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367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供暖均匀的同时耗电量较小,且温度可调。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包括:一或多个发热膜装置,其用于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内饰和/或车体内壁上为车内的多个区域供暖,并连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气系统;一或多个温度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发热膜装置的温度分别进行调节;其中,每个所述发热膜装置和所述车载电气系统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温度控制器。

A Heating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汽车取暖大多是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来实现的,而电动汽车取暖用发热管代替汽油车的暖风水箱,同样能够起到加热作用,但是加热管耗电较高。这无疑给电动车的电池系统增加了压力,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是有影响的。现有新能源电动汽车采暖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采用空气加热,用PTC加热器通过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系统直接给室内空气加热;2、采用水加热,用PTC加热器加热通往HVAC系统中暖风芯体的循环水,然后通过暖风芯体间接给室内空气加热。这两种采暖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这两种供暖方式都需要通过安装在仪表台下的HVAC系统进行送风来实现,车室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人体舒适感不佳;2、采暖时HVAC系统中的风机必须打开,消耗电量,车内噪声也会增加,不利于节能和人体舒适性;3、没能考虑与整车热管理系统联系起来利用其电机及电控器件工作所发出的热量,不利于节能。目前电动汽车采用的PTC元件一般功率为2-3kW,连续工作一个小时就要消耗掉2-3kWh的电能,造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完全替代现有的PTC供暖装置的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供暖均匀的同时耗电量较小,且温度可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包括:一或多个发热膜装置,其用于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内饰和/或车体内壁上为车内的多个区域供暖,并连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气系统;及一或多个温度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发热膜装置的温度分别进行调节;其中,每个所述发热膜装置和所述车载电气系统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温度控制器。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膜装置包括耐热保护膜、碳基油墨层及蓄热保温层,所述耐热保护膜至少为两层,所述碳基油墨层及所述蓄热保温层位于所述耐热保护膜之间,所述碳基油墨层通过印刷或涂覆形成在所述耐热保护膜或所述蓄热保温层上,所述蓄热保温层涂覆形成于所述碳基油墨层或所述耐热保护膜上。更优选地,耐热膜上设有孔。耐热保护膜将碳基油墨层封装,避免其与空气接触导致的氧化,也防止遇水短路等;碳基油墨层的两侧设置有耐热保护膜,提高了发热膜的安全性能,避免短路,并且具有可弯曲性。选用蓄热保温层,一方面,减缓了热传导;另一方面,使温度均匀,提高舒适度。具体地,所述发热膜装置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材料为碳基油墨、金属、碳纤维、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由碳基油墨形成的一或多层碳基油墨层。更优选地,所述碳基油墨层包括多个相互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碳基油墨条。优选地,所述碳基油墨层通过两个导电金属箔与所述电气系统相电连。更优选地,所述导电金属箔包括与所述碳基油墨层相接的银浆层及与所述银浆层相接的铜箔,所述铜箔与所述电气系统相电连。银导电性优良,设置银浆层可以分散电流密度,也可以确保铜箔和碳基油墨条之间的良好接触。优选地,所述耐热保护膜包括PET膜、PE膜、PVC膜、EVA膜、PI膜、FEP膜或云母片。优选地,所述发热膜装置还包括蓄热保温层。更优选地,所述蓄热保温层包括陶瓷材料层。由于碳基油墨层导热散热较快且发热不均匀,选用陶瓷材料层作为蓄热保温层,一方面,减缓了热传导;另一方面,使温度均匀,提高舒适度。优选地,所述发热膜装置还包括与其中一层耐热保护膜相接的反射层。更优选地,反射层为铝箔层。通过发射层将热量向特定方向反射。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采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热膜装置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电连。本技术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电动汽车的内饰和/或车体内壁上(例如:汽车座椅、地毯、顶棚、门板、副驾驶前方手套箱等)设置多个红外发热膜装置,耗电量较小,而且车内温度较均匀,人体感受体验较好;由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气系统供电,且红外发热膜装置集成在电动汽车内成为电动汽车的组成部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尤其是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影响较小;通过多个温度控制器分别对各红外发热膜装置进行独立控制,分别调节对应车内多个区域的红外发热膜装置的发热温度,使用灵活,个性化体验较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远红外发热膜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a为图2中的碳基油墨层在耐热保护膜上的分布示意图;图3b为另一种碳基油墨层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远红外发热膜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种远红外发热膜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车载电气系统;2-温度控制器;3-远红外发热膜装置;4-温度传感器;31-蓄热保温层;32-耐热保护膜;33-碳基油墨层;330-碳基油墨条;34-导电金属箔;341-银浆层;342-铜箔;35、反射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对方位的定义是根据本领域人员的惯常观察视角和为了叙述方便而定义的,不限定具体的方向。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集成在电动汽车内。参照图1所示,该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包括一或多个发热膜装置3及一或多个温度控制器2。所述发热膜装置3具体为远红外发热膜装置,本技术述及的“远红外发热膜装置”通电后能够快速升温,具有远红外功能,加热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远红外加热,图2-5则列举了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远红外发热膜装置。远红外发热膜装置3,其数量优选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内饰和/或车体内壁上,从为车内的多个区域供暖。例如,汽车座椅、地毯、顶棚、门板、副驾驶前方手套箱等中分别设有一或多个远红外发热膜装置3。发热膜装置2连接于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气系统1,由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气系统供电,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而且能够统筹电动汽车本身的续航用电量和采暖用电量,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影响较小。温度控制器2,其数量优选为多个,并和上述的远红外发热膜装置3一一对应地设置,用于对多个远红外发热膜装置3的发热温度分别进行独立调节,独立控制。每个所述远红外发热膜装置3分别与所述车载电气系统1相对应电连以由所述车载电气系统1驱动发热,而每个所述远红外发热膜装置3和所述车载电气系统1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温度控制器2。温度控制器2还具有过热保护功能。所述远红外发热膜装置3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材料为碳基油墨、金属、碳纤维、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由碳基油墨形成的一或多层碳基油墨层。碳基油墨层可以为连续的一层,也可以为由间隔的多个碳基油墨条组成。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远红外发热膜装置。参照图2所示,所述发热膜装置3由自下至上依次层叠的耐热保护膜32、碳基油墨层33、蓄热保温层31及耐热保护膜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或多个发热膜装置,其用于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内饰和/或车体内壁上为车内的多个区域供暖,并连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气系统;及一或多个温度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发热膜装置的温度分别进行调节;其中,每个所述发热膜装置和所述车载电气系统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温度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或多个发热膜装置,其用于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内饰和/或车体内壁上为车内的多个区域供暖,并连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气系统;及一或多个温度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发热膜装置的温度分别进行调节;其中,每个所述发热膜装置和所述车载电气系统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温度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装置包括耐热保护膜、碳基油墨层及蓄热保温层,所述耐热保护膜至少为两层,所述碳基油墨层及所述蓄热保温层位于所述耐热保护膜之间,所述碳基油墨层通过印刷或涂覆形成在所述耐热保护膜或所述蓄热保温层上,所述蓄热保温层涂覆形成于所述碳基油墨层或所述耐热保护膜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装置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材料为碳基油墨、金属、碳纤维、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由碳基油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春蔺洪振高春华郝永波雍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烯时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