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晓华专利>正文

减速机壳体的前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50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减速机壳体的前端盖。它解决了现有小型减速机壳体前端盖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制作成本高的缺陷。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减速机壳体的前端盖,包括底座和蜗轮固定板,所述底座上设有蜗杆中心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竖直地设有固定蜗杆端部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高度和蜗杆伸出底座平面的高度相应,且其端部有与固定柱成一体的蜗杆固定圈,蜗杆固定圈的中心孔孔径和蜗杆端部直径相匹配;所述固定柱有向蜗轮方向的开口,蜗杆和蜗轮在所述开口处啮合。这种减速机前端盖结构可方便用于多种小型减速机的壳体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速机壳体结构,尤其涉及小型减速机壳体的前端盖
技术介绍
减速机是一种把输入动力在输入轴上分流减速的机械,正常情况下减速机的输入轴的转速很高,需要通过蜗轮和蜗杆的连接把转速降下来,以满足下一步工作对转速的要求。现有的小型减速前端盖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这在安装和制作上有一定的困难,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竟争;装配后工作不稳定,不能完全满足减速的需求。另外,现有的小型减速机在前端盖上没有附设有防止蜗杆径向跳动的装置,这样在减速过程中,输入轴端会出现径向跳动现象,得到的输出转速不稳定,不能满足下一步工作对转速的需要。从机械本身零部件的磨损上看,也有一定的影响。蜗轮、蜗杆连接是轮齿的啮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双方的相对稳定,否则会加重齿面之间的相互研磨,这样就会缩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严重的情况下,输入轴径向跳动的幅度过大时,而在齿的接触面磨损严重的情况下会使蜗轮、蜗杆相互紧紧咬合在一起而停止转动,最终就会导致烧毁转子绕组。输入轴的另一固定端接插于减速机外壳底部的中心凹孔中,当输入轴输入端出现径向跳动时,有时尽管幅度不是很大,但体现在固定端时,却相对较大,这样就会加速减速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减速机壳体的前端盖,包括底座和蜗轮固定板,所述底座上设有蜗杆中心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上竖直地设有固定蜗杆端部的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的高度和蜗杆伸出底座(1)平面的高度相应,且其端部设有与固定柱成一体的蜗杆固定圈(4),蜗杆固定圈(4)的中心孔孔径和蜗杆端部直径相匹配;所述固定柱(3)上设有向蜗轮方向的开口,蜗轮、蜗杆在所述开口处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