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振庚专利>正文

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48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它由外套、内挡、平挡、丝挡和滚珠等组成,内挡上设置由弹簧支撑的棘爪,平挡与内挡铆合固定,外套内侧的棘轮与内挡上的棘爪相啮合,要点是在内挡的内径内横向地设置一根驱动轴以及在驱动轴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构成由驱动和滑行两功能合为一体的驱动链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整体性好,节油率达15-30%,且安装操作简便,可在坐式无级变速摩托车上广泛使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驱动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在无级变速摩托车上的并具有飞轮滑行功能的摩托车驱动链轮。目前,大多数摩托车的后轮往往直接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这种结构虽然增大了后轮的驱动能力,但由于摩托车的后轮直接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所以当摩托车下坡或减速滑行时,后轮又会反过来带动发动机曲轴等部件被动地运转。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摩托车的惯性作用,而且还会加速发动机各部件的磨损,增大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为了改进摩托车后轮的这种驱动结构,使摩托车在下坡或减速滑行时能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惯性行进,并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发动机的磨损,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有关安装在后轮上的飞行装置。如中国专利号为89108495.9,公告号为CN1051701A的摩托车滑行飞轮器,它由链轮、棘轮、棘齿、棘爪、棘爪座组成的滑行飞轮器,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摩托车上。这种加装在摩托车上的滑行飞轮器,其最大的优点是在摩托车减速时能够利用后轮的惯性向前滑行,并能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发动机的磨损。但这种摩托车滑行飞轮器的不足之处在于是通过安装孔组装在摩托车上的,不仅增加了车体部件,而且安装比较困难,还会影响后轮的驱动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将驱动和滑行两大功能合为一体的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包括外套、内挡、平挡、丝挡和滚珠,在内挡上均匀地设置两个或三个由弹簧支撑的棘爪,平挡与内挡互相牢牢地铆合固定,外套内侧的棘轮与内挡上的棘爪相啮合,主要是在内挡的内径内横向地设置一根驱动轴以及在驱动轴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构成将驱动和滑行合为一体的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用这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直接替代摩托车原有的驱动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一是能降低摩托车的燃油消耗。经多次试验证明,在一般无级变速坐式摩托车上使用这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后,节约燃油可达15-30%,同时可大大降低摩托车的尾气排放。二是能有效地减少发动机各部件的被动磨损。由于摩托车在下坡或减速滑行时驱动链轮与发的机的传动装置处于相对的分离状态,也不存在发动机传动部件的被动磨损,所以能有效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三是安装简便,操作安全可靠。使用这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在下坡滑行时不会脱档,也不影响后轮的驱动和刹车性能。同时安装简便,造价低廉,可在坐式无级变速摩托车上广泛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示图。如附图所示,这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由外套1、内挡3、平挡2、丝挡8和滚珠5、驱动轴4以及设置在驱动轴4一端的驱动齿轮9组成,内挡3上设置了三个由弹簧支撑的棘爪7,平挡2与内挡3互相牢牢地铆合固定在一起,外套1内侧的棘轮6与内挡3上的棘爪7相啮合。这种由驱动和滑行两功能组合成一体的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使摩托车的驱动轮成为能够利用惯性的驱动链轮。当摩托车减速滑行时,外套上的齿轮转速降低或停转,然而驱动轴、驱动齿轮以及内挡在后轮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但此时棘齿与棘爪之间呈反向滑动状态,发动机曲轴等传动装置不受后轮的反驱动作用,所以能取得理想的行车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包括外套(1)、内挡(3)、平挡(2)、丝挡(8)和滚珠(5),内挡(3)上设置由弹簧支撑的棘爪(7),平挡(2)与内挡(3)铆合固定,外套(1)内侧的棘轮(6)与内挡(3)上的棘爪(7)相啮合,其特征是在内挡(3)的内径内横向地设置一根驱动轴(4)以及在驱动轴(4)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挡(3)设有3个棘爪(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它由外套、内挡、平挡、丝挡和滚珠等组成,内挡上设置由弹簧支撑的棘爪,平挡与内挡铆合固定,外套内侧的棘轮与内挡上的棘爪相啮合,要点是在内挡的内径内横向地设置一根驱动轴以及在驱动轴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构成由驱动和滑行两功能合为一体的驱动链轮。本技术结构新颖,整体性好,节油率达15—30%,且安装操作简便,可在坐式无级变速摩托车上广泛使用。文档编号F16D41/24GK2301571SQ97233309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杨振庚, 王京法 申请人:杨振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轮式摩托车驱动链轮,包括外套(1)、内挡(3)、平挡(2)、丝挡(8)和滚珠(5),内挡(3)上设置由弹簧支撑的棘爪(7),平挡(2)与内挡(3)铆合固定,外套(1)内侧的棘轮(6)与内挡(3)上的棘爪(7)相啮合,其特征是在内挡(3)的内径内横向地设置一根驱动轴(4)以及在驱动轴(4)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庚王京法
申请(专利权)人:杨振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