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388 阅读:5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在左半轴的外面设有传动箱,该传动箱内设置传动螺杆和圆柱导轨,传动螺杆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在传动箱内还设置有两个拨块,该两个拨块一端套装在传动螺杆上并与传动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活套在圆柱导轨上;在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之间的圆柱导轨上套装有拨叉,该拨叉与第一拨块之间设有弹簧;拨叉的外端位于离合套外端圆周面的拨叉槽中,该离合套的内端在锁止时插入差速器壳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工作性能有保障。在路况较好的路面行驶,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分离,能消除转向困难、轮胎磨损大、油耗高等弊病;在泥泞路面上行驶,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锁止,可有效避免发生滑转现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沙滩车,尤其是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
技术介绍
沙滩车(ATV)由于主要是在各种复杂道路上行驶,对车辆差速后桥总成的要求很高。目前通用的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由后轮毂、左半轴、左半轴壳体、右半轴、右半轴壳体、链轮、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制动盘和差速锁控制机构等组成。其中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体构成差速器。差速锁控制机构包括差速手柄、差速拉钩、差速拉索、弹簧、差速臂、拨叉和离合套。链轮套装在差速器壳体上,差速器壳体内安装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分别套装在左、右半轴上的两个半轴齿轮位于行星齿轮的两侧,并与行星齿轮啮合,离合套套装在左半轴上并位于差速器壳体的左侧,在离合套和差速器壳体相对的端面设有相配合的端面齿,离合套的外端具有供拨叉插入的拨叉槽,由拨叉控制,实现与差速器壳体的锁止与分离。工作时,发动机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链轮,使链轮带动差速器壳体及与差速器壳体固连的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转动,半轴齿轮通过花键带动对应的半轴转动,从而使安装在半轴上的后轮毂转动。当扳动差速手柄时,差速手柄带动差速拉钩拉动差速拉索移动,差速拉索拉动弹簧将拉力作用在差速臂上,差速臂转动并拨动拨叉轴向移动,使离合套端面齿与差速器壳体端面齿啮合,锁住差速器,左、右后轮毂以相同转速转动。当反向扳动差速手柄时,差速拉索松动,加在离合套上的推力消失,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分离,差速器工作,左、右后轮毂可以差速转动。现有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中的差速锁控制机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结构复杂,机构尺寸大,手动操纵不方便;2、由于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端面齿啮合,齿数较少,在啮合时极易对齿而不能正常啮合;3、当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分离时没有将离合套拔出的力,而是靠齿面形状产生的分力脱开,在齿面形状误差过大时就不能及时分离;4、端面齿使用较长时间后,齿形被磨损成斜面后,端面齿轮副将无法啮合,所以工作性能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锁止及分离容易的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在差速器壳体上套装链轮,差速器壳体内安装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分别位于行星齿轮的两侧并与该行星齿轮啮合,左、右两根半轴的内端反向插入差速器壳体中,与对应的半轴齿轮花键连接,在左半轴上还套装有离合套,其关键在于所述左半轴的外面设有传动箱,该传动箱内设置有与所述左半轴平行的传动螺杆和圆柱导轨,其中传动螺杆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在所述传动箱内还设置有两个拨块,该两个拨块一端套装在传动螺杆上并与传动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活套在圆柱导轨上,所述传动螺杆旋转时,两拨块绕传动螺杆螺纹旋转,并沿圆柱导轨作轴向平移;在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之间的圆柱导轨上套装有拨叉,该拨叉与第一拨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拨叉的外端位于离合套外端圆周面的拨叉槽中,该离合套的内端在锁止时插入差速器壳体中,并与差速器壳体花键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传动螺杆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正、反向旋转,当传动螺杆正转时,第一拨块、第二拨块在传动螺杆及圆柱导轨上向着差速器壳体移动,弹簧推动拨叉同步移动,使拨叉推动离合套插入差速器壳体中,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锁止;当传动螺杆反转时,第一拨块、第二拨块在传动螺杆及圆柱导轨上背向差速器壳体移动,第二拨块直接推动拨叉移动,使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分离。这样,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锁止及分离实现容易,工作性能更加可靠。弹簧在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对齿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上述传动机构由电动机、蜗杆和蜗轮构成,其中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联接,蜗杆与蜗轮之间相互啮合,而蜗轮与所述传动螺杆同轴联接。传动螺杆的正、反转运动由电动机控制,其控制电流小,控制方便。为限制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的行程,在上述传动箱上设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两接近开关分别接收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的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按钮,控制电动机工作。上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控制按钮依次串联,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公共端与电动机的一端连接,电动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按钮相接。控制按钮设置在手把处,便于驾驶员操作。初始时,按动控制按钮,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选用常闭性能,控制按钮、第一接近开关和电动机之间的电路导通,电动机正转,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朝着差速器壳体平移,使离合套插入差速器壳体中,当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移动到位时,第一接近开关动作,断开电路,使电动机停止工作。此时,第二接近开关接收第二拨块的位置信号,处于导通状态,再一次按动控制按钮,控制按钮、第二接近开关和电动机之间的电路导通,电动机反转,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背向差速器壳体平移,第二拨块推动拨叉反向移动,使离合套回位至完全脱开,第二接近开关动作,断开电路,使电动机停止工作,而第一接近开关又处于导通状态。为反映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锁止时的工作状态,在上述控制按钮与第一接近开关之间串联有信号灯。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锁止时信号灯亮,分离时信号灯熄灭。信号灯设置在仪表盘上,便于驾驶员观察。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工作性能有保障。在路况较好的路面行驶,通过控制按钮即可控制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分离,能消除转向困难、轮胎磨损大、油耗高等弊病;在泥泞路面上行驶,通过控制按钮便能实现离合套与差速器壳体锁止,可有效避免发生滑转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拨叉机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控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在差速器壳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链轮2和制动盘22,差速器壳体1内安装行星齿轮3和半轴齿轮4,其中行星齿轮3与差速器壳体1固定连接,两个半轴齿轮4分别位于行星齿轮3的两侧并与该行星齿轮3啮合。行星齿轮3、半轴齿轮4和差速器壳体1构成差速器。左、右两根半轴5、6的内端反向插入差速器壳体1中,与对应的半轴齿轮4花键连接,其外端均安装有后轮毂23。在左半轴5的外面套有左半轴壳体24,右半轴6的外面套有右半轴壳体25。所述差速器壳体1左侧的左半轴5上还套装有离合套7,该离合套7与左半轴5花键连接,并且离合套7外端圆周面设有环形拨叉槽7a,内端圆周面上分布有花键齿。发动机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链轮2,使链轮2带动差速器壳体1及行星齿轮3转动,行星齿轮3转动的同时,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4转动,半轴齿轮4通过花键带动对应的半轴5、6转动,从而使安装在半轴上的后轮毂23转动。如图2、图3、图4所示,左半轴5的外面设有传动箱8,该传动箱8内设置有与所述左半轴5平行的传动螺杆9和圆柱导轨10,其中传动螺杆9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传动机构由电动机15、蜗杆16和蜗轮17构成,其中电动机15的输出轴与蜗杆16联接,蜗杆16与蜗轮17之间相互啮合,而蜗轮17与所述传动螺杆9同轴联接。在所述传动箱8内还设置有两个拨块11、12,该两个拨块11、12一端套装在传动螺杆9上并与传动螺杆9螺纹连接,另一端活套在圆柱导轨10上,所述传动螺杆9旋转时,两拨块11、12绕传动螺杆9螺纹旋转,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沙滩车差速后桥总成,在差速器壳体(1)上套装链轮(2),差速器壳体(1)内安装行星齿轮(3)和半轴齿轮(4),两个半轴齿轮(4)分别位于行星齿轮(3)的两侧并与该行星齿轮(3)啮合,左、右两根半轴(5、6)的内端反向插入差速器壳体(1)中,与对应的半轴齿轮(4)花键连接,在左半轴(5)上还套装有离合套(7),其特征在于:A、所述左半轴(5)的外面设有传动箱(8),该传动箱(8)内设置有与所述左半轴(5)平行的传动螺杆(9)和圆柱导轨(10),其中传动螺杆(9)由传 动机构带动旋转;B、在所述传动箱(8)内还设置有两个拨块(11、12),该两个拨块(11、12)一端套装在传动螺杆(9)上并与传动螺杆(9)螺纹连接,另一端活套在圆柱导轨(10)上,所述传动螺杆(9)旋转时,两拨块(11、12)绕传 动螺杆(9)螺纹旋转,并沿圆柱导轨(10)作轴向平移;C、在第一拨块(11)与第二拨块(12)之间的圆柱导轨(10)上套装有拨叉(13),该拨叉(13)与第一拨块(11)之间设有弹簧(14);D、所述拨叉(13)的外端位于离 合套(7)外端圆周面的拨叉槽中,该离合套(7)的内端在锁止时插入差速器壳体(1)中,并与差速器壳体(1)花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善夏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