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榕生专利>正文

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292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它是由一种少齿差传动中的内齿轮①、行星齿轮③和偏心轴④等三组件构成。内齿轮①上设置有板手11;行星齿轮③上设置有输出方孔31;偏心轴④的端头上设置有方头41;套于方头41上的带方孔的板手61可以沿轴心旋转。内齿轮①和行星齿轮③采用少齿差传动的齿轮副。齿轮副的传动比与需要增大扭矩的倍数相同。由于这种增扭器设置有两个板手11和61,当两板手整体共同旋转时,由于少齿差传动被锁定成一体,所以此时两板手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较小,而扭动时间就较快;当两板手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旋转时,由于少齿差传动被打开成减速传动状态,所以此时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较大,而扭动时间就较长。这种增扭器,在操作时可以做到既省力又节时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中各种机构需要增加扭力矩的场合,具体的说一种省力 节时的增扭器。由于这种增扭器设置有两个板手,当两板手整体共同旋转时,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较小,而扭动时间较快;当两板手一个固定不 动,另一个旋转时,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很大,而扭动时间较长。所 以这种增扭器,在操作时可以做到既省力又节时的作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人们利用常规板手扭动机械中各种机构需要扭动的场合。 但是,由于板手作用的力臂有限,所以要想增加机构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成 为不可能。而省力节时的增扭器,采用两个板手,当两板手同步旋转时,扭动 较为节时;当两板手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旋转时,板手旋转时通过减速,使 机械增益增大,扭矩随之增大,扭动较为省力。无疑这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 克服了常规板手扭动机械中需要扭动较大扭矩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需要特大扭 矩而板手又无法做到的场合,只要加大板手的驱动减速比,使其机械增益提 高,省力节时的增扭器的扭动力矩就大大增加,使得常规板手无法实现,而通 过采用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就可变成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 该增扭器是由一种少齿差传动中的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 构成。内齿轮上设置有板手;行星齿轮上设置有输出方孔;偏心轴的端头上设 置有方头;套于方头上的带方孔的板手可以沿轴心旋转。内齿轮和行星齿轮采 用少齿差传动的齿轮副。齿轮副的传动比与需要增大扭矩的倍数相同。由于这 种增扭器设置有两个板手,当两板手整体共同旋转时,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 的扭矩较小,而扭动时间较快;当两板手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旋转时,施加 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很大,而扭动时间较长。所以这种增扭器,在操作时 可以做到既省力又节时的作用。该增扭器至今未见文献报导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省力节时的增扭器的左侧视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省力节时的增扭器的剖视图。 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省力节时的增扭器两板手共同扭动的轴侧视图。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省力节时的增扭器一个板手固定不动,另一个板手旋 转的轴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F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尽的描述。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省力节时的增扭器是由一种少齿差传动中的内齿轮 ①、行星齿轮③和偏心轴④等三组件构成。内齿轮①上设置有板手11;行星 齿轮③上设置有输出方孔31;偏心轴④的端头上设置有方头41;套于方头41 上的带方孔61的板手⑥可以沿轴心旋转。内齿轮①和行星齿轮③采用少齿差 传动的齿轮副。齿轮副的传动比与需要所增大扭矩的倍数相同。由于这种增 扭器设置有两个板手11和61,当两个板手11和61整体共同旋转时,施加给需 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较小,而扭动时间较快;当一个板手ll固定不动,另一 个板手61旋转时,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很大,而扭动时间较长。所 以这种增扭器,在操作时可以做到既省力又节时的作用。参照图3为省力节时的增扭器两个板手11和61整体共同的工作情况。 由于少齿差传动被锁定成一体,所以此时两板手整体共同旋转时,施加给需 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较小,而扭动时间就较快。参照图4为省力节时的增扭器两个板手11和61分别的工作情况。由于 少齿差传动被打开成传动状态,所以此时一个板手ll固定不动,另一个板手 61旋转时,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很大,而扭动时间相应较长。本实施方式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最佳实施例-参照图1、 2 、 3和4省力节时的增扭器结构是最佳实施例。 本实施方式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其特征是利用少齿差内齿轮副具有内齿轮、行星齿轮和驱动行星齿轮的偏心输入轴(以下简称偏心轴)等三组件可以互相相对自由旋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齿轮减速增力的原理,构成一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省力节时的增扭器,设置有偏心轴和内齿轮为输入组件,行星齿轮为输出组件;偏心轴和内齿轮上分别设置有板手。该方法是按如下步骤实现当偏心轴和内齿轮上的两个板手组合成一体共同旋转时,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此时,两个共同旋转的板手与行星齿轮输出的转速相同(即1∶1旋转),达到节时的效果。当偏心轴和内齿轮上的两个板手分别旋转时,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会按少齿差传动比的关系产生变化。此时,只要转动偏心轴上的板手,由偏心轴带动行星齿轮,再通过内齿轮与行星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驱动行星齿轮以减速之后的转速旋转(即减速比为i),达到省力的效果。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可以制造成手动板手直接板动的;也可以制造成捏手板动的;亦可以制造成偏心轴和内齿轮上分别设置离合器的电动装置,来实现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少齿差 内齿轮副,其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可以互相相对自由旋转,而 不是通常少齿差传动的其中有一组件固定,以实现减速的转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设置有 偏心轴和内齿轮为输入组件,在输入组件上可分别设置板手或离合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轴 和内齿轮上的两个板手组合成一体共同旋转时,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 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此时,两个共同旋转的板手与行星 齿轮输出的转速相同(即l: l旋转),达到节时的效果。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轴 和内齿轮上的两个板手分别旋转时,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之间 的相对位置会按少齿差传动比的关系产生变化。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内齿 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会按少齿差传动比的关系产生 变化,只要转动偏心轴上的板手,由偏心轴带动行星齿轮,再通过内齿轮与行 星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驱动行星齿轮以减速之后的转速旋转(即减速比为i),以达到省力的效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它是由一种少齿差传动中的内齿轮①、行星齿轮③和偏心轴④等三组件构成。内齿轮①上设置有板手11;行星齿轮③上设置有输出方孔31;偏心轴④的端头上设置有方头41;套于方头41上的带方孔的板手61可以沿轴心旋转。内齿轮①和行星齿轮③采用少齿差传动的齿轮副。齿轮副的传动比与需要增大扭矩的倍数相同。由于这种增扭器设置有两个板手11和61,当两板手整体共同旋转时,由于少齿差传动被锁定成一体,所以此时两板手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较小,而扭动时间就较快;当两板手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旋转时,由于少齿差传动被打开成减速传动状态,所以此时施加给需要扭动的场合的扭矩较大,而扭动时间就较长。这种增扭器,在操作时可以做到既省力又节时的作用。文档编号F16H1/28GK101109429SQ20061010714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榕生 申请人:王榕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其特征是:利用少齿差内齿轮副具有内齿轮、行星齿轮和驱动行星齿轮的偏心输入轴(以下简称偏心轴)等三组件可以互相相对自由旋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齿轮减速增力的原理,构成一种省力节时的增扭器。    省力节时的增扭器,设置有偏心轴和内齿轮为输入组件,行星齿轮为输出组件;偏心轴和内齿轮上分别设置有板手。    该方法是按如下步骤实现:    当偏心轴和内齿轮上的两个板手组合成一体共同旋转时,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此时,两个共同旋转的板手与行星齿轮输出的转速相同(即1∶1旋转),达到节时的效果。    当偏心轴和内齿轮上的两个板手分别旋转时,内齿轮、行星齿轮和偏心轴等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会按少齿差传动比的关系产生变化。此时,只要转动偏心轴上的板手,由偏心轴带动行星齿轮,再通过内齿轮与行星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驱动行星齿轮以减速之后的转速旋转(即减速比为i),达到省力的效果。    省力节时的增扭器,可以制造成手动板手直接板动的;也可以制造成捏手板动的;亦可以制造成偏心轴和内齿轮上分别设置离合器的电动装置,来实现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榕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榕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