸取得三个不同的位置,从而操纵齿轮变速机构中的滑移齿轮取得了三个不同的位置,实现机构变档变速的目的。本技术结构更简单、紧凑,使用时也更加灵活;在结构空间,如长度或位置在箱体中间壁上等受限制的齿轮变速传动机构均可使用,因此在数控机床、重型机床上使用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文档编号F16H61/00GK2842099SQ20052009304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浮动式三位油缸变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箱体箱壁孔内两端的支撑油缸、支撑在支撑油缸上的活塞及在活塞上能移动的主油缸,主油缸缸盖上的拨叉与变档的滑移齿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钦徐树洛赵江浩韩爱礼倪帆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第一机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