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滑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94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滑环,该导电滑环具有滑环壳体、滑环内层以及电刷,该滑环内层以及该电刷位于该滑环壳体内部,该滑环内层围绕一旋转轴设置,在与该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中,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该电刷沿该第一方向设置,该滑环壳体在该第二方向上恰可容置该滑环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在有限空间内,转子的内径可以尽可能最大化设置。提升导电滑环的运行可靠性、信号稳定性、使用寿命。

A Conductive Slid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滑环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滑环。
技术介绍
导电滑环属于电接触滑动连接应用范畴,是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图像、数据信号及动力传递的输电装置。导电滑环用于向设备的旋转部分输电,将导电滑环的转子和定子分别固定于设备的旋转部分和非旋转部分,通过电刷与转子、定子的接触,将电力从非旋转部分传输至旋转部分。在现有技术中,导电滑环通常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参见图4所示。导电滑环需要适应于各种应用环境,特别是各种狭小环境,尤其是某些设备在装设过程中,某个方向的空间较为逼仄,另一方向的空间较为宽松,则在此条件下,如何调整导电滑环的结构以适应环境要求,在有限空间内,使得转子内径可以尽可能扩大,进而提高导电滑环的应用寿命,提高稳定性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优化设置方式,使得在有限空间内,转子的内径可以得到扩大。更进一步的,提升导电滑环的运行可靠性、信号稳定性、使用寿命。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滑环,该导电滑环具有滑环壳体、滑环内层以及电刷,该滑环内层以及该电刷位于该滑环壳体内部,该滑环内层围绕一旋转轴设置,在与该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中,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该电刷沿该第一方向设置,该滑环壳体在该第二方向上恰可容置该滑环内层。该滑环壳体为定子,该滑环内层为转子,或者,该滑环壳体为转子,该滑环内层为定子。该电刷一端固定于该滑环壳体,另一端设置于该滑环内层的集电环中。该电刷一端固定于该滑环内层,另一端设置于该滑环壳体的集电环中。该电刷一端固定于该滑环壳体内的一承载板,另一端设置于该滑环内层的集电环中。该滑环壳体在该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该滑环壳体的横截面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直线外形。该滑环壳体的横截面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折线外形。该滑环壳体的横截面在该第二方向上具有弧线外形或直线外形或折线外形。该电刷沿该第一方向设置在该滑环内层的两侧或者同侧。本技术使得在有限空间内,转子的内径可以尽可能最大化设置。提高设备空间的利用率,至少是特定方向的设备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导电滑环的运行可靠性、信号稳定性、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导电滑环的截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导电滑环的截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导电滑环的截面示意图。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导电滑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导电滑环的截面示意图。一种导电滑环100,具有滑环壳体以及滑环内层,在本实施例中,该滑环壳体为定子壳体12,滑环内层为转子11。该导电滑环100还具有电刷13,该转子11以及该电刷13位于该定子壳体12内部。该转子11绕一旋转轴10旋转。在与该旋转轴10垂直的平面中,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A以及第二方向B。该电刷13沿该第一方向A设置,特别是该电刷13设置在该转子11的两侧。该电刷13的一端固定于该定子壳体12,另一端设置于该转子11的集电环中。该集电环用于与电刷形成电性接触,并且起到容置电刷,当转子11转动时,限制该电刷于该集电环中、不随意摆动的作用。该定子壳体12紧贴该转子11,使得该定子壳体12在该第二方向B上恰可容置该转子11。事实上,该集电环既可以设置于滑环壳体,也可以设置于滑环内层,依需要而定,当该集电环设置于该滑环壳体时,该电刷可固定于该滑环内层,另一端容置于该集电环。由于电刷13并未设置在第二方向B上,故而导电滑环100在第二方向B的宽度可以极大缩小,使得整个导电滑环在第二方向B上的宽度基本等同于该转子的直径以及两倍的定子壳体12的壳体厚度。由于电刷以及用于连接以及固定电刷的相关结构件均设置在第一方向上,则该定子壳体在该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又由于电刷以及用于连接以及固定电刷的相关结构件均设置在第一方向上,故而在有限空间中,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几乎全部提供给转子11,可以在有限制的空间中,尽可能的增大转子11的直径,提升转子11的集电环的周长,从而增加了电刷13与转子11的触点,以进一步提升导电滑环的运行可靠性、信号稳定性、使用寿命。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该电刷13一端固定于该定子壳体12内的一承载板14,另一端设置于该转子11的集电环中。通过将电刷13固定于承载板14而非定子外壳,使得连接更为稳固,提升结构稳定性。该定子壳体12的横截面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直线外形。该定子壳体12的横截面在该第二方向上也可以具有弧线外形。为了匹配该转子的外形,进一步扩大该转子的安放空间,该定子壳体12的横截面在该第一方向上还可具有折线形,如图3所示。该定子壳体的横截面在该第二方向上也可以为了充分利用所搭载的设备的空间的需要,而设计为具有直线外形或折线外形。在实际应用场景下,该定子与转子的角色可以互换,即,图1中标号12的滑环壳体可为转子,标号11的滑环内层可为定子,该标号12的滑环壳体可以绕该旋转轴10进行旋转,标号11的滑环内层可以相对该旋转轴10保持静止。为了进一步的缩小导电滑环所占的横截面积,也可以将图1所示的设置在该转子11两侧的电刷13,设置到该该转子11的同侧,以提高特定方向的设备空间的利用率。本技术使得在有限空间内,转子的内径可以尽可能最大化设置。提高设备空间的利用率,至少是特定方向的设备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导电滑环的运行可靠性、信号稳定性、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仅为实现本技术的示例性描述,而不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请参阅后附带权利要求书中记载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滑环具有滑环壳体、滑环内层以及电刷,该滑环内层以及该电刷位于该滑环壳体内部,该滑环内层围绕一旋转轴设置,在与该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中,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该电刷沿该第一方向设置,该滑环壳体在该第二方向上恰可容置该滑环内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7 CN 20182211686271.一种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滑环具有滑环壳体、滑环内层以及电刷,该滑环内层以及该电刷位于该滑环壳体内部,该滑环内层围绕一旋转轴设置,在与该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中,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该电刷沿该第一方向设置,该滑环壳体在该第二方向上恰可容置该滑环内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该滑环壳体为定子,该滑环内层为转子,或者,该滑环壳体为转子,该滑环内层为定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该电刷一端固定于该滑环壳体,另一端设置于该滑环内层的集电环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该电刷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殊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北科天绘苏州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