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光敏专利>正文

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43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包括有链轮(1)、本体(4)、盖板(5)、心轮(9)、止动盘(6)、双排滚柱(18-Ⅰ、18-Ⅱ)、控制系统、防尘盖(14),其特征在于链轮(1)、本体(4)、盖板(5)是用六角螺栓(2)、垫圈(3)紧固成一体,套装在心轮(9)的外园成旋转配合,心轮(9)的工作平面与本体(4)的内园弧空间中并排地装有两个双排滚柱(18-Ⅰ、18-Ⅱ),止动盘(6)是装在盖板(5)内,止动盘(6)的凸销卡在两个并排的双排滚柱(18-Ⅰ、18-Ⅱ)的两边,在止动盘(6)的端面装有摩擦盘(7)、防尘盖(14)。(*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般车辆领域中的用于摩托车传动系统上用以达到节能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
技术介绍
以往摩托车的节油,是利用其达到一定速度后在惯性作用下滑行,但由于受系统阻力的影响,其滑行速度、距离极有限、节油率极低。在目前公开的节能器如CN 2318073Y名称为“摩托车自动离合节油器”;CN2418300Y名称为“摩托车双向超越节能器”,它们利用超越离合器的原理将在主动盘及被动盘之间的各个成正反方向分布的楔形空间内分别装有滚柱,通过弹簧的作用将滚柱紧贴于主动盘及被动盘之间的楔形空间的内壁形成正反方向的超越离合器的结构。通过一系列的传动控制以实现高速一滑行一启动提速的机械动作,达到节油的目的。以上两种节能器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节油目的,但由于他们都是将超越离合器单个的呈正反方向排列,滚柱的工作面都是各个单独的、正反向的楔形,这样造成主动盘与被动盘的接触面减少,工作稳定性差、结构复杂、工艺性差。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摩托车节油器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摩托车节油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摩托车节油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使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通用性好、性能稳定可靠的功效。本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包括有链轮、本体、盖板、心轮、止动盘、双排滚柱、控制系统、防尘盖,其特征在于链轮、本体、盖板是用六角螺栓、垫圈紧固成一体,套装在心轮的外园成旋转配合,心轮的工作平面与本体的内园弧空间中并排地装有两个双排滚柱,止动盘是装在盖板内,止动盘的凸销卡在两个并排的双排滚柱的两边,在止动盘的端面装有摩擦盘、防尘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中所述止动盘上形成有凸销,凸销拨动双排滚柱。前述的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中所述心轮与止动盘之间装设有张簧,张簧设有“L”型插头,张簧的一端插入心轮的内园、一端插入止动盘的端面。前述的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中所述防尘盖的端面槽装有O型圈。前述的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是装设在防尘盖上,其是由制动销、回位簧、定位套、支承板、销轴、压板、调节螺母、弹簧、开口销、支承套、拉线组合组成;该控制系统用六角螺栓紧固在防尘盖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1、加工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2、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可靠。3、结构简单、运转灵活、通用性强、故障率低。4、可降低燃油消耗,并可减少环境污染。综上所述,本技术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中D向视图。图5是图1中K向视图。1、链轮 2、六角螺栓3、垫圈 4、本体5、盖板 6、止动盘 7、摩擦盘 8、张簧9、心轮 10、端板 11、联接柱12、轴用弹性挡圈13、O型圈14、防尘盖 15、制动销16、回位簧 17、定位套 18、滚柱I、II 19、支承板 20、销轴21、压板22、调节螺母 23、弹簧24、开口销25、六角螺栓26、支承套27、拉线组合28、缓冲胶套29、节能器拉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其包括有链轮1、本体4、盖板5、止动盘6、摩擦盘7、张簧8、心轮9、端板10、防尘盖14、滚柱18及控制系统,其中,该链轮1是通过螺栓2、垫圈3与本体4、盖板5连接成一个整体,本体4的内孔套装在心轮9上成滑动配合,心轮9的内孔套装在摩托车后轮毂上,四个联接柱11上的螺纹将端板10、本体4紧固成为一整体,四个联接柱11套装在缓冲胶套28的一端,插入摩托车后轮毂的四个孔内,以达到传递扭矩的功效。端板10是起防尘的作用。该心轮9的外圆是套装在本体4的内圆上,并成为滑动配合的结构状态。本体4的内园与心轮9的4个工作平面形成4个弓型空间,四对并排的滚栓18-I、18-II,就分别放在本体4与心轮9的四个工作平面形成的弓形空间内。可在其内自由转动,止动盘6装在盖板5的凹环槽内,这样即可使止动盘6能转动,又限制了止动盘6的轴向移动。止动盘6上的凸销卡在两个滚柱18-I、18-II的两边、止动盘6的端面装有摩擦盘7,该摩擦盘7的内孔是套装设在心轮9上成滑动配合,由装在心轮9上的轴用弹性挡圈12限制磨擦盘7的轴向移动。张簧8的“L”型插头,一端插在心轮9上,一端插入止动盘6,在其弹簧力作用下始终保持相对转动,弹性复位的状态,防尘盖14套装在摩托车轴上,其与盖板5接触的端面槽内装有O型圈13,形成迷宫结构。以增加防尘效果,请结合图4、图5所示,在防尘盖14上装有控制系统,其中防尘盖14的孔上装有定位套17、回位簧16、制动销15、回位簧16,以保证制动销15的弹性复位,支承板19是用六角螺栓25紧固在防尘盖14上,压板21通过销轴20装在支承板19上,可绕销轴20摆动,节能器拉线29一端的调节螺母22装在压板21的孔内,起到调节拉线松紧的作用,节能器拉线29另一端与把手上离合器拉线相连形成拉线组合27,拉线组合27上的支承套26是装在支承板19上,弹簧23装在支承板19和压板21之间,以使压板21复位,整个摩托车双滚柱超越节能器装置是装在摩托车的大架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完成的摩托车发动机发动后,链条带动链轮1、本体4、盖板5逆时针高速运转,在张簧8的作用下,止动盘6上的凸销拨动滚柱18-I、滚柱18-I再推动滚柱18-II,使滚柱18-II沿心轮9上的工作平面滚动与本体4的内圆接触,在磨擦力的作用下,使心轮9与本体4吃紧,带动车轮转动,使摩托车向前行驶;当车达到一定的速度需要进行滑行时,松开油门,发动机迅速降到怠速状态或熄火状态。由于惯性的作用,车轮的转速超过了发动机的转速,即心轮9的转速高于本体4的转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相当于本体4作了瞬时的顺时针运动,从而使滚柱18-II脱出,造成心轮9与本体4离开,滚柱18-I、18-II处于自由状态,心轮9失去约束,车轮则在惯性下向前滑行,达到节油的目的,需要重新加速行驶时,可以作以下两种选择一、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则只要收紧油门,使发动机转速迅速提高,链条带动链轮1、本体4、盖板5逆时针高速运转,在张簧8的作用下,止动盘6上的凸销推动滚柱18-I、滚柱18-I再推动滚柱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光敏
申请(专利权)人:翁光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