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疤增压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2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祛疤增压贴片,其包括一片贴膜,所述贴膜中间设有开口;一个双层抽气头,所述双层抽气头包括相互平行的上面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通过镂空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面板无缝连接在所述贴膜的开口中;一个单向抽气阀,所述单向抽气阀设于所述上面板上;以及一片软片,所述软片贴覆于所述下底板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贴膜的中间位置设置双层抽气头,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可使下底板受力并将压力施加于瘢痕表面,使瘢痕组织缺少供血和供氧,促进瘢痕内成纤维细胞的坏死凋亡,从而实现治疗瘢痕的作用。该祛疤压力贴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小面积以及凹陷部位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治疗。

A Scar Removing and Pressurizing P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疤增压贴片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祛疤增压贴片。
技术介绍
身体皮肤创伤尤其是烧伤愈合后、外伤后以及手术后会留有疤痕,而疤痕会影响人体美观,产生疼痛瘙痒,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物理方法是通过绷带绑缚或弹力衣进行加压,以此达到祛疤的作用。这种方式适合大面积创伤的疤痕治疗,对于小面积的创伤疤痕治疗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对于小面积创伤绑缚不便且容易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适和不便;另一方面,由于人体表面存在各种凹陷部位,比如胸口、脊柱等区域,使用绷带绑缚或穿戴弹力衣时往往达不到加压效果。而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硅胶祛疤贴剂,只能单单起到瘢痕表面保湿缓解瘙痒的作用,无法对瘢痕施加压力,从而起到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绑缚式或弹力衣祛疤方法不适用于小面积疤痕和凹陷部位疤痕治疗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疤增压贴片,该祛疤增压贴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小面积以及凹陷部位疤痕的治疗。本技术的祛疤增压贴片包括:一片贴膜,所述贴膜中间设有开口;一个双层抽气头,所述双层抽气头包括相互平行的上面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通过镂空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面板无缝连接在所述贴膜的开口中;一个单向抽气阀,所述单向抽气阀设于所述上面板上;以及一片软片,所述软片贴覆于所述下底板底面。本技术的祛疤增压贴片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将所述双层抽气头的下底板紧贴患者的瘢痕或瘢痕疙瘩处,使贴膜紧贴周围皮肤;然后使用抽气设备比如注射器与所述单向抽气阀对接,进行抽真空,所述双层抽气头中以及所述贴膜与皮肤之间的空气抽出后,所述下底板和所述贴膜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所述下底板和所述贴膜可紧贴皮肤,所述下底板受力可起到增压的效果,通过此原理将压力施加于瘢痕表面,从而使瘢痕组织缺少供血和供氧,促进瘢痕内成纤维细胞的坏死凋亡,从而实现治疗瘢痕的作用。本技术的祛疤压力贴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小面积以及凹陷部位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治疗。所述软片的设计可提高所述下底板表面的柔软性,能够起到瘢痕表面保湿改善其瘙痒症状,并提升患者体验效果。较佳的,所述软片为硅胶片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软片。或者较佳的,所述软片可吸水的布片或毛绒片,或者涂有除瘢药物的布片或毛绒片。对于镂空结构的设计,本技术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为呈环形排布的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的边缘处。本技术的另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为镂空筒,所述镂空筒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的边缘处;所述镂空筒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较佳的,所述通气孔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其中多边形包括三角形、方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其他正多边形或非正多边形。本技术的另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为网格状支撑。对于单向抽气阀的设计,本技术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面板中心开孔,所述单向抽气阀顶端无缝连接在所述开孔中;所述单向抽气阀顶部设有抽气口用于与注射器对接。所述单向抽气阀可选用常规的小型薄膜式单向气动阀或弹簧式单向气动阀。进一步的,所述单向抽气阀的抽气口为内螺纹口且配设有封口塞,所述内螺纹口用于螺接螺纹注射器。所述封口塞可确保密封性能。本技术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下底板对瘢痕所施加的具体压力大小,所述上面板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的微型显示屏,用于显示所检测到的压力值。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或蓝牙,用于将所监测到的压力值发送至手机下载的应用软件或通过蓝牙传输至手机。手机的应用软件可设置,当负压贴片内压力低于设定值一定范围后,可实时报警。本技术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均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贴膜独立地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其中多边形包括三角形、方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其他正多边形或非正多边形。当然所述上面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贴膜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也可根据疤痕位置和形状进行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技术的祛疤压力贴片时,将所述双层抽气头的下底板紧贴患者的瘢痕或瘢痕疙瘩处,使贴膜紧贴周围皮肤;然后使用抽气设备比如注射器与所述单向抽气阀对接,进行抽真空,所述双层抽气头中以及所述贴膜与皮肤之间的空气抽出后,所述下底板和所述贴膜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所述下底板和所述贴膜可紧贴皮肤,所述下底板受力可起到增压的效果,通过此原理将压力施加于瘢痕表面,从而使瘢痕组织缺少供血和供氧,促进瘢痕内成纤维细胞的坏死凋亡,从而实现治疗瘢痕的作用。而底面软片则能够起到瘢痕表面保湿改善其瘙痒症状。本技术的祛疤增压贴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小面积以及凹陷部位疤痕的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祛疤增压贴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祛疤增压贴片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祛疤增压贴片的拆分示意图;图4~6为本技术祛疤增压贴片的其他类型双层抽气头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贴膜1,双层抽气头2,上面板21,下底板22,支撑柱23,镂空筒24,条状支撑25,网格状支撑26,单向抽气阀3,封口塞4,压力传感器51,微型显示屏52,硅胶片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3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祛疤增压贴片,其包括贴膜1、双层抽气头和单向抽气阀3。其中,贴膜1呈圆形且中间设有开口。双层抽气头2包括圆形的相互平行的上面板21和下底板22,上面板21和下底板22之间通过呈环形排布的若干支撑柱23连接,支撑柱23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上面板21和下底板22的边缘处。上面板21无缝连接在贴膜1的开口中。单向抽气阀3设于上面板21上,可选用常规的小型薄膜式单向气动阀或弹簧式单向气动阀。上面板21中心开孔,单向抽气阀3顶端无缝连接在开孔中;单向抽气阀3顶部设有抽气口,抽气口为内螺纹口且配设有封口塞4,内螺纹口用于螺接螺纹注射器。下底板2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51用于检测祛疤压力贴对瘢痕所施加的具体压力大小,上面板设有微型显示屏52,用于显示所监测到的压力值。下底板22的底面包覆有硅胶片6,以此提高下底板22表面的柔软性,提升患者体验效果。本技术的祛疤增压贴片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将双层抽气头2的下底板22紧贴患者的疤痕处,使贴膜1紧贴周围皮肤;然后使用抽气设备注射器与单向抽气阀3对接,进行抽真空,通过压力传感器51和微型显示屏52可观测抽下底板22对瘢痕所施加的具体压力大小,进而可调整抽真空的程度。双层抽气头2中以及贴膜1与皮肤之间的空气抽出后,下底板22和贴膜1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下底板22和贴膜1可紧贴皮肤,下底板受力可起到增压的效果,从而实现祛除疤痕的作用。本技术的祛疤增压贴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小面积以及凹陷部位疤痕的治疗。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面板21和下底板22之间还可通过其他镂空结构连接支撑,比如图4所示的镂空筒24,镂空筒24两端分别连接于上面板21和下底板22的边缘处;镂空筒24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疤增压贴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片贴膜,所述贴膜中间设有开口;一个双层抽气头,所述双层抽气头包括相互平行的上面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通过镂空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面板无缝连接在所述贴膜的开口中;一个单向抽气阀,所述单向抽气阀设于所述上面板上;以及一片软片,所述软片贴覆于所述下底板底面;所述软片为硅胶片,可吸水的布片或毛绒片,或者涂有除瘢药物的布片或毛绒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疤增压贴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片贴膜,所述贴膜中间设有开口;一个双层抽气头,所述双层抽气头包括相互平行的上面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通过镂空结构相互连接,所述上面板无缝连接在所述贴膜的开口中;一个单向抽气阀,所述单向抽气阀设于所述上面板上;以及一片软片,所述软片贴覆于所述下底板底面;所述软片为硅胶片,可吸水的布片或毛绒片,或者涂有除瘢药物的布片或毛绒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增压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为呈环形排布的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的边缘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增压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为镂空筒,所述镂空筒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板的边缘处;所述镂空筒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增压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为网格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一新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