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专利>正文

减速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16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减速驱动轮,包括齿轮、内齿圈、定子、钢球、扒板、充气轮胎;齿轮装设在内齿圈内,齿轮与内齿圈的齿牙相啮合,构成减速结构。内齿圈的两侧设置有定子,定子外圆设有多个钢球,钢球支撑内齿圈,可以绕定子转动;内齿圈外设置有多个扒板或充气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齿轮啮合内齿圈减速,成为一个减速驱动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操作灵活,驱动力大,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地形的农田作业,是农业机械单轮减速驱动的理想换代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是农机的一个部件,具体的是用于农田作业的一种减速驱动轮。技术背景耕地、播种、运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高棵作物 的种植地,坡地、小地块、温室、苗圃、甘蔗地、凸凹地等大型农机具在此施 展不开无法工作。双轮小型农机具,虽然功能很多,但在坡地、甘蔗地和玉米 地中耕作业时,因农作物较高,双轮小型农机具无法工作。单轮小型农机具虽 然可以在坡地、甘蔗地、玉米地中耕作业。但也存在着缺点,比如整机重量轻 的,功率小,耕种困难。整机重量大的,操作又不灵活。还有一种机型将发动 机和减速安装在驱动轮内,实现单轮驱动,其缺点是驱动轮的结构设计不够完 善,发动机经过减速后,只有驱动扒轮轴旋转才能工作,并且制造也较为困难。 另一个问题是,因扒轮外圆有扒板,在公路上行走非常困难。因此农田作业的 机械有待完善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农业机械存在着大型的农机不适宜在温室、 苗圃等小面积地块耕作,小型的农机又不适宜在高棵作物的种植地、坡地等作 业,且现有的农机动力都是发动机,以燃油为主,燃油价高、污染环境、增加 农业成本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性能齐全、适用范围广的减速驱动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速驱动轮,包括主齿轮、内齿圈、定子、钢球;所述主齿轮装设在内齿圈中,主齿轮与内齿圈的齿牙相啮合,主齿轮转动以驱动内齿圈,构成减速驱动结构;在内齿圈的两侧分别装有定子,定子为圆形厚板状,内齿圈齿牙的两侧与 两个定子外圆周的内侧之间分别装设多个钢球,内齿圈通过多个钢球支撑或多 个轴承机构支撑在两侧定子的周边,两侧定子分别固定装设在农机架上,内齿圈可以绕定子转动。上述主齿轮装设在电机轴上,电机固定装设在定子上,电机通过导线与蓄 电池相连接,蓄电池固定装设在定子上;电机转动带动主齿轮转动,进而驱动 内齿圈旋转。上述内齿圈中设置一发动机,发动机固定装设在定子上,发动机输出轴上 装设一轮,发动机输出轴上的轮通过链条或皮带与传动轴上的轮连接,传动轴 上固定装设一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与内齿圈的齿牙相啮合,转动齿轮转动,进 而驱动内齿圈旋转,形成减速驱动结构。上述轴承机构包括两个轴承和支撑轴;两个轴承分别对称的装设在两侧定 子圆周部位的相对位置上,支撑轴装设在两个轴承之间,支撑轴上固定装设有 齿轮,齿轮与内齿圈的齿牙相啮合;多个轴承机构均匀布设在内齿圈的齿牙一 周。上述内齿圈外周可均匀设置有多个方形扒板或弧形扒板或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减速驱动轮是装在耕作机械上使用的一种新式减速驱动轮。 将减速驱动轮两侧的定子固定装设在机架上,内齿圈可通过两侧定子周边 的钢球支撑,或采用轴承机构支撑绕定子转动;内齿圈的外圆上设有扒板,因 此本专利技术在农田自如行走。当扒板更换为弧型扒板时,减速驱动轮仍能站立不 倒。当内齿圈的外圆为凹面形外圈时,可以在凹面中安装充气轮胎作为运输工 具。内齿圈转动的动力既可由蓄电池电源供给电机的,电机轴上的主齿轮与内 齿圈的齿牙相啮合,从而使内齿圈转动,行走;也可由发动机作为动力,发动 机输出轴上的轮通过链条或皮带带动传动轴上的轮,传动轴上装设的转动齿轮 转动,驱动内齿圈转动。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1、 由主齿轮驱动内齿圈的齿牙体现出了减速的功能。2、 蓄电池装设在内齿圈内,使本专利技术成为电动减速驱动轮。3、 本专利技术的外圆周既有扒板式,又有充气轮式。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第一可以省掉通常安装在机架上的发动机及变速箱,机架上省出的空间还可以按上座椅驾驶操作。第二能省出驱动轮内 一个空间,可以将发动机或电器设备轻松装入驱动轮 内。这样改进,车体不怕超重了,制造容易,操作起来也非常轻快。第三能利用单轮驱动的特点,可以原地旋转360度,可控制在任意角度驱 动,也省略倒挡设计。第四本专利技术不仅可在农田耕作,还可以在公路上行走。省去更换整个轮子 的麻烦。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功能多,操作灵活,驱动力大,效果好,适合各种地 形的农田耕作,是农业机械单轮驱动的理想换代产品。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外圆周为弧形扒板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外圆周为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内设发动机外圆周为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部分剖视/下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减速驱动轮包括主齿轮5、内齿圈2、定子13、钢球12;在内齿圈2内 装设有蓄电池1,并通过导线经开关K与电机3连接,电机3的轴上装设有主 齿轮5,主齿轮5与内齿圈2内的齿牙9啮合,内齿圈2的齿牙9的两侧与两侧 定子13的外圆周的内侧之间,装设有多个钢球12支撑内齿圈2,内齿圈2可以 绕定子13转动;内齿圈2的外圆周可以设置有方形扒板10或弧形扒板11或充 气轮胎15。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内齿圈2中设置一发动机8,发动机8固定装设在定子13,发动机8的输出轴上设有轮7,发动机8输出轴 的轮7通过皮带或链条与传动轴14上的轮6连接,轮6设置在传动轴14上, 传动轴14上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4,转动齿轮4与内齿圈2的齿牙9相啮合。 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内齿圈2的齿牙9 一周布设 有两个轴承机构,每个轴承机构具有两个轴承16,且分别对称的装设在两侧定 子13的圆周部位的相对位置上,支撑轴17装设在两个轴承16之间,支撑轴17 上固定装设有齿轮18,齿轮18与内齿圈2的齿牙9相啮合。两个轴承机构的两 个齿轮18与转动齿轮4 一起均匀布设在内齿圈2的齿牙9的一周,共同支撑内 齿圈2,使内齿圈2在定子13上旋转。轴承机构的支撑结构可代替钢球支撑。权利要求1. 减速驱动轮,包括主齿轮(5)、内齿圈(2)、定子(13);其特征在于主齿轮(5)设置在内齿圈(2)内,主齿轮(5)与内齿圈(2)的齿牙(9)相啮合,构成减速的结构;内齿圈(2)通过多个钢球(12)或多个轴承机构支撑,在定子(13)上旋转。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减速驱动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内齿圈(2)内, 设置一蓄电池(1)与电机(3)相连接,电机(3)轴上装设有主齿轮(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驱动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齿圈(2)内, 或安装发动机(8),发动机(8)输出轴上装设轮(7),轮(7)通过链条或皮 带连接传动轴(14)上的轮(6),传动轴(14)上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4), 转动齿轮(4)与内齿圈(2)的齿牙(9)相啮合,内齿圈(2)绕定子(13) 旋转。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驱动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内齿圈(2) 外周,设有方形扒板(10)或弧形扒板(11)或充气轮胎(15)。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减速驱动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轴承机构包括 支撑轴(17)和两个轴承(16);两个轴承(16)分别对称的装设在两侧定子(13) 圆周部位的相对位置上,支撑轴(17)装设在两个轴承(16)之间,支撑轴(17) 上固定装设有齿轮(18),齿轮(18)与内齿圈(2)的齿牙(9)相啮合;多个 轴承机构均勻布设在内齿圈(2)的齿牙(9) 一周。全文摘要减速驱动轮,包括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减速驱动轮,包括主齿轮(5)、内齿圈(2)、定子(13);其特征在于:主齿轮(5)设置在内齿圈(2)内,主齿轮(5)与内齿圈(2)的齿牙(9)相啮合,构成减速的结构;内齿圈(2)通过多个钢球(12)或多个轴承机构支撑,在定子(13)上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