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松亮专利>正文

机动车用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144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在机动车上装配的机动车用变速装置,可有效解决变速装置使用寿命短、能耗大的问题,该装置是由扭矩变矩器、无级变速箱和有级变速箱三部分构成,扭矩变矩器的输入轴与无级变速箱的主动轴相连,无级变速箱主动轴上的主动轮经皮带与其从动轴上的从动轮相连,其从动轴与有级变速箱的主动轴相连,主动轴上装有主动齿轮及其两轮间的拨轮,拨轮经变档杆与档杆连接,主动齿轮与有级变速箱从动轴上相对应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无极变速箱从动轴的输出端有输出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离合、无级和有级变速器这种排列形式的结构,其结构科学合理,易安装,性能良好,节约能源,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在机动车上装配的机动车用变速装置。二
技术介绍
变速装置是机动车必需之设备,经常使用的变速装置有无级变速装置和有级变速装置,无级变速装置易生产安装,较轻便,但工作时对其部件性能要求较为严格,使用寿命短,有级变速装置,可实现多级变速,变速比较恒定,现今机动车的变速装置多采用的减速比也不合理,而且采用固定变速的较多,使用其局限性很大,采用组合式变速装置的,其组合不尽合理,使用效果差,寿命短,而且能源消耗大,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三、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述情况和实际需要,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机动车用变速装置,可有效解决变速装置使用寿命短、能耗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扭矩变矩器、无级变速箱和有级变速箱三部分构成,扭矩变矩器的输入轴与无级变速箱的主动轴相连,无级变速箱主动轴上的主动轮经皮带与其从动轴上的从动轮相连,其从动轴与有级变速箱的主动轴相连,此主动轴上装有主动齿轮及其轮间的拨轮,拨轮经变档杆与档杆连接,主动齿轮与有级变速箱从动轴上相对应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无极变速箱从动轴的输出端有输出轮,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易安装,性能良好,节约能源,延长使用寿命,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四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主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附图给出,本技术是由扭矩变矩器1、无级变速箱2和有级变速箱3构成,扭矩变矩器1的输入轴4与无级变速箱2的主动轴5相连,主动轴5上的主动轮6经皮带7与从动轴8上的从动轮9相连,从动轴8与有级变速箱3的主动轴10相连,主动轴10上装有主动齿轮11、12及其轮间的拨轮13,拨轮13经变档杆14与档杆15连接,主动齿轮11、12分别与从动轴16上相对应的从动齿轮17、18相啮合,无极变速箱从动轴16的输出端有输出轮19。扭矩变矩器1也可采用电子离合器等相似器件。本技术的有级变速箱3实现的减速比以4∶1为宜,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减速比。在使用时,动力装置经输入轴4带动扭矩变矩器工作,继而通过主动轴5和主动轮6的运转经皮带7(必要时,皮带也可采用V形金属带或金属链条等,只要能起到传递动力均可)带动从动轮9及从动轴8,无级变速箱的从动轴8通过有级变速箱的主动轴10上的主动齿轮11或12带动从动齿轮17或18及从动轴16,有级变速箱又通过其从动轴16带动输出轮19工作从而实现动力传动,通过档杆15及变档杆14和拨轮13实现换档变速,以达到在起步时增大起步扭矩,提高爬坡力度,高速运转时减小发动机动力,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同时节省能源,减速时,4∶1的减速比,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扭矩变矩器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输入剧烈变化时对无级变速箱的冲击,即防止对皮带7的猛烈拉伸操作。另外,由于柴油机多为2800转,为了合理利用能源,提高柴油机性能,在柴油机等低转速机动车上使用本技术时,最好在输入前先加装一变速器,提高柴油机的转速,降低扭矩,减轻皮带负荷,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技术是包括离合、无级和有级变速相结合的排列形式的结构,科学合理,有级变速器可以有1档、2档和倒档,还可以有3档、4档,以有效实现高速柴油机及皮带性能的合理使用,延长寿命,节约能源,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用变速装置,是由扭矩变矩器、无级变速箱和有级变速箱构成,其特征在于,扭矩变矩器(1)的输入轴(4)与无级变速箱(2)的主动轴(5)相连,主动轴(5)上的主动轮(6)经皮带(7)与从动轴(8)上的从动轮(9)相连,从动轴(8)与有级变速箱(3)的主动轴(10)相连,主动轴(10)上装有主动齿轮(11)、(12)及其两轮间的拨轮(13),拨轮(13)经变档杆(14)与档杆(15)连接,主动齿轮(11)、(12)分别与从动轴(16)上相对应的从动齿轮(17)、(18)相啮合,无级变速箱从动轴(16)的输出端有输出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有级变速箱(3)的减速比为4∶1。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在机动车上装配的机动车用变速装置,可有效解决变速装置使用寿命短、能耗大的问题,该装置是由扭矩变矩器、无级变速箱和有级变速箱三部分构成,扭矩变矩器的输入轴与无级变速箱的主动轴相连,无级变速箱主动轴上的主动轮经皮带与其从动轴上的从动轮相连,其从动轴与有级变速箱的主动轴相连,主动轴上装有主动齿轮及其两轮间的拨轮,拨轮经变档杆与档杆连接,主动齿轮与有级变速箱从动轴上相对应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无极变速箱从动轴的输出端有输出轮,本技术采用离合、无级和有级变速器这种排列形式的结构,其结构科学合理,易安装,性能良好,节约能源,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H59/04GK2733109SQ20042007459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冯松亮 申请人:冯松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用变速装置,是由扭矩变矩器、无级变速箱和有级变速箱构成,其特征在于,扭矩变矩器(1)的输入轴(4)与无级变速箱(2)的主动轴(5)相连,主动轴(5)上的主动轮(6)经皮带(7)与从动轴(8)上的从动轮(9)相连,从动轴(8)与有级变速箱(3)的主动轴(10)相连,主动轴(10)上装有主动齿轮(11)、(12)及其两轮间的拨轮(13),拨轮(13)经变档杆(14)与档杆(15)连接,主动齿轮(11)、(12)分别与从动轴(16)上相对应的从动齿轮(17)、(18)相啮合,无级变速箱从动轴(16)的输出端有输出轮(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松亮
申请(专利权)人:冯松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