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2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浇口套、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顶杆、扁顶针、模脚、支撑柱、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下模板,上模板、浇口套、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模脚、支撑柱和下模板从上到下顺序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采用两点进浇,且采用对称布置,同时在型腔周边增加了一周的排气槽,避免了排气不良现象,提高产品品质。

An Injection Mold for Medical Device Contro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对于医疗器械组装外观件,通常要求表面无熔接痕,无收缩,无排气不良等外观要求,这就要求对产品进浇点选择提出了很高要求,针对表面方孔多的产品,如果采用一点进浇,产品注射的末端极易产生熔接痕,收缩痕等外观缺陷。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采用两点进浇,且采用对称布置,同时在型腔周边增加了一周的排气槽,避免了排气不良现象,提高产品品质。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浇口套、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顶杆、扁顶针、模脚、支撑柱、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下模板,上模板、浇口套、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模脚、支撑柱和下模板从上到下顺序相接;母模板固定在上模板上,浇口套被压在上模板与母模板之间;母模仁镶嵌在母模板上;模脚沿下模板周边设置,公模板固定在模脚上,公模仁镶嵌在公模板上;支撑柱被压在公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合模时,母模仁和公模仁相互匹配形成注塑型腔,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位于模脚内、并且上下相接,下顶针板通过垃圾钉与下模板相接,顶杆和扁顶的底部设在上顶针板上,顶杆和扁顶的头部穿过公模板、公模仁,但不进入注塑型腔;母模板上设有浇口套,母模板和母模仁设有分流道,分流道一端与浇口套相通、另一端通过浇口与注塑型腔相通,及与分流道连接的主流道;下模板上设有通向下顶针板的顶棍孔,导柱设置在母模仁的四角,动模边固定螺钉连接固定下顶针板、模脚、公模板,定模边固定螺钉连接固定上模板、母模板,行程导柱两端分别与上顶针板、公模板连接,导柱槽设置在上模板四角内。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顶杆为扁顶杆,确保产品窄筋处能装设顶杆。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还包括斜嵌块,用于分别将母模仁、公模仁塞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采用两点进浇,且采用对称布置,同时在型腔周边增加了一周的排气槽,避免了排气不良现象,提高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的导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的立式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上模板、2-母模板、3-母模仁、4-公模仁、5-公模板、6-顶杆、7-扁顶针、8-模脚、9-浇口套、10-上顶针板、11-下顶针板、12-下模板、13-主流道、14-分流道、15-支撑柱、16-垃圾钉、17-斜嵌块、18-顶棍孔、19-导柱槽、20-导柱、21-动模边固定螺钉、22-定模边固定螺钉、23-注塑型腔、24-行程导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1、浇口套9、母模板2、母模仁3、公模仁4、公模板5、顶杆6、扁顶针7、模脚8、支撑柱15、上顶针板10、下顶针板11和下模板12,上模板1、浇口套9、母模板2、母模仁3、公模仁4、公模板5、模脚8、支撑柱15和下模板12从上到下顺序相接;母模板2固定在上模板1上,浇口套9被压在上模板1与母模板2之间;母模仁3镶嵌在母模板2上;模脚8沿下模板12周边设置,公模板5固定在模脚上,公模仁4镶嵌在公模板5上;支撑柱15被压在公模板5和下模板12之间;合模时,母模仁3和公模仁4相互匹配形成注塑型腔23,上顶针板10和下顶针板11位于模脚内、并且上下相接,下顶针板12通过垃圾钉16与下模板12相接,顶杆6和扁顶针7的底部设在上顶针板10上,顶杆6和扁顶针7的头部穿过公模板5、公模仁4,但不进入注塑型腔23;母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9,母模板2和母模仁3设有分流道14,分流道14一端与浇口套9相通、另一端通过浇口与注塑型腔23相通,及与分流道14连接的主流道13;下模板12上设有通向下顶针板11的顶棍孔18,导柱20设置在母模仁3的四角,动模边固定螺钉21连接固定下顶针板11、模脚8、公模板5,定模边固定螺钉22连接固定上模板1、母模板2,行程导柱24两端分别与上顶针板10、公模板5连接,导柱槽19设置在上模板1四角内。本结构的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所述顶杆6为扁顶杆,确保产品窄筋处能装设顶杆6;所述斜嵌块17,用于分别将母模仁3、公模仁4塞紧。本结构的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其设计结构合理,采用两点进浇,且采用对称布置,同时在型腔周边增加了一周的排气槽,避免了排气不良现象,提高产品品质。本结构的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一方面其设计结构合理,采用两点进浇,且采用对称布置,同时在型腔周边增加了一周的排气槽,避免了排气不良现象,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本结构所制备的产品面板外形达到了长*宽=455mm*336mm,所以公模仁、母模仁外形比较大,而为了便于加工安装方便、以及后续的维护便利,在公模仁、母模仁周边采用了定位斜嵌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浇口套(9)、母模板(2)、母模仁(3)、公模仁(4)、公模板(5)、顶杆(6)、扁顶针(7)、模脚(8)、支撑柱(15)、上顶针板(10)、下顶针板(11)和下模板(12),上模板(1)、浇口套(9)、母模板(2)、母模仁(3)、公模仁(4)、公模板(5)、模脚(8)、支撑柱(15)和下模板(12)从上到下顺序相接;母模板(2)固定在上模板(1)上,浇口套(9)被压在上模板(1)与母模板(2)之间;母模仁(3)镶嵌在母模板(2)上;模脚(8)沿下模板(12)周边设置,公模板(5)固定在模脚上,公模仁(4)镶嵌在公模板(5)上;支撑柱(15)被压在公模板(5)和下模板(12)之间;合模时,母模仁(3)和公模仁(4)相互匹配形成注塑型腔(23),上顶针板(10)和下顶针板(11)位于模脚内、并且上下相接,下顶针板通过垃圾钉(16)与下模板(12)相接,顶杆(6)和扁顶针(7)的底部设在上顶针板(10)上,顶杆(6)和扁顶针(7)的头部穿过公模板(5)、公模仁(4),但不进入注塑型腔(23);母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9),母模板(2)和母模仁(3)设有分流道(14),分流道(14)一端与浇口套(9)相通、另一端通过浇口与注塑型腔(23)相通,及与分流道(14)连接的主流道(13);下模板(12)上设有通向下顶针板(11)的顶棍孔(18),导柱(20)设置在母模仁(3)的四角,动模边固定螺钉(21)连接固定下顶针板(11)、模脚(8)、公模板(5),定模边固定螺钉(22)连接固定上模板(1)、母模板(2),行程导柱(24)两端分别与上顶针板(10)、公模板(5)连接,导柱槽(19)设置在上模板(1)四角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控制面板制备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浇口套(9)、母模板(2)、母模仁(3)、公模仁(4)、公模板(5)、顶杆(6)、扁顶针(7)、模脚(8)、支撑柱(15)、上顶针板(10)、下顶针板(11)和下模板(12),上模板(1)、浇口套(9)、母模板(2)、母模仁(3)、公模仁(4)、公模板(5)、模脚(8)、支撑柱(15)和下模板(12)从上到下顺序相接;母模板(2)固定在上模板(1)上,浇口套(9)被压在上模板(1)与母模板(2)之间;母模仁(3)镶嵌在母模板(2)上;模脚(8)沿下模板(12)周边设置,公模板(5)固定在模脚上,公模仁(4)镶嵌在公模板(5)上;支撑柱(15)被压在公模板(5)和下模板(12)之间;合模时,母模仁(3)和公模仁(4)相互匹配形成注塑型腔(23),上顶针板(10)和下顶针板(11)位于模脚内、并且上下相接,下顶针板通过垃圾钉(16)与下模板(12)相接,顶杆(6)和扁顶针(7)的底部设在上顶针板(10)上,顶杆(6)和扁顶针(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金国付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