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09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抽芯注塑模,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螺纹连接有上模仁,所述动模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下模仁包括滑设于第一放置槽上的第一插块与第二插块以及分别滑设于第二放置槽内的第三插块与第四插块,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和第四插块均通过设置于动模上的第一抽芯组件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模具开模的过程中进行抽芯的效果的效果。

A Side Core-pulling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抽芯注塑模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侧抽芯注塑模。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当注射成型侧壁带有孔、凹坑、凸台等塑件时,它们的轴线与注塑机的开模方向不同。因此在模具上成型该处的零件就必须制成可侧向移动的零件,称为侧型芯。在塑件脱模前必须先将侧型芯抽出,否则就无法脱模。但传统的模具通过气缸先将侧型芯抽出,在进行脱模。如此操作比较繁琐,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幕后开模的过程中进行抽芯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有在模具开模的过程中进行抽芯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螺纹连接有上模仁,所述动模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下模仁包括滑设于第一放置槽上的第一插块与第二插块以及分别滑设于第二放置槽内的第三插块与第四插块,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和第四插块均通过设置于动模上的第一抽芯组件驱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模时,动模朝远离定模方向运动,通过四个第一抽芯机构分别驱动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和第四插块远离放置板运动,从而使下模仁分开,实现塑料制品的抽芯;反之,合模时,动模朝定模方向运动,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和第四插块围合形成下模仁,使下模仁与上模仁形成可以成型产品的型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抽芯组件包括定模的第一固定块、穿设于第一固定块的第一斜导柱以及滑设于动模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插块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斜导柱与第一滑块的配合,使得第一插块远离放置板运动,实现第一插块的抽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上开设有供第一斜导柱嵌入的第一腰型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斜导柱在制造模具时可以选择规格更多,同时使得合模时,避免斜导柱过长,使得定模和动模无法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块底部开设有点第一限位块嵌入的第一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滑块只能沿着第一限位槽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具有限位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放置板的一端向上延伸有第一定位条,所述第一插块底部开设有供第一定位孔插入的第一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第一插块与第一滑块时,具有预先定位的效果,方便第一插块与第一滑块用螺栓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块朝向第一滑块的一端且远离放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合模时第一定位块于朝向放置板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远离放置板的一端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完成合模后可以阻止第一插块远离放置板运动,限制第一插块的位置,使得四个插块之间木有缝隙,使得模具型腔内成型出合格的产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块为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滑块朝向第一固定块一端与远离放置板一端的连接出开设有与第一梯形块斜面贴合第一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模与动模合模时,第一固定块固定在定模上,第一梯形块的斜面和第一倒角的斜面接触,促使第一固定块推动第一滑块向放置板运动的效果,具有导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梯形块的斜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梯形块反复推动第一滑块造成磨损,更换第一梯形块需要拆入多个零件,采用第一卡块,使得第一梯形块可以带动第一卡块推动第一滑块运动时,第一卡块出现磨损,可以方便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模时,动模朝远离定模方向运动,通过四个第一抽芯机构分别驱动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和第四插块远离放置板运动,从而使下模仁分开,实现在模具开模的过程中塑料制品的抽芯;反之,合模时,动模朝定模方向运动,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和第四插块围合形成下模仁,使下模仁与上模仁形成可以成型产品的型腔。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固定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滑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抽芯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定模;11、上模仁;2、动模;21、放置板;211、第一放置槽;212、第二放置槽;22、下模仁;221、第一插块;222、第二插块;223、第三插块;224、第四插块;225、第一定位槽;23、第一腰型孔;24、第一限位块;3、第一抽芯组件;31、第一固定块;311、第一定位块;312、第一卡块;32、第一斜导柱;33、第一滑块;331、第一定位条;332、第一限位槽;333、第一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定模1和动模2,定模1螺纹连接有定模1仁。动模2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1,放置块上开设有的第一放置槽211,第一放置槽211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12。放置板21上设置有动模仁22,动模仁22包括滑设于第一放置槽211上的第一插块221与第二插块222以及分别滑设于第二放置槽212内的第三插块223与第四插块224。第一插块221、第二插块222、第三插块223和第四插块224分别通过设置于动模2上的四个第一抽芯组件3驱动。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抽芯组件3包括定模1的第一固定块31、穿设于第一固定块31的第一斜导柱32以及滑设于动模2上的第一滑块33。第一插块221与第一滑块33螺纹连接。第一滑块33靠近放置板21的一端向上延伸有第一定位条331,第一插块221底部开设有供第一定位孔插入的第一定位槽225。在连接第一插块221与第一滑块33时,具有预先定位的效果。第一滑块33在拉动第一插块221进行抽芯时,可以增加第一滑块33与第二插块222的接触面积,具有方便抽芯的技术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动模2上开设有供第一斜导柱32嵌入的第一腰型孔23。斜导柱在制造模具时可以选择规格更多。动模2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24,第一滑块33底部开设有点第一限位块24嵌入的第一限位槽332。使得第一滑块33只能沿着第一限位槽332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具有限位作用。如图3和图4所所示,第一固定块31朝向第一滑块33的一端且远离放置板21的一侧固定连有第一梯形块,第一梯形块的斜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卡块312,第一滑块33朝向第一固定块31一端与远离放置板21一端的连接出开设有第一倒角333,第一卡块312远离第一梯形块的一端与第一倒角333斜面贴合。第一梯形块的斜面和第一倒角333的斜面在合模时接触,由于第一固定块31与上面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块31推动第一滑块33向放置板21运动。在模具完成合模后可以阻止第一插块221远离放置板21运动,限制第一插块221的位置,使得四个插块之间木有缝隙,使得模具型腔内成型出合格的产品。工作原理:开模时,动模2朝远离定模1方向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螺纹连接有上模仁(11),所述动模(2)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1),所述放置板(21)上开设有的第一放置槽(211),所述第一放置槽(211)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12);所述放置板(21)上设置有动模仁(22),所述动模仁(22)包括滑设于第一放置槽(211)上的第一插块(221)与第二插块(222)以及分别滑设于第二放置槽(212)内的第三插块(223)与第四插块(224),第一插块(221)、第二插块(222)、第三插块(223)和第四插块(224)均通过设置于动模(2)上的第一抽芯组件(3)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螺纹连接有上模仁(11),所述动模(2)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1),所述放置板(21)上开设有的第一放置槽(211),所述第一放置槽(211)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12);所述放置板(21)上设置有动模仁(22),所述动模仁(22)包括滑设于第一放置槽(211)上的第一插块(221)与第二插块(222)以及分别滑设于第二放置槽(212)内的第三插块(223)与第四插块(224),第一插块(221)、第二插块(222)、第三插块(223)和第四插块(224)均通过设置于动模(2)上的第一抽芯组件(3)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3)包括定模(1)的第一固定块(31)、穿设于第一固定块(31)的第一斜导柱(32)以及滑设于动模(2)上的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插块(221)与第一滑块(3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2)上开设有供第一斜导柱(32)嵌入的第一腰型孔(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顺勇罗顺友肖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宏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