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及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274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氢能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及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光催化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技术存在的反应温度高、催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述催化剂为γ‑Al2O3负载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其中,金属组分一为Pt或Pd或Ni,金属组分二为Au或Ag或Cu,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5wt%,金属组分一与金属组分二的质量比为1:0.2~15。所述制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以生物醇和水为反应物,所述生物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S2、添加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使用量为总反应物的1.0~5.0 wt%;S3、加热,至温度为130~170℃;S4、采用光照强度为0.1~0.5 W/cm2的可见光持续照射1‑10 h;S5、收集氢气。

A bimetallic photocatalyst and liquid phase reforming of bioalcohol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及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能制备相关
,具体是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及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导致了全球日趋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氢能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想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热值高于其他碳氢燃料;2)燃烧产物是水,清洁环保;3)来源广泛,储量丰富;4)能量形式多样,可以作为内燃机中的替代燃料,也可以通过燃料电池转换成电能。开发氢能对于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与日俱增、且能源进口依赖较大的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氢源和成本问题是制约氢能实用化的瓶颈,因为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96%)仍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制取的,这不仅使大气CO2排放量不断增加,也无法满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想利用氢能,必须发展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高效途径。目前的非化石资源制氢方法包括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制氢以及生物质制氢等,其中生物质制氢因为生物质是绿色可再生资源、污染小被认为是非常具有潜力的一个方向。生物质制氢主要包括高温热裂解制氢(直接路线)和重整制氢(间接路线)两条路线。高温裂解制氢通常在750-1000℃高温下进行,能耗高。重整制氢路线包括热催化重整制氢和光催化重整制氢,二者都是先将生物质进行预处理:在酸或酶的作用下解聚为单糖和低聚糖,再通过降解、还原、发酵得到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葡萄糖等。热催化生物醇制氢主要技术是通过生物醇蒸汽重整,主要采用Pt、Rh、Ir、Ru、Ni、Co、Cu等金属催化剂在高于300℃以及2.2MPa的压力下实现,参考文献Chem.Rev.2007,107,3952-3991。虽然蒸汽重整制氢技术成熟,也适用于大规模制氢,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所以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2002年,Dumesic等首次报道了γ-Al2O3上负载的Pt纳米颗粒可以在227℃下实现乙二醇水溶液的近乎完全转化,转化成H2(气相组分中比例>70%)以及CO2,这一发现开创了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路线,参考文献Nature2002,418,964-967。液相重整制氢避免了蒸汽重整制氢所需的原料气化过程,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操作繁琐度,同时液相重整能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产生额外的高质量氢气(较低的CO含量),特别适用于PEM燃料电池。Toshiaki等报道了TiO2负载的Ru催化剂用于生物乙醇液相重整制氢,在200℃下H2的转化频率(TOF)可达17.8×10-3s-1,参考文献Appl.Catal.B:Environ.2014,146,221-226。Coronado等采用负载型非贵金属Ni催化剂用于甲醇液相重整制氢,在230℃,3.2MPa下,产氢速率可达84.7mmol•min-1•g-1,参考文献BiomassandBioenergy2017,10629-37。尽管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反应仍需在2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能耗高,同时存在CO和CO2甲烷化反应等副反应造成的H2纯度低等问题。光催化生物醇重整制氢通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日本科学家Kawai等人首次采用TiO2光催化剂在室温下重整乙醇水溶液,检测到氢气、甲烷和乙醛等产物,参考文献Nature1980,286,474-476。TiO2半导体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需要移动到半导体表面才能进行催化反应,电子和空穴在移动过程中有很大的复合损失的几率(>90%),所以催化效率不高;2)TiO2只吸收紫外光(紫外光只占太阳光谱的4%,可见光占太阳光谱的43%),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因此开发具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成为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技术存在的反应能耗高、催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及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γ-Al2O3负载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其中,金属组分一为Pt或Pd或Ni,金属组分二为Au或Ag或Cu,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5wt%,金属组分一与金属组分二的质量比为1:0.2~15。一种运用上述双金属光催化剂的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以生物醇和水为反应物,所述生物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S2、添加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使用量为总反应物的1.0~5.0wt%;S3、加热,至温度为130~170℃;S4、采用光照强度为0.1~0.5W/cm2的可见光持续照射1-10h;S5、收集氢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γ-Al2O3负载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光催化剂,双金属纳米颗粒的金属组分一为Pt或Pd或Ni纳米颗粒,这类金属是生物醇重整制氢的活性金属,具有很强的脱氢能力,金属组分二为Au或Ag或Cu纳米颗粒,这类金属无催化活性,但它们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LSPR),即电子能在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振荡,其频率与入射光频率一致时,就会发生共振,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参考文献EnergyEnviron.Sci.2011,4,3384-3388;Chemsuschem2011,4,1431-1438;Angew.Chem.Int.Ed.2011,50,3934-3937。LSPR金属强的光吸收具有以下三个作用:a、激发金属的价电子,使电子产生带间跃迁而具有高的能量;b、在金属纳米颗粒周围产生比入射光强106个数量级的电场;c、高能电子跃迁后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热量。当将这种催化剂用于制备氢气时,具有LSPR效应的组分二金属吸收的光能能够转移给产氢活性组分一金属,从而有效的活化被吸附的生物醇和水分子,极大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实现较低温度下高效产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产物采用岛津GC2014C型气相色谱仪分析(5A分子筛填充柱,热导检测器分析氢气;TDX-1填充柱,甲烷转化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分析CO、CH4、CO2等),氩气为内标,按照气体标准曲线分析检测。实施例一:将1gγ-Al2O3分散于40mL的去离子水中,超声30min,逐滴加入5mL含有0.0398gH2PtCl6•6H2O和0.0627gHAuCl4•4H2O的混合溶液,加入10mL赖氨酸溶液(0.308mol/L),在25℃搅拌30min,再逐滴加入含0.028gNaBH4溶液10mL,25℃继续搅拌24h,4000rpm离心5min,120℃烘箱干燥12h得到催化剂PtAu/γ-Al2O3。本实施例中,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4.46wt%,金属组分一与金属组分二的质量比为1:2.05。在反应釜中加入PtAu/γ-Al2O3催化剂,催化剂质量占总反应物质量的5%,加入的乙二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9,500rpm转速搅拌下加热到130℃,采用光强为0.1W/cm2高压汞灯光照3h,反应后产物用气袋取气,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氢气的转化频率45.8mol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γ‑Al2O3负载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其中,金属组分一为Pt或Pd或Ni,金属组分二为Au或Ag或Cu,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5wt%,金属组分一与金属组分二的质量比为1:0.2~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γ-Al2O3负载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其中,金属组分一为Pt或Pd或Ni,金属组分二为Au或Ag或Cu,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5wt%,金属组分一与金属组分二的质量比为1:0.2~15。2.一种运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生物醇液相重整制氢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以生物醇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占丰王瑞义谷献模马鹏伟裴林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