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02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塑料面板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由立式箱体组件,及与立式箱体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混合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塑料原料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混合搅拌作业,同时增加第一圆形中空壳、进水口、出水口、第二圆形中空壳和保温层,对内壳里的塑料原料进行保温,使得混合搅拌前或混合搅拌后无冷却凝固现象,提高混合搅拌质量,不影响下一工序注塑成型面板的品质,且便于检修、维护、防爆性能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塑料面板应用
,具体涉及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如用于家电、医疗器械等场合的塑料面板,其在通过注塑模具成型制备前,需要通过混合设备将多种混合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以满足下一工序注塑模具的使用要求。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塑料原料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混合搅拌作业,同时增加第一圆形中空壳、进水口、出水口、第二圆形中空壳和保温层,对内壳里的塑料原料进行保温,使得混合搅拌前或混合搅拌后无冷却凝固现象,提高混合搅拌质量,不影响下一工序注塑成型面板的品质。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由立式箱体组件,及与立式箱体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混合组件组成;所述立式箱体组件,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及均匀设置在底板一面的若干个竖支撑板,及分别与若干个竖支撑板一端连接的竖外壳,及设置在竖外壳内的内壳,及两端分别与竖外壳、若干个竖支撑板连接的若干个辅助支撑板,及设置在内壳上部且凸出竖外壳的进料口,及设置在内壳底部的出料口,及设置在出料口上的阀门;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竖外壳顶部端面的电机支撑架,及通过定位螺栓安装在电机支撑架上的电机,及通过减速箱定位板安装在电机支撑架上的减速箱,及设置在竖外壳顶部端面且位于减速箱下方的轴承安装块,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一面内的轴承安装凹槽,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凹槽内的轴承,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另一面内且与轴承安装凹槽相配合使用的混合轴通孔,及一端贯穿混合轴通孔、轴承与减速箱连接、另一端位于内壳内的混合轴,及设置在混合轴内的条形凹槽,及设置在混合轴内且与条形凹槽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固定螺栓螺纹孔,及通过混合板座竖通孔、混合板座螺纹孔、混合板座定位螺栓、锁紧螺母、条形凹槽、若干个固定螺栓螺纹孔固定在混合轴上的若干个圆形混合板座,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圆形混合板座外壁的若干个混合板。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内壳外壁且位于竖外壳内的第一圆形中空壳,及设置在第一圆形中空壳上的进水口、出水口,且进水口、出水口的一端分别贯穿竖外壳。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竖外壳内的第二圆形中空壳,及填充在第二圆形中空壳内的保温层,其中,第二圆形中空壳设置为敞开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塑料原料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混合搅拌作业,同时增加第一圆形中空壳、进水口、出水口、第二圆形中空壳和保温层,对内壳里的塑料原料进行保温,使得混合搅拌前或混合搅拌后无冷却凝固现象,提高混合搅拌质量,不影响下一工序注塑成型面板的品质,且便于检修、维护、防爆性能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的圆形混合板座、混合板座竖通孔、混合板座螺纹孔、若干个混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的竖外壳、圆形中空壳、内壳、进水口、出水口、进料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的圆形中空壳、保温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由立式箱体组件,及与立式箱体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混合组件组成;所述立式箱体组件,包括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1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2,及均匀设置在底板1一面的若干个竖支撑板3,及分别与若干个竖支撑板3一端连接的竖外壳5,及设置在竖外壳5内的内壳27,及两端分别与竖外壳5、若干个竖支撑板3连接的若干个辅助支撑板4,及设置在内壳27上部且凸出竖外壳5的进料口25,及设置在内壳27底部的出料口6,及设置在出料口6上的阀门7;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竖外壳5顶部端面的电机支撑架8,及通过定位螺栓10安装在电机支撑架8上的电机9,及通过减速箱定位板11安装在电机支撑架8上的减速箱12,及设置在竖外壳5顶部端面且位于减速箱12下方的轴承安装块13,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13一面内的轴承安装凹槽14,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凹槽14内的轴承15,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13另一面内且与轴承安装凹槽14相配合使用的混合轴通孔16,及一端贯穿混合轴通孔16、轴承15与减速箱12连接、另一端位于内壳27内的混合轴17,及设置在混合轴17内的条形凹槽26,及设置在混合轴17内且与条形凹槽26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固定螺栓螺纹孔18,及通过混合板座竖通孔20、混合板座螺纹孔21、混合板座定位螺栓23、锁紧螺母24、条形凹槽26、若干个固定螺栓螺纹孔18固定在混合轴17上的若干个圆形混合板座19,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圆形混合板座19外壁的若干个混合板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内壳27外壁且位于竖外壳5内的第一圆形中空壳28,及设置在第一圆形中空壳28上的进水口29、出水口30,且进水口29、出水口30的一端分别贯穿竖外壳5;及所述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竖外壳5内的第二圆形中空壳31,及填充在第二圆形中空壳31内的保温层32,其中,第二圆形中空壳31设置为敞开式结构。本结构的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一方面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塑料原料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混合搅拌作业,另一方面增加第一圆形中空壳、进水口、出水口、第二圆形中空壳和保温层,对内壳里的塑料原料进行保温,使得混合搅拌前或混合搅拌后无冷却凝固现象,提高混合搅拌质量,不影响下一工序注塑成型面板的品质,同时便于检修、维护、防爆性能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式箱体组件,及与立式箱体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混合组件组成;所述立式箱体组件,包括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1)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2),及均匀设置在底板(1)一面的若干个竖支撑板(3),及分别与若干个竖支撑板(3)一端连接的竖外壳(5),及设置在竖外壳(5)内的内壳(27),及两端分别与竖外壳(5)、若干个竖支撑板(3)连接的若干个辅助支撑板(4),及设置在内壳(27)上部且凸出竖外壳(5)的进料口(25),及设置在内壳(27)底部的出料口(6),及设置在出料口(6)上的阀门(7);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竖外壳(5)顶部端面的电机支撑架(8),及通过定位螺栓(10)安装在电机支撑架(8)上的电机(9),及通过减速箱定位板(11)安装在电机支撑架(8)上的减速箱(12),及设置在竖外壳(5)顶部端面且位于减速箱(12)下方的轴承安装块(13),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13)一面内的轴承安装凹槽(14),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凹槽(14)内的轴承(15),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13)另一面内且与轴承安装凹槽(14)相配合使用的混合轴通孔(16),及一端贯穿混合轴通孔(16)、轴承(15)与减速箱(12)连接、另一端位于内壳(27)内的混合轴(17),及设置在混合轴(17)内的条形凹槽(26),及设置在混合轴(17)内且与条形凹槽(26)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固定螺栓螺纹孔(18),及通过混合板座竖通孔(20)、混合板座螺纹孔(21)、混合板座定位螺栓(23)、锁紧螺母(24)、条形凹槽(26)、若干个固定螺栓螺纹孔(18)固定在混合轴(17)上的若干个圆形混合板座(19),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圆形混合板座(19)外壁的若干个混合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塑料件原料制备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式箱体组件,及与立式箱体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混合组件组成;所述立式箱体组件,包括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1)内的若干个底板定位孔(2),及均匀设置在底板(1)一面的若干个竖支撑板(3),及分别与若干个竖支撑板(3)一端连接的竖外壳(5),及设置在竖外壳(5)内的内壳(27),及两端分别与竖外壳(5)、若干个竖支撑板(3)连接的若干个辅助支撑板(4),及设置在内壳(27)上部且凸出竖外壳(5)的进料口(25),及设置在内壳(27)底部的出料口(6),及设置在出料口(6)上的阀门(7);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竖外壳(5)顶部端面的电机支撑架(8),及通过定位螺栓(10)安装在电机支撑架(8)上的电机(9),及通过减速箱定位板(11)安装在电机支撑架(8)上的减速箱(12),及设置在竖外壳(5)顶部端面且位于减速箱(12)下方的轴承安装块(13),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13)一面内的轴承安装凹槽(14),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凹槽(14)内的轴承(15),及设置在轴承安装块(13)另一面内且与轴承安装凹槽(14)相配合使用的混合轴通孔(16),及一端贯穿混合轴通孔(16)、轴承(15)与减速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金国付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