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43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尤其指齿轮变速箱。它主要是在上轴承座壁上设有连通容室和空槽的循环孔,机盖上还开设泄气孔,并且,该循环孔是成斜赂的通道。从而,延长箱体内机件的使用寿命,使机油也不易泄漏。(*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速箱,尤其指齿轮变速箱。目前,轻重工业机器的变速箱或减速箱,其箱体均形成密闭空间,而不具有透气空间,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机箱A由结合上轴承B与顶座C后形成具有一空槽D,而使机箱A造成密闭空间的机槽E,因此造成机箱A内的机件F虽有机油(齿轮油)的润滑降温,但是,由于呈全密闭空间不透气,而使机件在长久传动时,使机箱内机油产生高温、且高温下不但易使机油变质,更易造成各机件因长期处于高温下,破坏材质组织成份,减短机件的寿命,再者高温的机油易经螺杆F1与空槽D的间隙F2泄漏,破坏传动马达。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变速箱,在机箱内的机油可自动循环,而且是进入空槽后再流入机机槽内,使机动温度下降。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变速箱包括机箱、从动件、原动件、上、下轴承,盖体、上轴承座、空槽、容室、空隙、机槽及机盖,其特征是在上轴承座壁上设有连通容室和空槽的循环孔,机盖上还开设泄气孔。所述循环孔是成斜向的通道。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延长箱体内机件的使用寿命,而且机油也不易泄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典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典型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立体图;图中1.机箱2.从动件3.原动件4.上轴承5.下轴承6.盖体7.上轴承座8.循环孔9.空槽10.容室11.空隙12.高度线13.机槽14.机盖140.泄气孔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大致与习知技术一样包含机箱1、从动件2、原动件3、上、下轴承4、5及盖体6等组成,其中机箱1的原动件3的上轴承座7上方适当位置的壁面设有机油的循环孔8,为了使循环孔8具有泄出的空槽9内的机油,乃成斜向设置为佳,次之使机油的循环孔8能从结合上轴承4后所产生的空槽9贯穿于机箱1的容室10;又该循环孔8的孔径系可依不同机型而定、且其数呈系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循环孔8,因此,当机箱1的容室10内被注入适当机油后,在从动件2与原动件3产生运转时,容室10内的机油既可马上对从动件2产生润滑降温,而在机槽13内的机油一般皆注入的高度线12,至此,当原动件3和从动件2由马达带动运转时,油会经上轴承4进入空槽9中,而空槽9中的机油再经循环孔8流入容室10内,以形成循环、且不会自空隙11外泄,可避免污染环境及减低马达寿命,且机油还会因从动件2、原动件3等的运转产生的废气温度,因机油的循环而利用机盖14的泄气孔140引入外部常温中的空气,使机箱1内热气马上经空槽9后,由原动件3心轴与盖体6的空隙11排出,达到机箱1的容室10内气流能迅速产生对流,达到快速循环,使机箱1内温度不会太高,保持机油的低温而不变质,同时机箱内的机件使用寿命可大大延长。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变速箱包括机箱(1)、从动件(2)、原动件(3)、上、下轴承(4)、(5),盖体(6)、上轴承座(7)、空槽(9)、容室(10)、空隙(11)、机槽(13)及机盖(14),其特征是在上轴承座(7)壁上设有连通容室(10)和空槽(9)的循环孔(8),机盖(14)上还开设泄气孔(140)。2.按权利要求1所述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循环孔(8)是成斜向的通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尤其指齿轮变速箱。它主要是在上轴承座壁上设有连通容室和空槽的循环孔,机盖上还开设泄气孔,并且,该循环孔是成斜赂的通道。从而,延长箱体内机件的使用寿命,使机油也不易泄漏。文档编号F16H57/00GK2351619SQ9820440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林昆山 申请人:正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变速箱包括机箱(1)、从动件(2)、原动件(3)、上、下轴承(4)、(5),盖体(6)、上轴承座(7)、空槽(9)、容室(10)、空隙(11)、机槽(13)及机盖(14),其特征是:在上轴承座(7)壁上设有连通容室(10)和空槽(9)的循环孔(8),机盖(14)上还开设泄气孔(1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昆山
申请(专利权)人:正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