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榕生专利>正文

瓦片式钢筋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444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50
瓦片式钢筋连接件是一个圆套(1)的内孔的一端车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1),圆套(1)的内孔的另一端车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与(11)相同的牙纹(12)并且两牙纹车削长度为圆套(1)总长之半并经淬火后并沿圆柱面轴向按燕尾槽形线切割剖分为两件的外形,形成了两个瓦片式钢筋连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钢筋连接应用的场合。具体的说是一种瓦片式钢筋连接件。由于现有技术对钢筋无法旋转的场合找不到解决方法,所以瓦片式钢筋连接件,一改轴向连接为径向连接解决了这个难题。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人们使用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建筑施工中当两个方向同时施工或某些施工现场的钢筋受条件限制,无法旋转钢筋或旋转钢筋连接件时,现行的钢筋连接都无法解决这个难题。一种瓦片式钢筋连接件为此做出解决难题的方法,而且无需要事先将端头加工出钢筋螺纹和钢筋连接件做好,然后在现场旋转对接;且成本将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瓦片式钢筋连接件。该钢筋连接件的结构是一个圆套,圆套内孔的一端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圆套内孔的另一端同样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并且两牙纹加工长度为圆套总长之半,圆套加工完成后进行淬火,淬火后圆套沿圆柱面轴向按燕尾槽形线切割剖分为两件,这样淬火后圆套就成为两个对开瓦片。只需购买通用的手提压力器即可将瓦片在现场对钢筋进行压接。该技术至今未见文献报导过。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形轴侧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瓦片剖分轴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尽的描述。参照图I圆套(I)内孔的一端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1),圆套(I)内孔的另一端同样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2),并且两牙纹加工长度为圆套(I)总长之半,圆套(I)加工完成后进行淬火,淬火后圆套(I)沿圆柱面轴向按燕尾槽形线切割剖分为两件,这样淬火后圆套(I)就成为两个对开瓦片。只需购买通用的手提压力器即可将瓦片在现场对钢筋进行压接。最佳实施例参照图I瓦片式钢筋连接件是最佳实施示例。本实施方式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连接件,它是由一个圆套构成,圆套(I)内孔的一端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1),圆套(I)内孔的另一端同样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2) ,并且两牙纹加工长度为圆套(I)总长之半,圆套(I)加工完成后进行淬火,淬火后圆套(I)沿圆柱面轴向按燕尾槽形线切割剖分为两件,这样淬火后圆套(I)就成为两个对开的瓦片式钢筋连接件。全文摘要瓦片式钢筋连接件是一个圆套(1)的内孔的一端车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1),圆套(1)的内孔的另一端车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与(11)相同的牙纹(12)并且两牙纹车削长度为圆套(1)总长之半并经淬火后并沿圆柱面轴向按燕尾槽形线切割剖分为两件的外形,形成了两个瓦片式钢筋连接件。文档编号E04C5/18GK102912938SQ20121031399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榕生 申请人:王榕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连接件,它是由一个圆套构成,圆套(1)内孔的一端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1),圆套(1)内孔的另一端同样加工出由内径大向内径小锯齿形环形牙纹(12),并且两牙纹加工长度为圆套(1)总长之半,圆套(1)加工完成后进行淬火,淬火后圆套(1)沿圆柱面轴向按燕尾槽形线切割剖分为两件,这样淬火后圆套(1)就成为两个对开的瓦片式钢筋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榕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榕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