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东茂专利>正文

内置阻尼单元的避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16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阻尼单元的避震器,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固设在该底座上的罩筒单元、一个固定在该罩筒单元上的顶持台体、一个设置在该底座内的阻尼单元及一个安装在该罩筒单元上的气嘴。该底座与罩筒单元间产生一个容气空间,该阻尼单元具有装盛在底座一个内筒件中的阻尼油、一支固设在该罩筒单元上的接杆及一个沉设在该阻尼油中且安装在该接杆上的阻尼件。利用该容气空间及阻尼单元的设置可达到吸震及缓冲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承载物底部的内置阻尼 单元的避簾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安装在承载物底部的避震器,包括一个底座1、 一个罩设在该底座1上的罩筒单元2、 一个罩设在该罩筒单元2外部的护盖3、 一个固设在 该罩筒单元2上方的顶持台体4、多数支锁固该底座1及护盖3的螺丝5及一个设 置在 座1与该罩筒单元2间的缓冲装置6。该罩筒单元2是以^材质制成且 呈单向开放的中空筒状,且以一体成型方式在呈环圈状的一个边墙201顶部设有呈 封闭状的一个顶盘202,而边墙201底部衔M沿径向朝外延伸的一个凸缘203,且 由该边墙201、顶盘202与iM座1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容气空间7,该边墙201上安 装有一个气嘴204。该护盖3是制成中空筒状,并具有一个设于底部且可压制在该 凸缘203上的压环301,该压环301近外侧周缘处设有多数个螺孔302,可供所述螺 丝5穿过底座1后锁入定位。该顶持台体4底面中央向下凸设有呈柱状的-一支结合 件401,该结合件401顶部设有一个供承载物(机器的机架)锁固定位的螺孔402。 该缓冲装置6具有一个固设在 座1上且设置在该罩筒单元2内部的壳体601 、 安装在该壳体601中的阻尼液体602及一个活塞603,该壳体601是在一个筒部604 顶部固设有一个盖体605,该盖体605上预留一个注油孔605',以使定量的阻尼液 体602可注入筒部604中,该活塞603顶面凸设有一个可穿过该盖体605且与该结 合件401锁接的柱杆606,该活塞603上又设有多数个逆止阀607及多数个回流 L 608,所述逆止阀607各具有一个导孔607'及一个珠体607"。当顶持台体4承受震动力,且震动力经由罩筒单元2传递至该缓冲装置6时, 利用容气空间7中充气可产生吸震作用,利用该活塞603与阻尼液体602所产生的 阻尼、缓冲效果,可达到吸收震能、抑制震幅的目的。虽然,这种避簾器可达到预期的避震目的,但是仍然具有下列缺失一、该缓冲装置6的活塞603为了达到节流、缓冲效果,必须设置逆止阀607 及回流孔608,该缓冲装置6的制造组配较为麻烦。再者,这种缓,置6的P且尼 大小调整不容易,必须在尚未组配以前,在该活塞603上钻设不同数量的回流孔608。二、 该缓冲装置6的活塞^A该筒部604中后,必须利用焊接将该盖体605固 设在该筒部604上,且由该注油孔605'中注入阻尼液体602后,再将预先组配完成 的罩筒单元2与顶持台体40相对于该底座1及该缓冲装置6产生旋转,使得该结合 件401底部与该柱杆606螺接,整体的零件数量多,组配也较不容易。三、 由于该顶持台体4与该护盖3顶部间必须预留间隙,以致于当避震器所承 载的机器漏油,油液若沿着该顶持台体4周缘向下延流会污染该罩筒单元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利用简单构件就可产生吸簾及缓冲效果的内置 阻尼单元的避震器。本技术内置阻尼单元的避震器,是安装在一个承载物底部,并包括一个底 座、 一个固设在该底座上的罩筒单元、 一个固定在该罩筒单元上的顶持台体、 一个 设置在该罩筒单元与 座间的阻尼单元及一个安^^在该罩筒单元上的气嘴。座具有一个底板、 一个固设在该底板上的内筒件及一个围设在该内筒件外部且固设 在iM板上的外环件,该内筒件具有一个容纳空间,该外环件呈环圈状。该罩筒单 元具有一个以,材质制成单向开放状的本体,该本体具有一个承置该承载物的顶 盘部、 一个由该顶盘部周缘向下延伸的边墙部及一个由该边墙部底缘朝外延伸的凸 缘部,该顶盘部、边墙部及繊板互相配合界定出一^h^闭的容气空间,该容气空 间位在该内筒件的周围及上方,且该凸缘部受该外环件压制呈气密地固定在该底板 上。该顶持台体具有一个固定在该罩筒单元的顶盘部上的顶板。该阻尼单元具有装 盛在该容纳空间中的阻尼油、 一支固设在顶持台体且穿过该顶盘部的接杆及一个安 装在该接杆上且沉设在该阻尼油中的阻尼件。该气嘴是安装在该罩筒单元的边墙部 上,且对该容气空间充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顶持台体及罩筒单元承受该承^/运转产生震 动时,利用该容气空间及阻尼单元的设置,可达到吸震及缓冲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避震器的组合剖面图2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一个承载物产生震动或 尚未充气的状态;图4是沿图2中的直线IV—IV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内置阻尼单元的避震器较佳实施例,是可安装在一个 承载物100下方,并包括一个底座IO、 一个固设在繊座10上的罩筒单元20、 一 个固定在该罩筒单元20上的顶持台体30、 一个设置在该罩筒单元20与该底座10 间的P且尼单元40及一个安装在该罩筒单元20上的气嘴50。繊座10是以金属材质制成,并具有一个底板11、 一个固设在繊板11上的 内筒件12、 一个围设在该内筒件12外部且焊固在iM板11上的外环件13及一个 设置在该外环件13内侧的挡环14。该内筒件12具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容纳空间121, 该外环件13呈环圈状,并具有一个对应该挡环14的内环面131及一个由该内环面 131凹设且相邻于iM板11的卡槽132,该卡槽132具有一^HP近于该内环面131 的窄口部132'及一个位在该窄口部132'内侧且呈扩大状的宽阔部132"。该罩筒单元20具有一个以^材质一体成型制成单向开放状的本体21、 一个 固设在该本体21内部的限位板22,该本体21具有一个承置该承载物100的顶盘部 211 、一个由该顶盘部211周缘向下延伸的边墙部212及一个由该边墙部212底缘沿 径向朝外延伸的凸缘部213,该顶盘部211、边墙部212及皿板11互相配合界定 出一,闭的容气空间60,该容气空间60位在该内筒件12的周围及上方,且该凸 缘部213具有一个对应该窄口部132'的颈部位213'及一个对应该宽阔部132"且连结 在该颈部位213'夕刚的阔径部213",利用该凸缘部213嵌扣在该外环件13的卡槽 132中,促使该凸缘部213受该外环件13压制呈气密地固定在,板11上,且使 该挡环14 ^ih在该边墙部212内侧面。该P艮位板22是定位在该顶盘部211的底面。该顶持台体30具有一个固定在该顶盘部211上的顶板31及一个以多数支螺丝 33固设在该顶板31底部且围设在该边墙部212外部的框罩件32。且为了方便于对 该外环件13进行焊接,是将该框罩件32制成一个U型板片321及一个封闭在该U 型板片321开口端的平直板片322 (见图4),对应该平直板片322的U型板片321侧壁上设有一个呈上下延伸的长孔323。该阻尼单元40具有装盛在该容纳空间121中的阻尼油41、 一支接杆42及一个 安装在该接杆42上且沉设在该阻尼油41中的阻尼件43。该接杆42呈阶级螺杆状, 并具有一个穿过该顶盘部211且与该顶板31固接的大径部421、 一个衔接在该大径 部421下方的小径部422及一个介于该大、小径部421、 422间的肩部423,该限位 板22是利用一个第一螺帽424锁固在该大径部421上,该阻尼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阻尼单元的避震器,是安装在一个承载物底部,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固设在该底座上的罩筒单元、一个固定在该罩筒单元上的顶持台体、一个设置在该底座内的阻尼单元及一个安装在该罩筒单元上的气嘴;其特征在于:    该底座,具有一个底板、一个固设在该底板上的内筒件及一个围设在该内筒件外部且固设在该底板上的外环件,该内筒件具有一个容纳空间,该外环件呈环圈状;    该罩筒单元,具有一个以橡胶材质制成单向开放状的本体,该本体具有一个承置该承载物的顶盘部、一个由该顶盘部周缘向下延伸的边墙部及一个由该边墙部底缘朝外延伸的凸缘部,该顶盘部、边墙部及该底板互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封闭的容气空间,该容气空间位在该内筒件的周围及上方,且该凸缘部受该外环件压制呈气密地固定在该底板上;    该顶持台体,具有一个固定在该顶盘部上的顶板;    该阻尼单元,具有装盛在该容纳空间中的阻尼油、一支固设在顶持台体且穿过该顶盘部的接杆及一个安装在该接杆上且沉设在该阻尼油中的阻尼件;及    该气嘴,是安装在该罩筒单元的边墙部上,且对该容气空间充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茂
申请(专利权)人:陈东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