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09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其包括面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在该上模板底部嵌设有上模仁,与该上模仁相对应在该下模板顶部嵌设有下模仁,在该上模仁与该下模仁之间形成一成型腔,在该成型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位入子块,该行位入子块包括本体以及插入头,该插入头固定设置在该本体前端。

An Injection Mold with Insertion Row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注塑模具主要用以大批量制造工业产品,在实践中在注塑模具用于模内注塑含有五金结构的产品时,当五金结构具有倒扣的结构或者结构中具有空洞或者其他异性结构时,若没有行位顶住固定产品的位置,则产品往往会出现注塑过程中的下陷变形,进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而传统的行位结构都不能满足上述的生产方式,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其包括面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其中,该上模板设置在该下模板上方,该面板设置在该上模板上方,在该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铲基板,与该铲基板相对应在该上模板中设置有穿孔,与该铲基板相对应在该下模板上设置有穿槽,该穿孔与该穿槽相连通,该铲基板自上而下依次穿设在该穿孔以及该穿槽中,以使该上模板与该下模板能够准确合模。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面板底面上设置有装配槽,该铲基板顶部设置在该装配槽中,该装配槽中设置有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穿过该面板并螺合在该铲基板顶部,以将该铲基板固定在该面板上。在该上模板底部嵌设有上模仁,与该上模仁相对应在该下模板顶部嵌设有下模仁,在该上模仁与该下模仁之间形成一成型腔,工作的时候,注塑产品在该成型腔中注塑成型。在该成型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位入子块,该行位入子块包括本体以及插入头,该插入头固定设置在该本体前端,工作的时候,该行位入子块能够运动并使该插入头插入该成型腔中,并通过该插入头固定注塑产品的五金部分,以达到固定注塑产品位置的作用。该本体底面上设置有运动齿条,与该运动齿条相对应在该下模板顶部设置有若干滚轮,若干该滚轮同时嵌设并枢接在该下模板顶部,每一个该滚轮都包括硬质内核部分以及柔性外套,该柔性外套套设在该硬质内核部分外部,该运动齿条压设在该柔性外套上,该柔性外套可以由耐高温硅胶、橡胶制成,工作的时候,该运动齿条在若干该滚轮上前进或者后退,当该行位入子块确定位置后,该运动齿条的凸齿微微下压嵌设在该柔性外套中,以固定该行位入子块的位置,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运动齿条的齿间距由该行位入子块的后端向其前端逐渐减小,也就是说,该运动齿条的齿间距由该行位入子块的后端向其前端该插入头方向逐渐减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工作的时候,开模时,该上模板先开,该行位入子块运动退出,而后正常开模顶出,合模时借助该铲基板的导向定位作用,使该上模板与该下模板准确合模,最后,该行位入子块插入固定产品进行注塑,本技术通过该行位入子块后入固定产品的方式,能够避免模板直接与产品接触损坏产品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位入子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2所示,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其包括面板10、上模板20以及下模板30,其中,该上模板20设置在该下模板30上方,该面板10设置在该上模板20上方。在该面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铲基板11,与该铲基板11相对应在该上模板20中设置有穿孔12,与该铲基板11相对应在该下模板30上设置有穿槽13,该穿孔12与该穿槽13相连通。该铲基板11自上而下依次穿设在该穿孔12以及该穿槽13中,以使该上模板20与该下模板30能够准确合模。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面板10底面上设置有装配槽14,该铲基板11顶部设置在该装配槽14中。该装配槽14中设置有固定螺栓15,该固定螺栓15穿过该面板10并螺合在该铲基板11顶部,以将该铲基板11固定在该面板10上。在该上模板20底部嵌设有上模仁21,与该上模仁21相对应在该下模板30顶部嵌设有下模仁31,在该上模仁21与该下模仁31之间形成一成型腔100,工作的时候,注塑产品110在该成型腔100中注塑成型。在该成型腔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位入子块200,该行位入子块200包括本体210以及插入头220,该插入头220固定设置在该本体210前端,工作的时候,该行位入子块200能够运动并使该插入头220插入该成型腔100中,并通过该插入头220固定注塑产品110的五金部分,以达到固定注塑产品110位置的作用。该本体210底面上设置有运动齿条300,与该运动齿条300相对应在该下模板30顶部设置有若干滚轮310,若干该滚轮310同时嵌设并枢接在该下模板30顶部,每一个该滚轮310都包括硬质内核部分311以及柔性外套312,该柔性外套312套设在该硬质内核部分311外部,该运动齿条300压设在该柔性外套312上,该柔性外套312可以由耐高温硅胶、橡胶制成。工作的时候,该运动齿条300在若干该滚轮310上前进或者后退,当该行位入子块200确定位置后,该运动齿条300的凸齿微微下压嵌设在该柔性外套312中,以固定该行位入子块200的位置。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运动齿条300的齿间距由该行位入子块200的后端向其前端逐渐减小,也就是说,该运动齿条300的齿间距由该行位入子块200的后端向其前端该插入头220方向逐渐减小。工作的时候,开模时,该上模板20先开,该行位入子块200运动退出,而后正常开模顶出,合模时借助该铲基板11的导向定位作用,使该上模板20与该下模板30准确合模,最后,该行位入子块200插入固定产品进行注塑,本技术通过该行位入子块200后入固定产品的方式,能够避免模板直接与产品接触损坏产品情况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其包括面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其中,该上模板设置在该下模板上方,该面板设置在该上模板上方,其特征在于:在该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铲基板,与该铲基板相对应在该上模板中设置有穿孔,与该铲基板相对应在该下模板上设置有穿槽,该穿孔与该穿槽相连通,该铲基板自上而下依次穿设在该穿孔以及该穿槽中,在该上模板底部嵌设有上模仁,与该上模仁相对应在该下模板顶部嵌设有下模仁,在该上模仁与该下模仁之间形成一成型腔,在该成型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位入子块,该行位入子块包括本体以及插入头,该插入头固定设置在该本体前端,该本体底面上设置有运动齿条,与该运动齿条相对应在该下模板顶部设置有若干滚轮,若干该滚轮同时嵌设并枢接在该下模板顶部,每一个该滚轮都包括硬质内核部分以及柔性外套,该柔性外套套设在该硬质内核部分外部,该运动齿条压设在该柔性外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插入式行位的注塑模具,其包括面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其中,该上模板设置在该下模板上方,该面板设置在该上模板上方,其特征在于:在该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铲基板,与该铲基板相对应在该上模板中设置有穿孔,与该铲基板相对应在该下模板上设置有穿槽,该穿孔与该穿槽相连通,该铲基板自上而下依次穿设在该穿孔以及该穿槽中,在该上模板底部嵌设有上模仁,与该上模仁相对应在该下模板顶部嵌设有下模仁,在该上模仁与该下模仁之间形成一成型腔,在该成型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位入子块,该行位入子块包括本体以及插入头,该插入头固定设置在该本体前端,该本体底面上设置有运动齿条,与该运动齿条相对应在该下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刚张金鼎
申请(专利权)人: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