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干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7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蚀干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法兰管,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外壳的内侧端面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筒形状且环绕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外侧,所述支撑架的端面上向内凹陷设有若干供所述换热管侧端卡入的凹槽,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有特制前端盖,所述特制前端盖的内部设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换热管穿出的开孔,开孔内设有橡胶垫圈,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后端盖。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对盘型换热管进行加固,并且换热器采用防腐蚀材质制成,能够提高使用寿命。

Corrosion-resistant dry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腐蚀干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腐蚀干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shellandtubeheatexchanger)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但传热系数低、占地面积大。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也称干式换热器,现有的干式换热器换热管采用铜或铜合金管,外壳采用碳钢制作而成,在冷却水中长期使用会产生一定的腐蚀,更不用说在海水、盐水和酸碱性溶液中使用了,在这些介质中都无法谈使用寿命,因为有时在正常的投入使前都已经被腐蚀的无法使用了。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腐蚀干式换热器,不仅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对盘型换热管进行加固,并且换热器采用防腐蚀材质制成,能够提高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腐蚀干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外壳的底端支撑设有两个底座,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供液体流动的空腔,所述外壳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法兰管,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一体成型,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的一侧均设有测温管口,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上端为流体进口,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上端为流体出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盘绕状设置,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为换热剂进口,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为换热剂出口,换热剂进口和换热剂出口均设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外壳的内侧端面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筒形状且环绕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外侧,所述支撑架的端面上向内凹陷设有若干供所述换热管侧端卡入的凹槽,若干凹槽之间等距设置且对应所述换热管的侧端设置,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管板,所述连接法兰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前端盖,所述特制前端盖与所述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若干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特制前端盖的内部设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换热管穿出的开孔,开孔内设有橡胶垫圈,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后端盖。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呈两侧敞开状的筒形,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设置,凹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特制前端盖的端面上设有两个供所述换热管导出的开口,即换热管进口和换热管出口,所述换热管的换热剂出口端和换热剂进口端分别导出两个开口外侧。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特制后端盖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紧所述换热管底部的紧固架,所述紧固架的内侧端面呈弧形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板的两端与所述特制前端盖的内壁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两端通过所述紧固板的开孔穿出。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采用不锈钢或钛制成,所述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对盘型换热管进行加固,防止换热时换热管固定不牢固,并且换热管采取防腐蚀材料(不锈钢、钛等),外壳采用塑料材料;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适用于多种腐蚀介质如:海水,酸、碱溶液等。实现了干式换热器在各种腐蚀性极强的介质中长寿命使用。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也保护了自然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防腐蚀干式换热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换热器本体;2、外壳;3、底座;4、连接法兰管;5、换热管;6、支撑架;7、连接法兰;8、特制前端盖;9、紧固板;10、特制后端盖;11、紧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防腐蚀干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外侧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呈圆筒状,所述外壳2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外壳2的底端支撑设有两个底座3,所述外壳2的内部形成供液体流动的空腔,所述外壳2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法兰管4,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4一体成型,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4的一侧均设有测温管口,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4上端为流体进口,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4上端为流体出口,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呈螺旋盘绕状设置,所述换热管5的一端为换热剂进口,所述换热管5的另一端为换热剂出口,换热剂进口和换热剂出口均设于所述外壳2的一侧,所述外壳2的内侧端面上设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呈筒形状且环绕设置在所述换热管5的外侧,所述支撑架6的端面上向内凹陷设有若干供所述换热管5侧端卡入的凹槽,若干凹槽之间等距设置且对应所述换热管5的侧端设置,所述外壳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法兰7,所述连接法兰7与所述外壳2的连接处设有管板,所述连接法兰7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前端盖8,所述特制前端盖8与所述连接法兰7之间通过若干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特制前端盖8的内部设有紧固板9,所述紧固板9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换热管5穿出的开孔,开孔内设有橡胶垫圈,所述外壳2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后端盖10。另外,所述支撑架6呈两侧敞开状的筒形,所述支撑架6的外壁与所述外壳2的内壁贴合设置,凹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架6的内壁上。另外,所述特制前端盖8的端面上设有两个供所述换热管5导出的开口,即换热管进口和换热管出口,所述换热管5的换热剂出口端和换热剂进口端分别导出两个开口外侧。另外,所述特制后端盖10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紧所述换热管5底部的紧固架11,所述紧固架11的内侧端面呈弧形状。另外,所述紧固板9的两端与所述特制前端盖9的内壁连接,所述换热管5的两端通过所述紧固板9的开孔穿出。另外,所述换热管5采用不锈钢或钛制成,所述外壳2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换热器本体1的外侧设有外壳2,外壳2呈圆筒状,外壳2的外部设有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外壳2的底端支撑设有两个底座3,外壳2的内部形成供液体流动的空腔,外壳2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法兰管4,两个连接法兰管4一体成型,两个连接法兰管4的一侧均设有测温管口,一侧的连接法兰管4上端为流体进口,另一侧的连接法兰管4上端为流体出口外壳2的内部设有换热管5,换热管5采用不锈钢或钛制成,提高防腐蚀性能,外壳2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换热管5呈螺旋盘绕状设置,换热管5的一端为换热剂进口,换热管5的另一端为换热剂出口,换热剂进口和换热剂出口均设于外壳2的一侧,外壳2的内侧端面上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呈筒形状且环绕设置在换热管5的外侧,支撑架6的端面上向内凹陷设有若干供换热管5侧端卡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腐蚀干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外壳的底端支撑设有两个底座,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供液体流动的空腔,所述外壳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法兰管,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一体成型,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的一侧均设有测温管口,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上端为流体进口,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上端为流体出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盘绕状设置,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为换热剂进口,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为换热剂出口,换热剂进口和换热剂出口均设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外壳的内侧端面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筒形状且环绕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外侧,所述支撑架的端面上向内凹陷设有若干供所述换热管侧端卡入的凹槽,若干凹槽之间等距设置且对应所述换热管的侧端设置,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管板,所述连接法兰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前端盖,所述特制前端盖与所述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若干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特制前端盖的内部设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换热管穿出的开孔,开孔内设有橡胶垫圈,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后端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蚀干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外壳的底端支撑设有两个底座,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供液体流动的空腔,所述外壳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法兰管,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一体成型,两个所述连接法兰管的一侧均设有测温管口,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上端为流体进口,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法兰管上端为流体出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盘绕状设置,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为换热剂进口,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为换热剂出口,换热剂进口和换热剂出口均设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外壳的内侧端面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筒形状且环绕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外侧,所述支撑架的端面上向内凹陷设有若干供所述换热管侧端卡入的凹槽,若干凹槽之间等距设置且对应所述换热管的侧端设置,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管板,所述连接法兰的另一端连接有特制前端盖,所述特制前端盖与所述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若干螺栓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佩建郑冬冬陈秋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新五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