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杰专利>正文

液压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75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前、后端盖,可在缸体中往复运动的带有双活塞杆的活塞,在活塞及活塞杆上分别开有径向通道和与之相通的轴向通道。在活塞杆与缸体之间装有溢流阀的阀芯、阀座。在缸体的另一端装有辅助活塞,辅助活塞与溢流阀之间装有用来调节溢流阀开启压力的调整装置,在两个活塞杆所在的活塞腔之间装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油缸、单向阀及溢流阀技术集为一体形成内部封闭的回路系统,其结构简单紧凑,可吸收较大的冲击力。广泛用于机床等机械中的减振系统中。(*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特别是一种液压缓冲器。在通常的机械减振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弹簧、橡胶死挡块或者刚性死挡块等减振,这些减振方法的缺点是作用力瞬间增大,所以产生一个很大的反作用力,当机械撞击这类死挡块时,会使整个机械系统产生冲击振动,甚至使机械产生故障或报废。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防止振动、能够吸收大冲击力、动作平稳的液压缓冲器。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方式完成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前端盖、后端盖,可在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为带有两个活塞杆的双面活塞,在活塞上设有径向通道,在活塞杆上有与径向通道相通的轴向通道。在活塞杆与缸体之间装有溢流阀的阀座,在活塞杆上装有与该阀座相配合的阀芯。在活塞相对的另一端的缸体之内,装有可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的辅助活塞。在辅助活塞与溢流阀的阀芯之间装有调整溢流阀开启压力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调整环,与调整环螺纹连接的调整螺母,以及装在溢流阀芯与调整螺母之间的弹簧,调整环可相对调整螺母转动。在其中一个活塞杆所在的活塞腔与另一个活塞杆所在的腔之间装有一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在活塞上所开设的轴向通道、与该轴向通道相通的开设在活塞圆周上的槽、以及装在该圆周槽内并可在该槽内轴向移动的密封环。本技术的缓冲器具有如下优点1、该缓冲器将油缸、单向阀及溢流阀集为一体形成内部封闭的回路系统,其结构简单紧凑。2、能够吸收大冲击,使机构动作平稳,不产生振动。本技术的其它细节和优点通过阅读下文并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可以更清楚明了。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缓冲器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2是图1中Ⅰ处放大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缓冲器原理图;图5、图6是将本技术缓冲器应用于机床中的示意图。参见图1-3,缓冲器45包括缸体38、前端盖4、后端盖43、可在缸体38内作往复运动的带有活塞杆(3、13)的活塞8。活塞8上伸出缸体38之外的活塞杆3的端部装有撞击头42,撞击头42用顶丝固定在活塞杆3上。前端盖4与缸体38及活塞杆3之间用密封圈2密封,并用卡圈1挡住前端盖4。在活塞8上开有径向通道5,一端与径向通道5连通、另一端延伸到活塞杆13端面上的轴向通道12。在缸体38与活塞杆13之间装有溢流阀的阀座16,阀座16通过弹簧卡圈15固定装配在缸体38上,并用密封圈14密封。在活塞杆13的端部装有与阀座16相配合的阀芯17,阀芯17可采用锥形阀芯,也可采用其它已知的阀芯。阀芯17与活塞杆13之间用密封圈18密封。在阀座16一侧端面,装有定位套46。在活塞8的相对端,在缸体38内装有可往复运动的辅助活塞31,辅助活塞杆39与辅助活塞31为一体,杆39可伸出缸体38之外。在辅助活塞杆39与缸体38之间装有后端盖43,后端盖43与缸体38静配合,并用卡簧35从外端卡住。在辅助活塞杆内孔中的螺塞34,芯杆32与辅助活塞杆39之间用密封圈33密封。辅助活塞31与缸体38之间用活塞环28密封。在辅助活塞杆腔37内,在辅助活塞31和后端盖43之间装有弹簧36。在辅助活塞的端面(图中辅助活塞的右侧),装有卡簧27。从图1中可清楚地看出,在辅助活塞31与溢流阀的阀芯17之间装有用来调整溢流阀开启压力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调整环26、与调整环螺纹连接的调整螺母24、以及装在溢流阀的阀芯17与调整螺母24之间的弹簧20。弹簧20装在定位套46之内,最好采用碟形弹簧。弹簧20和调整螺母24之间有垫片22。在缸体38上有一个定位凸台23,调整螺母的外周表面开有与该凸台23相配合的槽(图中未示),凸台23卡在相应的槽里,可限制螺母24相对缸体38转动。从图3可以看出,在缸体38的圆周面上,开有槽47,在调整环26上,在对应于该槽47的位置处开有若干个径向盲孔40,这样,在缸体38的外面,可用工具插入盲孔40中,来转动调整环26,使调整环推动调整螺母压紧或松开弹簧。调整环26与缸体38之间用密封圈25密封。弹簧20与溢流阀的阀芯17之间装有垫19。从图1中可以看出,缓冲器的内部油路是这样形成的,在调整环26上开有轴向孔30及腔29,腔29与弹簧20所在的腔21连通,这样,腔29、21通过轴向通道12、径向通道5始终与活塞杆3所在的腔9相通。参见图2,在活塞8上开有轴向通道10,在其圆周上开有槽44,通道10与槽44相通,在槽44中装有可在该槽中轴向移动的密封环6,活塞8与缸体38之间还有密封环7。通道10、槽44及密封环6组成了活塞杆13所在的腔11与活塞杆3所在的腔9之间的单向阀。参照图1及图4,本技术缓冲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外力通过撞击头撞击活塞杆时,活塞8向左移动,如图中虚线所表示的位置,活塞杆腔11中压力增大,活塞杆腔9压力减少,密封环6紧贴在槽44的右侧壁上,形成密封,使腔11和12隔开,也即图4的单向阀关闭,当腔11中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时,溢流阀产生一定的开口,油液从腔11向腔21泄露,同时,经过通道12、径向通道5流入腔9。在这个过程中,将冲击力逐渐转变为液体阻尼而消耗掉。冲击力可由溢流阀的开启而平稳地吸收。活塞杆的部分体积由辅助活塞向左运动得以补偿。缓冲力的大小可由缓冲器中部的调整环24调节。调整环24推动螺母26压紧或松开碟形弹簧20,使阀芯17单向开启及关闭的条件产生变化,即相当于溢流阀的作用,从而使各种冲击力均能得到平稳停止的要求。当冲击力消失,物体移去后,回位弹簧36的作用使辅助活塞31向右移动,腔29中压力升高,关闭阀芯17,油液经过腔21、通道12、径向通道5、槽44、轴向通道10流入腔11中,活塞8、辅助活塞31回位。尾部所设的辅助活塞31的结构有利用给内部封闭的油路系统加油,不需要用专门的工具,加油时,将螺塞37拧下,芯杆32尾部有一孔(图中未示),可用工具将芯杆取出,使用普通油壶即可加油。不需用专门的油枪,因此,也节省了费用。图5、6表示将缓冲器应用到机床中的缓冲系统示意图。图5中V表示机床托板运动方向,当它撞击缓冲器后其速度变为零,如图6所示。此时,并不产生反弹力。因此,本技术的缓冲器可广泛用于机床等机械领域,特别用在冲击力比较大的减振系统中,它能够很好地吸收冲击力,被控制机构不产生回弹、振动。因此,不会损坏机器。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38)、前端盖(4)、后端盖(43)、可在缸体(38)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为带有活塞杆(10)及活塞杆(3)的双面杆活塞(8),在活塞(8)上设有径向通道(5),在活塞杆(13)上有与径向通道(5)相通的轴向通道(12),在活塞杆(13)与缸体(38)之间装有溢流阀的阀座(16),在活塞杆(15)上装有与溢流阀的阀座(16)相配合的阀芯(17),在活塞(8)相对的另一端的缸体(38)之内,装有可在缸体(38)内作往复运动的辅助活塞(31),在辅助活塞(31)与后端盖(43)之间装有弹簧(36),在辅助活塞(31)与溢流阀的阀芯(17)之间装有用来调整溢流阀开启压力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调整环(26)、与调整环(26)螺纹连接的调整螺母(24),以及装在溢流阀芯(17)与调整螺母之间的弹簧(20),在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38)、前端盖(4)、后端盖(43)、可在缸体(38)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为带有活塞杆(10)及活塞杆(3)的双面杆活塞(8),在活塞(8)上设有径向通道(5),在活塞杆(13)上有与径向通道(5)相通的轴向通道(12),在活塞杆(13)与缸体(38)之间装有溢流阀的阀座(16),在活塞杆(15)上装有与溢流阀的阀座(16)相配合的阀芯(17),在活塞(8)相对的另一端的缸体(38)之内,装有可在缸体(38)内作往复运动的辅助活塞(31),在辅助活塞(31)与后端盖(43)之间装有弹簧(36),在辅助活塞(31)与溢流阀的阀芯(17)之间装有用来调整溢流阀开启压力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调整环(26)、与调整环(26)螺纹连接的调整螺母(24),以及装在溢流阀芯(17)与调整螺母之间的弹簧(20),在活塞杆(13)所在的活塞腔(11)与活塞杆(3)所在的活塞腔(9)之间装有一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包括。活塞(8)上的轴向通道(10)、与该轴向通道相通的开设在活塞(8)上的圆周槽(44)、以及装在圆周槽(44)内并可在该槽内轴向移动的密封环(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