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16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活塞杆、上液压腔、环形油腔、节流孔、油孔、活塞、缸体、下液压腔、下支座构成;缸体顶部安装液缸盖,缸体的内腔通过活塞分为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内设有液压油;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活塞,活塞上有环形油腔、油孔及节流孔,弹簧座固定于活塞杆上端,弹簧及油腔密封盖能在活塞杆上滑动,并通过油腔密封盖密封环形油腔。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简化了汽车操纵复杂性,减轻了驾驶员劳动强度;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拆装方便;主要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容易,成本低,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动、起步、换挡及停车时,都少不了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常有因离合器 踏板释放过快,使之结合不平稳,造成闯车甚至熄火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初学者更甚。 这样不仅加快了离合器磨擦片的磨损,造成传动系统的早损,而且驾乘感觉不良。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离合器平稳 结合的控制装置,以达到平稳起步,顺利升降档,减少机件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离 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活塞杆、上液压腔、环形油腔、节流孔、油孔、活塞、缸体、 下液压腔、下支座构成;缸体顶部安装液缸盖,缸体的内腔通过活塞分为上液压腔和下 液压腔,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内设有液压油;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活塞,活塞上有环形油 腔、油孔及节流孔,弹簧座固定于活塞杆上端,弹簧及油腔密封盖能在活塞杆上滑动, 并通过油腔密封盖密封环形油腔。所述的活塞上的环形油腔、油孔及节流孔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其中,环形油腔的直 径大于油孔的直径,所述的节流孔设在环形油腔的外侧,与油孔一直保持连通。所述的缸体内的液压油一般加至缸体上端75% 80%。所述的活塞与缸体的内腔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简化了汽车操纵复杂性,减轻了驾驶员劳动强度; 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拆装方便;主要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容易,成本低,易于推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上图中l.活塞杆;2. "0"型密封圈A; 3.液缸盖;4.密封垫;5.上液压腔;6. 弹簧座;7.弹簧;8.油腔密封盖;9.环形油腔;IO.节流孔;ll."O"型密封圈B; 12.油孔; 13.活塞;14.缸体;15.下液压腔;16.下支座。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l,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主要由活塞杆l、上液压腔5、环形油腔9、节流孔 10、油孔12、活塞13、缸体14、下液压腔15、下支座16等构成;缸体14内液压油加液量一般加至缸体14上端75%"-80%为宜,液缸盖3*安装在缸体14顶部,由"0" 型密封圈A与密封垫4密封,弹簧座6固定于活塞杆1上,弹簧7及油腔密封盖8能在 活塞杆1上滑动;活塞13固定于活塞杆1上,由"0"型密封圈Bll密封,其上有环形 油腔9、油孔12及节流孔10,油腔密封盖8与活塞13接触宽度a、 b—般取(1 2.5) mm, "0"型密封圈B (11)将上液压腔5与下液压腔15分隔,"0"型密封圈A (2)、 B (11)及弹簧7选用标准件,其余部件可选用塑料材料,耐油且不锈蚀,环形油腔9有 利于密封及加工节流孔10,油孔12的直径和数量根据活塞13的直径确定, 一般为(2 6)个孔,其直径为活塞13直径的1/6 1/10,节流孔10的直径和数量根据车型确定, 一般为(1 5)个,其直径为(0.8 3) mm,弹簧7弹力不宜过大,取离合器踏板杠杆 弹力的3% 7%,以免增大离合器踏板踩踏力。该装置活塞杆1与汽车离合器踏板杠杆连接,下端固定在车内底板上。当驾驶员踩 下离合器踏板时,推动活塞杆1下行,活塞13随之下行,下液压腔15内液压油经油孔 12、环形油腔9顶开油腔密封盖8进入上液压腔5,节流孔10亦有回流,环形油腔9及 油孔12面积大,阻力小,踏板可顺利下行。当松开离合器踏板时,活塞杆1、活塞13 在离合器踏板杠杆的带动下上行,油腔密封盖8在弹簧7和上腔液压油的作用下,封闭 环形油腔9,仅有节流孔10少量回油起节流作用,活塞杆l缓慢上升,从而使离合器平 顺结合,如此完成一个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活塞杆(1)、上液压腔(5)、环形油腔(9)、节流孔(10)、油孔(12)、活塞(13)、缸体(14)、下液压腔(15)、下支座(16)构成;缸体(14)顶部安装液缸盖(3),缸体(14)的内腔通过活塞(13)分为上液压腔(5)和下液压腔(15),上液压腔(5)和下液压腔(15)内设有液压油;活塞杆(1)的下端固定活塞(13),活塞上有环形油腔(9)、油孔(12)及节流孔(10),弹簧座(6)固定于活塞杆(1)上端,弹簧(7)及油腔密封盖(8)能在活塞杆(1)上滑动,并通过油腔密封盖(8)密封环形油腔(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上的环形油 腔(9)、油孔(12)及节流孔(10)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其中,环形油腔(9)的直径大 于油孔(12)的直径,所述的节流孔(10)设在环形油腔(9)的外侧,与油孔(12) — 直保持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缸体(14)内的 液压油一般加至缸体(14)上端75% 80%。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13)与缸 体(14)的内腔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B (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活塞杆、上液压腔、环形油腔、节流孔、油孔、活塞、缸体、下液压腔、下支座构成;缸体顶部安装液缸盖,缸体的内腔通过活塞分为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内设有液压油;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活塞,活塞上有环形油腔、油孔及节流孔,弹簧座固定于活塞杆上端,弹簧及油腔密封盖能在活塞杆上滑动,并通过油腔密封盖密封环形油腔。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简化了汽车操纵复杂性,减轻了驾驶员劳动强度;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拆装方便;主要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容易,成本低,易于推广。文档编号F16F9/19GK201129393SQ20072015779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传忠, 脉 曹, 涛 盖, 艾光富, 黄梅玲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钻前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平稳结合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活塞杆(1)、上液压腔(5)、环形油腔(9)、节流孔(10)、油孔(12)、活塞(13)、缸体(14)、下液压腔(15)、下支座(16)构成;缸体(14)顶部安装液缸盖(3),缸体(14)的内腔通过活塞(13)分为上液压腔(5)和下液压腔(15),上液压腔(5)和下液压腔(15)内设有液压油;活塞杆(1)的下端固定活塞(13),活塞上有环形油腔(9)、油孔(12)及节流孔(10),弹簧座(6)固定于活塞杆(1)上端,弹簧(7)及油腔密封盖(8)能在活塞杆(1)上滑动,并通过油腔密封盖(8)密封环形油腔(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梅玲艾光富张传忠盖涛曹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钻前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