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双向可控超越滑行节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2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双向可控超越滑行节能器,它是由链轮、轴套、防尘罩、滚道环、多面盘、滚柱、环形盖状保持架和滚柱微挡装置构成,滚道环与多面盘围成弓形区域和滚动槽,滚柱置于弓形区域内,多面盘、环形盖状保持架和与链轮固接的滚道环通过挡尘摩擦环片及挡圈彼此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和操作简便等优点,驾驶员可根据需要随时平稳地控制摩托车处于滑行或驱动状态,使摩托车节能减污、降低磨损和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传动系上的附加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控制摩托车驱动轮与发动机之间的同步转动或滑行的节能器。摩托车在行驶中利用惯性滑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油方法。以往摩托车在滑行时,因驱动轮受系统传动机械阻力的影响,使其滑行距离极其有限,这不仅节油率低,而且增大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及驱动轮的机械磨损,很容易造成齿轮被打碎及功能器件的断裂;现有的摩托车滑行节能器是在原有由链轮、钢珠、轴套及挡盖组成的机构上加装止滑轮,并改装链轮,增加止滑圆环,该圆环与链轮连为一体,其内缘有与止滑轮的轮齿相配合的轮齿,使止滑轮与圆环受控连接,从而使轴套与链轮整体旋转,达到控制滑行的目的。这些滑行节能器虽然提高节油率,减少了机械磨损,但它只起到单向滑行控制的作用,也就是说,摩托车行驶到一定速度需要滑行时,可通过该节能器的控制进行滑行,但当前方遇到障碍物或根据情况需要减速时,必须通过刹车等制动机构进行减速,使摩托车运行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增大了驾驶摩托车的危险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机械磨损小和行驶平稳的摩托车双向可控超越滑行节能器,它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摩托车处于滑行或驱动状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链轮、轴套和防尘罩,其特征在于固有带动销的多面盘中心圆孔通过轴承与轴套连接,与链轮固连的滚道环套接于多面盘的环形凸台上,并与多面盘呈相对旋转的活动连接,设置在环形凸台上的多面凸台与滚道环内圆面围成弓形区域和滚动槽,弓形区域内放有滚柱,边沿带有槽口的环形盖状保持架扣入滚动槽和弓形区域内,滚柱活动地限位在槽口内,在环形盖状保持架与卡于多面盘上的挡圈之间套有挡尘摩擦环片,多面盘上设置有滚柱微挡装置。将本技术通过带动销与摩托车后轮固连,后轮的轮轴插在轴套内,并与防尘罩固连,链轮通过链条与发动机连接,摩托车车把与本技术之间安装有拨动装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启动发动机后,发动机通过链条、链轮带动滚道环一起逆时针旋转,此时,因后轮及多面盘静止而使滚柱卡紧于弓形区域内的左侧,多面盘随滚道环一起逆时针旋转,多面盘又带动摩托车后轮转动,从而驱动摩托车向前行进;当摩托车达到一定车速而需要滑行时,松开油门,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而处于怠速运行状态,后轮的转速高于发动机的转速,也即多面盘的转速高于滚道环的转速,促使滚柱相对于多面盘沿顺时针方向移动,滚柱回到弓形区域的中心位置时,受到滚柱微挡装置的阻挡而停止相对移动,多面盘与滚道环彼此相脱离,这时,多面盘的旋转不再受滚道环、链轮及发动机等驱动机构的影响,使摩托车依靠惯性继续向前滑行;当车速降低到需要加速时,收紧油门,发动机转速迅速提高,在滚道环的作用下,带动滚柱又卡紧于弓形区域的左侧,多面盘与滚道环彼此紧密结合,以使驱动机构带动多面盘、后轮一起旋转,摩托车得以加速行驶。摩托车在滑行过程中,若遇到前方有行人或障碍物等紧急情况需要减速时,后轮的转速高于怠速运行的发动机转速,也即多面盘的转速高于滚道环的转速,通过拨动装置触动一下挡尘摩擦环片,该触动力被传递给随多面盘一起旋转的环形盖状保持架,阻碍了环形盖状保持架的转动,在此瞬间,环形盖状保持架相对于多面盘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克服滚柱微挡装置的阻挡能力,带动滚柱迅速卡紧于弓形区域的右侧,使多面盘与滚道环呈紧密结合,摩托车后轮与驱动机构连动而形成反拖,从而使摩托车的车速得以平稳有效地降低,保证了行驶的安全性;当摩托车又需要加速行驶时,只需收紧油门,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滚道环带动滚柱克服滚柱微挡装置的阻挡能力,迅速地卡紧于弓形区域的左侧,使多面盘与滚道环呈紧密结合,摩托车后轮与驱动机构连动,从而带动后轮旋转,使摩托车得以向前加速行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结构紧凑合理,操作十分简便;2.安全舒适在不改变原有摩托车性能及驾乘方法的情况下,驾驶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控制摩托车处于滑行或驱动状态,摩托车无论是从驱动状态变为滑行状态,还是从滑行状态变为驱动状态,均可使摩托车的后轮与怠速运转的动力系统之间平稳地连接或脱离,在增强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减少噪音和车身震动,给驾驶员以安全舒适的感受;3.节能减污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性地使其处于滑行状态,摩托车发动机常在怠速状态下运行,这就明显地降低了燃油的燃烧,不但节省了燃油,而且还明显地减少了废气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其节油率可达20%~30%;4.减少故障由于经常性的后轮与链轮相脱离滑行,使得链轮、链条、传动系统各齿轮、发动机、点火和化油系统等均经常性地处于怠速工作状态,并明显地减少离合器系统的使用频率,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各个器件的机械磨损,延长了摩托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多面盘上一个侧面滚柱移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链轮;2.轴套;3.防尘罩;4.带动销;5.多面盘;6.轴承;7.滚道环;8.环形凸台;9.多面凸台;10.滚柱;11.环形盖状保持架;12.挡圈;13.挡尘摩擦环片;14.孔洞;15.钢球;16.弹簧;17.扭簧;18.环槽;19.环台;20.拨动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链轮1、轴套2和防尘罩3,其特征在于固有带动销4的多面盘5中心圆孔通过轴承6与轴套2连接,与链轮1固连的滚道环7套接于多面盘5的环形凸台8上,并与多面盘5呈相对旋转的活动连接,设置在环形凸台8上的多面凸台9与滚道环7内圆面围成弓形区域和滚动槽,弓形区域内放有滚柱10,边沿带有槽口的环形盖状保持架11扣入滚动槽和弓形区域内,滚柱10活动地限位在槽口内,在环形盖状保持架11与卡于多面盘5上的挡圈12之间套有挡尘摩擦环片13,多面盘5上设置有滚柱微挡装置。将本技术通过带动销4与摩托车后轮固连,后轮的轮轴插在轴套内,并与防尘罩3固连,链轮1通过链条与发动机连接,摩托车车把与本技术之间安装有拨动装置。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启动发动机后,发动机通过链条、链轮1带动滚道环7一起逆时针旋转,此时,因后轮及多面盘5静止而使滚柱10卡紧于弓形区域内的左侧,多面盘5随滚道环7一起逆时针旋转,多面盘5又带动摩托车后轮转动,从而驱动摩托车向前行进;当摩托车达到一定车速而需要滑行时,松开油门,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而处于怠速运行状态,后轮的转速高于发动机的转速,也即多面盘5的转速高于滚道环7的转速,促使滚柱10相对于多面盘5沿顺时针方向移动,滚柱10回到弓形区域的中心位置时,受到滚柱微挡装置的阻挡而停止相对移动,多面盘5与滚道环7彼此相脱离,这时,多面盘5的旋转不再受滚道环7、链轮1及发动机等驱动机构的影响,使摩托车依靠惯性继续向前滑行;当车速降低到需要加速时,收紧油门,发动机转速迅速提高,在滚道环7的作用下,带动滚柱10又卡紧于弓形区域的左侧,多面盘5与滚道环7彼此紧密结合,以使驱动机构带动多面盘5、后轮一起旋转,摩托车得以加速行驶。摩托车在滑行过程中,若遇到前方有行人或障碍物等紧急情况需要减速时,后轮的转速高于怠速运行的发动机转速,也即多面盘5的转速高于滚道环7的转速,通过拨动装置触动一下挡尘摩擦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双向可控超越滑行节能器,包括有链轮(1)、轴套(2)和防尘罩(3),其特征在于:固有带动销(4)的多面盘(5)中心圆孔通过轴承(6)与轴套(2)连接,与链轮(1)固连的滚道环(7)套接于多面盘(5)的环形凸台(8)上,并与多面盘(5)呈相对旋转的活动连接,设置在环形凸台(8)上的多面凸台(9)与滚道环(7)内圆面围成弓形区域和滚动槽,弓形区域内放有滚柱(10),边沿带有槽口的环形盖状保持架(11)扣入滚动槽和弓形区域内,滚柱(10)活动地限位在槽口内,在环形盖状保持架(11)与卡于多面盘(5)上的挡圈(12)之间套有挡尘摩擦环片(13),多面盘(5)上设置有滚柱微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