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74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包括;传动轴、透盖和压板;传动轴穿过透盖和压板;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位于传动轴的两侧且固定至透盖;压板和透盖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平衡透盖内外气压的透气线口;空腔的下方设有用于供进入空腔内的油雾回到齿轮箱内的回油口;透气线口和回油口均连通至空腔。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拆装方便,便于维修,且能够防止润滑油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用于压装低速级透盖的压板一般为圆饼件。防止低速级漏油采用的方法是打开低速级透盖的压板,在低速级透盖和压板之间增加一条毛毡。但是毛毡本身是起防止灰尘进入齿轮箱的作用,对于防止漏油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且容易损坏,效果不好。而且圆饼件的压板拆装复杂,不便于频繁更换毛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包括;传动轴、透盖和压板;传动轴穿过透盖和压板;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位于传动轴的两侧且固定至透盖;压板和透盖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平衡透盖内外气压的透气线口;空腔的下方设有用于供进入空腔内的油雾回到齿轮箱内的回油口;透气线口和回油口均连通至空腔。进一步地,上压板形成透气线口;下压板形成回油口。进一步地,传动轴安装有转动架;空腔位于转动架的一端。进一步地,压板形成有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传动轴。进一步地,凹槽为U形槽。进一步地,凹槽内安装有用于防尘以及辅助防漏油的毛毡。进一步地,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将空腔内的油雾导回齿轮箱内的回油管;回油管连通至回油口。进一步地,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接头;回油管通过转接头安装至压板。进一步地,转接头安装至下压板。进一步地,上压板和下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至透盖。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将压板设置为由上压板和下压板组成的剖分式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压板拆装方便,便于维修。上压板形成的透气线口能够平衡透盖内外的气压。下压板形成的回油口能够将空腔内的油雾导回齿轮箱内,避免润滑油泄漏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的局部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的另外一部分的剖视图。传动轴11,透盖12,压板13,上压板131,下压板132,空腔133,透气线口134,回油口135,凹槽136,转动架14,螺栓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包括。传动轴11、透盖12和压板13。传动轴11穿过透盖12和压板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压板13包括上压板131和下压板132。上压板131和下压板132位于传动轴11的两侧且固定至透盖12。在需要拆卸压板13进行维修时,可根据所需要维修的位置拆卸相应的上压板131或者下压板132。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将压板13整体拆卸,拆卸方便且节约维修时间。压板13和透盖12之间形成有空腔133。齿轮箱内的油雾从透盖12的安装缝隙泄漏后,可被积存在空腔133内,避免油雾之间泄漏至外界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和润滑油浪费。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空腔133的上方设有透气线口134。透气线口134用于平衡透盖12内外气压。空腔133的下方设有回油口135。回油口135用于供进入空腔133内的油雾回到齿轮箱内。透气线口134和回油口135均连通至空腔133。具体而言,由于回油口135连通至空腔133,从透盖12的安装缝隙泄漏后被积存在空腔133内的油雾通过回油口135再次回到齿轮箱内,重新对齿轮箱进行润滑。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齿轮箱的透盖12和压板13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回油管。回油管用于将空腔133内的油雾导回齿轮箱内。回油管连通至回油口135。进一步地,齿轮箱的透盖12和压板13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接头。回油管通过转接头安装至压板13。具体的,转接头安装至下压板13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透气线口通过转接头安装至上压板131且连通空腔133和外部,从而实现平衡空腔133内外的气压,即平衡透盖12内外的气压。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压板131形成透气线口134。下压板132形成回油口13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传动轴11安装有转动架14。空腔133位于转动架14的一端。转动架14位于传动轴11和透盖12之间。空腔133可积存从转动架14和透盖12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油雾。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压板13形成有凹槽136。凹槽136内安装有毛毡。该毛毡可用于防尘,即阻止外部的灰尘进入空腔133内。该毛毡还可以辅助防漏油,避免空腔133内的油雾从压板13和传动轴11之间的间隙泄漏。凹槽136的槽口朝向传动轴11,从而使得毛毡能够接触传动轴11,以实现防尘和辅助防漏油。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凹槽136为U形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压板131和下压板132通过螺栓15固定至透盖12。综上所述,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将压板13设置为由上压板131和下压板132组成的剖分式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压板13拆装方便,便于维修。上压板131形成的透气线口134能够平衡透盖12内外的气压。下压板132形成的回油口135能够将空腔133内的油雾导回齿轮箱内,避免润滑油泄漏造成浪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包括;传动轴、透盖和压板;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透盖和所述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侧且固定至所述透盖;所述压板和所述透盖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平衡所述透盖内外气压的透气线口;所述空腔的下方设有用于供进入所述空腔内的油雾回到齿轮箱内的回油口;所述透气线口和所述回油口均连通至所述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包括;传动轴、透盖和压板;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透盖和所述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侧且固定至所述透盖;所述压板和所述透盖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方设有用于平衡所述透盖内外气压的透气线口;所述空腔的下方设有用于供进入所述空腔内的油雾回到齿轮箱内的回油口;所述透气线口和所述回油口均连通至所述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形成所述透气线口;所述下压板形成所述回油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安装有转动架;所述空腔位于所述转动架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的透盖和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军栾博翰彭鹏郭巧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