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链轮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23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链轮锁具,包括锁具本体以及与锁具本体配合使用的非接触智能卡,该锁具本体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贯穿于壳体的锁芯,锁芯上固定有卡位挡片,壳体内还设置有带有锁芯复位弹簧的轨道立柱,卡位挡片套装在轨道立柱上,在壳体内还设置有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接收线圈相连接,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铁相连接,电磁铁上还设置有与锁芯的卡位挡片相对应的铁芯,在铁芯上套装有铁芯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机械原理卡死摩托车链轮使摩托车后轮无法转动,达到防止非正常移动摩托车的目的;采用非接触智能卡的身份识别技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卡死、放开摩托车链轮的操作,完成锁具的功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链轮锁具。技术背景目前摩托车所使用的链轮锁具,大都采用的是钥匙机械锁头的开锁方式,即将一个锁柱卡在链轮上使链轮卡死,锁定摩托车使摩托车的后轮无法转动,从而达到防止被盗的目的,锁住链轮的办法是可行的,但是采用有钥匙的机械锁头很容易被捅开、撬开、从而破坏锁具,对一些开锁高手只要数秒时间就可以轻易打开,防盗作用几乎没有。另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实际上就是一种身份识别工具,现在的问题是,钥匙的重码率太高,锁具自身的安全性能太差,无法达到期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好、保密性强、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摩托车链轮锁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具本体以及与锁具本体配合使用的非接触智能卡,该锁具本体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贯穿于壳体的锁芯,锁芯上固定有卡位挡片,壳体内还设置有带有锁芯复位弹簧的轨道立柱,卡位挡片套装在轨道立柱上,在壳体内还设置有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接收线圈相连接,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铁相连接,电磁铁上还设置有与锁芯的卡位挡片相对应的铁芯,在铁芯上套装有铁芯复位弹簧。本技术用机械原理卡死摩托车链轮的方法,使摩托车后轮无法转动,达到防止非正常移动摩托车的目的;采用非接触智能卡的身份识别技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卡死(上锁)、放开(开锁)摩托车链轮的操作,完成锁具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3,本技术包括锁具本体以及与锁具本体配合使用的非接触智能卡,该锁具本体包括开设有安装孔1的壳体3,在壳体3内设置有贯穿于壳体3的锁芯5,其特征在于锁芯5上固定有卡位挡片7,壳体3内还设置有带有锁芯复位弹簧8的轨道立柱6,卡位挡片7套装在轨道立柱6上,在壳体3内还设置有接收模块9,接收模块9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3外侧的接收线圈4相连接,接收模块9的输出端与电磁铁10相连接,电磁铁10上还设置有与锁芯5的卡位挡片7相对应的铁芯12,在铁芯12上套装有铁芯复位弹簧11。本技术的接收模块9为一成品,内部包含有读卡模块、单片机、电阻、电容、三极管、可控硅、电路板等电子元件。使用时通过固定孔1将本技术安装在摩托车靠近链轮一边的后车轮轴上,接收线圈4位于摩托车外侧。锁车过程锁车时,用手按下锁芯5靠近外端的端头,卡位挡片7随同锁芯5滑动至低于铁芯12时,铁心12在铁芯复位弹簧11的推动下抵住锁芯5,当手放开锁芯5时,锁芯5在锁芯复位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返回,由于铁芯12挡住卡位挡片7,锁芯5停止返回,锁芯5伸出部分卡在摩托车链轮的缺口上,摩托车后轮被锁死,完成锁车过程。锁具处于“锁死”状态。开锁过程当非接触智能卡片靠近接收线圈4约100毫米以内时,接收线圈4接收到该卡片内数据送到接收模块9,进行读取该卡片相关密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当识别到不是合法卡片时,不进行开锁过程;当识别到是合法卡片时,发出开锁信号,接通电磁铁10的电源,电磁铁10产生电磁场力把铁心12拉入线圈内,“锁死”状态时被挡住的卡位挡片7被放开,在锁芯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锁芯5复位,放开被卡住的摩托车链轮,完成开锁过程。非接触智能卡又称射频卡、感应IC卡,该卡片在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条件下完成数据的无线传输,智能卡内部芯片包含有唯一的序列密码,无法破译,代表持卡人的身份标识,当该卡片靠近接收模块9时,接收模块9进行密码识别,只有识别正确时才能发出开锁信号。由于不用传统钥匙,开锁时不接触锁具,锁具全封闭,锁芯安装隐蔽,安全性、可靠性,防破坏性能大大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链轮锁具,包括锁具本体以及与锁具本体配合使用的非接触智能卡,该锁具本体包括开设有安装孔(1)的壳体(3),在壳体(3)内设置有贯穿于壳体(3)的锁芯(5),其特征在于锁芯(5)上固定有卡位挡片(7),壳体(3)内还设置有带有锁芯复位弹簧(8)的轨道立柱(6),卡位挡片(7)套装在轨道立柱(6)上,在壳体(3)内还设置有接收模块(9),接收模块(9)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3)外侧的接收线圈(4)相连接,接收模块(9)的输出端与电磁铁(10)相连接,电磁铁10上还设置有与锁芯(5)的卡位挡片(7)相对应的铁芯(12),在铁芯12上套装有铁芯复位弹簧(11)。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链轮锁具,包括锁具本体以及与锁具本体配合使用的非接触智能卡,该锁具本体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贯穿于壳体的锁芯,锁芯上固定有卡位挡片,壳体内还设置有带有锁芯复位弹簧的轨道立柱,卡位挡片套装在轨道立柱上,在壳体内还设置有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接收线圈相连接,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铁相连接,电磁铁上还设置有与锁芯的卡位挡片相对应的铁芯,在铁芯上套装有铁芯复位弹簧。本技术用机械原理卡死摩托车链轮使摩托车后轮无法转动,达到防止非正常移动摩托车的目的;采用非接触智能卡的身份识别技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卡死、放开摩托车链轮的操作,完成锁具的功能。文档编号B62H5/16GK2881016SQ200620078758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刘俊生, 刘安军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链轮锁具,包括锁具本体以及与锁具本体配合使用的非接触智能卡,该锁具本体包括开设有安装孔(1)的壳体(3),在壳体(3)内设置有贯穿于壳体(3)的锁芯(5),其特征在于:锁芯(5)上固定有卡位挡片(7),壳体(3)内还设置有带有锁芯复位弹簧(8)的轨道立柱(6),卡位挡片(7)套装在轨道立柱(6)上,在壳体(3)内还设置有接收模块(9),接收模块(9)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3)外侧的接收线圈(4)相连接,接收模块(9)的输出端与电磁铁(10)相连接,电磁铁10上还设置有与锁芯(5)的卡位挡片(7)相对应的铁芯(12),在铁芯12上套装有铁芯复位弹簧(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生刘安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