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01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鼓式制动器,具有一对制动蹄(40),制动蹄借助于横向支杆(100)可径向向外移动与相关的制动鼓接触,以便提供手刹功能,所述横向支杆(100)作用于制动蹄之间,或致动制动蹄的枢转制动操纵杆(14)之间。手刹杆(18)在一个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14)上枢转,并与支杆一端接触以将另一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朝鼓移动使相关的制动蹄压靠在鼓上,且通过支杆的反作用也将另一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朝鼓推动以便将另一蹄压靠在鼓上。支杆(100)是两部分(101,102),一个部分与每个相应的制动蹄或操纵杆连接用于移动,支杆部分具有可互相接合的齿形结构(103,104),所述结构在接合时允许支杆(100)在蹄或操纵杆之间传递轴向力。偏压装置(105,106)提供用于将支杆部分偏压开,以使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脱离从而使支杆丧失作用,可互相接合的结构(103,104)在手刹杆(18)被操纵时相接合以将支杆部分(101,102)连接进而允许应用制动器;在手刹杆被释放时相脱离使得支杆部分能够相脱离并随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移开从而当制动蹄磨损时调节支杆的有效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所述鼓式制动器具有一对制动蹄,所 述制动蹄可径向向外移动与相关的制动鼓接触,以便由横向支杆提供 手刹功能,所述支杆作用于制动蹄之间,或致动制动蹄的枢转制动操纵杆之间;手刹杆,所述手刹杆在一个制动蹄或制动搡纵杆上枢转, 所述手刹杆接触所述支杆的一端以将另一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朝所迷 鼓移动进而将相关的蹄压靠在所述鼓上,并通过所述支杆的反作用也 将另 一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朝所述鼓推动以便将另 一蹄压靠在所述鼓 上。
技术介绍
这种鼓式制动器是众所周知的,在下文中称为所述类型。所述类型 的鼓式制动器的示例见于申请人的英国专利No. GB2407349,其中支杆 直接接触制动蹄。制动蹄由枢转的制动操纵杆致动的鼓式制动器的示 例见于申请人的共同未决的申请PCT/1B2006/001032和GB0525585.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类型的鼓式制动器的改进型式。 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鼓式制动器,所述鼓式制动器具有一 对制动蹄,所述制动蹄可径向向外移动与相关的制动鼓接触,以便由 横向支杆提供手刹功能,所述支杆作用于制动蹄之间,或致动制动蹄 的枢转制动操纵杆之间;手刹杆,所述手刹杆在一个制动蹄或制动操 纵杆上枢转,所述手刹杆接触所述支杆的一端以将另 一制动蹄或制动 操纵杆朝所述鼓移动进而将相关的蹄压靠在所述鼓上,并通过所述支 杆的反作用也将另 一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朝所述鼓推动以便将另 一蹄 压靠在所述鼓上,所述制动器特征在于,所述支杆是两部分, 一个部 分与每个相应的制动蹄或操纵杆连接用于移动,所述支杆部分具有可 互相接合的结构,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在接合时允许支杆在蹄或操 纵杆之间传递轴向力;偏压装置,用于将支杆部分偏压开,以使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脱离从而使支杆丧失作用,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在 手刹杆被操纵时相接合,以便使支杆部分相连接进而允许应用制动器, 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在手刹杆被释放时相脱离,使得支杆部分能够 相脱离并能随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移开,以便当制动蹄磨损时调节支 杆的有效长度。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借助于由手刹杆致动的楔块装置相接合。 一个支杆部分载有管状结构,另一支杆部分滑动通过所述管状结 构,可互相接合的结构彼此面对面,楔块装置也以相对于所述支杆部 分大体上纵向的方向滑动通过所述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具有凸轮 表面,所述凸轮表面与所述楔块装置配合,以便在手刹杆枢转以应用 制动器时促使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接合。所述楔块与所述一个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连接,从而在手刹杆移动 时,所述楔块相对于所述凸轮表面移动,以促使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 构相接合。所述楔块装置可由致动杆操纵,所述致动杆在它的端部之间枢接在 所述一个制动蹄或所述一个制动操纵杆上,致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楔块 装置连接,所述杆的另一端与手刹杆连接用于枢转,,在手刹杆枢转 以执行手刹功能时使得所述楔块装置移动通过所述管状结构,以与所 述凸轮表面配合且促使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接合,以使所述支杆 能够在所述蹄或制动操纵杆之间传递力以应用制动器。优选地,两个支杆部分具有可互相接合的结构,该结构为可互相接 合的齿阵列形式,该齿阵列位于支杆部分的面对面的表面上。每个相应的支杆部分优选地借助于拉簧与相应制动蹄或制动操纵 杆连接,所述拉簧将所述支杆部分朝相应制动蹄或操纵杆拉动。所述楔块装置借助于弹簧装置与所述楔块致动杆的所述一端或所 述一个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连接,所述弹簧装置在所述手刹杆枢转以应用制动器时被拉紧。在可替换形式中,两个支杆部分都可以滑动通过管状结构, 一个支 杆部分的端部具有楔块部分,所述楔块部分与管状结构上的凸轮表面 配合,以便在所述手刹杆被枢转以应用制动器时促使所述可互相接合 的结构相接合。在上述可替换方案中,所述管状结构优选地与致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致动杆在它的端部之间枢接在所述一个制动蹄或所述一个制动操 纵杆上,所述致动杆的另一端与手刹杆连接用于枢转,在手刹杆枢转 时执行手刹功能,使得所述管状结构相对于支杆部分移动,进而致使 所述凸轮表面作用在所述一个支杆部分的楔块部分上,促使所述可互 相接合的结构相接合以使所述支杆能够在所述蹄或制动操纵杆之间传 递力以便应用制动器。所述管状结构也可以借助于弹簧装置与所述致 动杆连接。在又一形式中,两个支杆部分借助于偏压装置枢转远离彼此以使所 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脱离,并在操纵所述手刹杆应用制动器时朝彼 此枢转以使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接合。在这种布置中,两个支杆部分优选地借助于弹簧装置枢转远离彼 此,所述弹簧装置在手刹杆释放时保持一个支杆部分上的邻接表面与 一个制动蹄或操纵杆上的配合邻接表面接触,所述邻接表面定形和定 位成使得当所述邻接表面由弹簧装置朝彼此牵拉时,所述弹簧装置产 生转动,以使所述一个支杆部分相对于另 一 支杆部分枢转。优选地,所述手刹杆在被操纵应用制动器时作用于所述一个支杆部 分上,以对该支杆部分施加相反的转动,以便使所述一个支杆部分相 对于另一支杆部分枢转且使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接合,从而使得 所述支杆可以应用制动器。同样优选地,所述一个支杆部分借助于一个支杆部分上的销相对于 另一支杆部分可枢转地安装,所述销在另一支杆部分上的槽内滑动, 从而4吏得两个支杆部分可以相对于彼此枢转且也相对于4皮此滑动,以 便考虑在手刹杆被释放时两个支杆部分的移动和当制动蹄磨损时所述 支杆的有效长度的变化。附图说明现在,参考附图,只通过举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l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器的侧视图,其中,制动器处于未致 动状况,鼓和背板被除去;图2示出了处于致动状况的图1的制动器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从另 一侧看的图1的制动器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从另 一侧看的图2的制动器的侧视7图5示出了用于图l到4的制动器中的制动器致动支杆的详图; 图6示出了用于图1到5的制动器中的支撑连接件; 图7示出了用于图l到5的制动器中的操纵杆枢转销的详图; 图8和9示出了可替换的压制金属支撑连接件的详图; 图10示出了没有图6、或8和9的支撑连接件的制动器中枢转杆偏转 的示意形式;图11到13示出了用于将制动衬块紧固到图1到5的制动器中相关的操纵杆上的结构的详图14示出了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支杆的常规鼓式制动器;图15是图14所示的制动器的一部分的透视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器致动支杆的可替换形式;图17示出了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支杆的又 一 形式的制动器的侧视图18以更大比例示出了图17的致动支杆的透视图19是图18的箭头A的方向上的致动支杆的视图,其显示支杆部分 处于相脱离状况;图20是图18的箭头B的方向上的致动支杆的视图,其也显示支杆部 分处于相脱离状况;图21是箭头A的方向上的视图,其显示支杆部分相接合;图22和23分别是图19和20的部分的放大图24和25示出了在一个支杆部分上和相关的制动蹄上的邻接表面 的详图,所述邻接表面在相接合时使得支杆部分枢转。 图26示出了可替换的邻接结构;和 图27示出了图17到26所示的支杆的变型形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附图示出了在申请人的共同未决的PCT专利申请PCT/ 1B2006/001032和P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式制动器,具有一对制动蹄(40),所述制动蹄(40)借助于横向支杆(100)可径向向外移动与相关的制动鼓接触,以便提供手刹功能,所述横向支杆(100)作用于制动蹄之间或致动制动蹄的枢转制动操纵杆(14)之间,手刹杆(18)在一个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14)上枢转,所述手刹杆接触所述支杆的一端以将另一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朝所述鼓移动进而将相关的制动蹄压靠在所述鼓上,并通过所述支杆的反作用也将另一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朝所述鼓推动以便将另一蹄压靠在所述鼓上,所述制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杆是两部分(101,102),一个部分与每个相应的制动蹄或操纵杆连接用于移动,所述支杆部分具有可互相接合的结构(103,104),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103,104)在接合时允许支杆(100)在蹄或操纵杆之间传递轴向力,偏压装置(105,106)用于将支杆部分偏压开,以使可互相接合的结构相脱离从而使支杆丧失作用,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103,104)在手刹杆(18)被操纵时相接合,以便使支杆部分(101,102)相连接进而允许应用制动器,所述可互相接合的结构(103,104)在手刹杆被释放时相脱离,使得支杆部分能够相脱离并能随制动蹄或制动操纵杆移开,以便当制动蹄磨损时调节支杆的有效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莫诺波利I塞彻利G弗拉
申请(专利权)人:汽车产品意大利SV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