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玲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28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由上导磁体、下导磁体、导磁体挡板、电磁螺线管、活塞杆组成。活塞杆分别从上导磁体、导磁体挡板和下导磁体的中央通道中穿过,在活塞杆穿过部分的头部套有隔磁套,同时在上导磁体、导磁体挡板、下导磁体和电磁螺线管间设有两个隔磁套,位于活塞杆头部的隔磁紧固件通过活塞杆将上导磁体、导磁体挡板、下导磁体、电磁螺线管和两个隔磁套紧固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阻尼器,尤其是电磁流变流体阻尼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电磁流变流体应用器件均采用电磁流变流体由电磁螺线管外围流过的外式结构,从而没有广泛采用电磁流变流体由电磁螺线管内腔流过的内式结构。应用实践中发现,采用外式结构时难于处理活塞的导向问题,偏载时使活塞杆导向套和密封件处于悬臂梁受力状态而提前磨损失效,为了克服该问题,不得不在活塞的一端附加导向活塞,从而减轻导向套和密封件处的受力状况;同时采用外式结构时没有能有效利用电磁螺线管内腔的聚磁作用,从而不利于节能,因为在同等电流强度时,通电螺线管内腔的磁力线最密集,磁场最强;另外为了克服电磁流变流体对于电磁螺线管的抛光作用,往往需要在其外围附加隔磁金属保护套;其次采用外式结构时,电磁螺线管的漏磁严重,从而必须在活塞的两端附加隔磁靴。采用内式结构能够完全克服外式结构引起的一切问题,但由于电磁螺线管内腔空间有限,导致内式结构的设计并非易事。同时,内式结构往往为杯式结构,活塞直径较小时杯式结构很难加工,从而难于大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内式结构的杯式结构在加工过程中的困难,适应大批量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该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为内式结构的非杯式结构,活塞杆从上导磁体、下导磁体和导磁体档板的中央穿过并将上导磁体、下导磁体和导磁体档板紧固连接定位,使用中将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装入导磁缸筒中即可,从而降低了加工和装配难度,适合于批量生产。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由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活塞杆(2)组成的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中,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活塞杆(2)分别为分体结构,活塞杆(2)分别穿过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并将所述各件紧固连接定位。详细结构关系如下导磁体挡板(20)位于上导磁体(8)与下导磁体(32)间,导磁体挡板(20)、上导磁体磁极部分(48)和下导磁体磁极部分(46)分别位于电磁螺线管(24)的内腔,电磁螺线管(24)位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所形成的环形空间中;在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和下导磁体(32)的中央分别设置有通道,活塞杆(2)一端分别从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和下导磁体(32)的中央通道中穿过,在活塞杆穿过部分的头部套有隔磁套(44),同时在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下导磁体(32)和电磁螺线管(24)间设有两个隔磁套(12、26),位于活塞杆头部的隔磁紧固件(42)通过活塞杆(2)将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下导磁体(32)、电磁螺线管(24)和两个隔磁套(12、26)紧固连接;上导磁体上设置了流道(6);上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20)侧面平行的磁极部分(48),在导磁体挡板(20)侧面与其平行的磁极部分(48)间形成了环形磁隙流道(16),同时上导磁体磁极部分(48)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隔磁套(12)的环形槽;下导磁体(32)上设置了流道(36);下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20)侧面平行的磁极部分(46),在导磁体挡板(20)侧面与其平行的磁极部分(46)间形成了另一环形磁隙流道(22),同时下导磁体磁极部分(46)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隔磁套(26)的环形槽;在下导磁体(32)的一端与电磁螺线管(24)的腔体之间打有一个将电磁螺线管引线(38)引出的引线通道(34),位于两个隔磁套(12、26)内上导磁体磁极部分(48)与下导磁体磁极部分(46)间的导磁体挡板(20)通过两个隔磁套(12、26)紧固连接定位,同时在导磁体挡板(20)上设置了让活塞杆头部穿过并将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的磁隙流道(16、22)隔断的间隙密封;在导磁体挡板(20)上设置了将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的磁隙流道(16、22)连通的流道(18),该流道位于导磁体挡板(20)的周向,其轴线不平行于导磁体挡板(20)的侧面;所述两个隔磁套(12、26)充当电磁螺线管(24)的骨架并位于上导磁体(8)与下导磁体(32)所形成的环形腔体中;两个隔磁套(12、26)、两个密封件(10、30)将电磁螺线管(24)与磁流变流体相隔离;同时两个隔磁套(12、26)还将电磁螺线管(24)与导磁体挡板(20)隔磁;两个隔磁套(12、26)将导磁体挡板(20)分别与上导磁体(8)和下导磁体(32)隔磁;隔磁套(44)外壁与上导磁体的磁极部分(48)内孔圆表面间形成又一环形流道(14);隔磁套(44)外壁与下导磁体的磁极部分(46)内空圆表面间形成又一环形流道(28)。所述的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在所述活塞杆中沿轴线方向上开有引线孔(4),在引线孔(4)中紧固有引线端子(40),以保证引线、密封和绝缘要求。所述的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各流道(6、14、16、18、22、28、36)间彼此按顺序相互串联连通,该串联通道是电磁流变流体流动的主要通道。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电磁螺线管采用外式绕制,因而比较简单、成本低;(二)采用结构设计和必要的密封件,使电磁螺线管与电磁流变流体分离,避免了电磁流变流体对于电磁螺线管导线的抛光作用;(三)电磁螺线管与电磁流变流体分离,从而避免了电磁螺线管处于电磁流变流体交变压力场之中,易于处理电磁螺线管的通电与对于小于140个大气压的中高压电磁流变流体的密封、防漏问题;(四)电磁螺线管内腔内壁设置有隔磁套,使漏磁减少; (五)活塞杆和构成活塞部分的元器件为分立式迭加式连接,尤其是导磁体为非杯式结构,从而降低了加工和组装成本,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六)本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结构中,由于采用了集流—分流式结构,从而使处理电磁螺线管内腔的导磁体挡板的定位、设置流体通道和隔磁更加简单和容易;(七)综合以上优点,使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的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强、使用寿命延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在由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活塞杆(2)组成的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中,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活塞杆(2)分别为分体结构,活塞杆(2)分别穿过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并将所述各件紧固连接定位。详细结构关系如下导磁体挡板(20)位于上导磁体(8)与下导磁体(32)间,导磁体挡板(20)、上导磁体磁极部分(48)和下导磁体磁极部分(46)分别位于电磁螺线管(24)的内腔,电磁螺线管(24)位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所形成的环形空间中;在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和下导磁体(32)的中央分别设置有通道,活塞杆(2)一端分别从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和下导磁体(32)的中央通道中穿过,在活塞杆穿过部分的头部套有隔磁套(44),同时在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下导磁体(32)和电磁螺线管(24)间设有两个隔磁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流变流体活塞组件,由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活塞杆(2)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活塞杆(2)分别为分体结构;活塞杆(2)分别穿过上导磁体(8)、下导磁体(32)、导磁体挡板(20)、电磁螺线管(24)并将所述各件紧固连接定位;导磁体挡板(20)位于上导磁体(8)与下导磁体(32)间,导磁体挡板(20)、上导磁体极部分(48)和下导磁体磁极部分(46)分别位于电磁螺线管(24)的内腔,电磁螺线管(24)位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所形成的环形空间中;在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和下导磁体(32)的中央分别设置有通道,活塞杆(2)一端分别从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和下导磁体(32)的中央通道中穿过,在活塞杆穿过部分的头部套有隔磁套(44),同时在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下导磁体(32)和电磁螺线管(24)间设有两个隔磁套(12、26),位于活塞杆头部的隔磁紧固件(42)通过活塞杆(2)将上导磁体(8)、导磁体挡板(20)、下导磁体(32)、电磁螺线管(24)和两个隔磁套(12、26)紧固连接;上导磁体上设置了流道(6);上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20)侧面平行的磁极部分(48),在导磁体挡板(20)侧面与其平行的磁极部分(48)间形成了环形磁隙流道(16),同时上导磁体磁极部分(48)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隔磁套(12)的环形槽;下导磁体(32)上设置了流道(36);下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20)侧面平行的磁极部分(46),在导磁体挡板(20)侧面与其平行的磁极部分(46)间形成了另一环形磁隙流道(22),同时下导磁体磁极部分(46)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隔磁套(26)的环形槽;在下导磁体(32)的一端与电磁螺线管(24)的腔体之间打有一个将电磁螺线管引线(38)引出的引线通道(34),位于两个隔磁套(12、26)内上导磁体磁极部分(48)与下导磁体磁极部分(46)间的导磁体挡板(20)通过两个隔磁套(12、26)紧固连接定位,同时在导磁体挡板(20)上设置了让活塞杆头部穿过并将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的磁隙流道(16、22)隔断的间隙密封;在导磁体挡板(20)上设置了将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的磁隙流道(16、22)连通的流体通道(18),该流道位于导磁体挡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玲
申请(专利权)人:邱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