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专用低温液体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防灭火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高效注液氮防灭火系统中的煤矿井下专用低温液体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防灭火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普遍采用的高效注氮防灭火技术就是一种新型、高效地防灭火技术。高效注氮防灭火技术,是指通过雾化装置将低温阻化剂雾化成细微液滴,混合至氮气风流中送入防灭火区域进行火灾防治。换热器作为高效注氮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要求具有换热效率高、体积小、换热均匀等特点。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0610044148.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逆流螺旋形换热器”及专利号为200710016301.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二次逆流筒式换热器”,二者应用领域均为采暖供热管路中的换热,但其单从换热的角度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逆流螺旋形换热器”虽然采用逆流螺旋结构,换热效率高,但问题在于二者内部结构复杂,若用于低温液体换热,会造成其内部结构易变形,失去原有功能,且换热后的液体温度混合不均匀,系热管附近的液体温度与筒体内壁的温度存在差异;另外,专利号为201110057631.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专用低温液体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冷却管,壳体(1)包括主体冷却段(11)以及与主体冷却段(11)相连的混合段(12),主体冷却段(11)的一端设置有阻化剂入口Ⅰ(21)和两个冷却介质出口(4),主体冷却段(11)另一端与混合段(12)相连接,且主体冷却段(11)该端设置有两个冷却介质入口(3),混合段(12)的外端设置有阻化剂出口(5),主体冷却段(11)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壳体(1)内部相通的阻化剂入口Ⅱ(22);所述冷却管设置在主体冷却段(11)内部,冷却管包括在壳体(1)内螺旋布置的第一冷却管(61)和第二冷却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专用低温液体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冷却管,壳体(1)包括主体冷却段(11)以及与主体冷却段(11)相连的混合段(12),主体冷却段(11)的一端设置有阻化剂入口Ⅰ(21)和两个冷却介质出口(4),主体冷却段(11)另一端与混合段(12)相连接,且主体冷却段(11)该端设置有两个冷却介质入口(3),混合段(12)的外端设置有阻化剂出口(5),主体冷却段(11)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壳体(1)内部相通的阻化剂入口Ⅱ(22);所述冷却管设置在主体冷却段(11)内部,冷却管包括在壳体(1)内螺旋布置的第一冷却管(61)和第二冷却管(62),第一冷却管(61)和第二冷却管(62)的一端分别与两冷却介质入口(3)相连通,第一冷却管(61)和第二冷却管(6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冷却介质出口(4)相连通;所述混合段(12)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分布的扰流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专用低温液体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61)和第二冷却管(62)呈双螺旋结构布置,第一冷却管(61)固定设置在主体冷却段(11)内壁上,其螺旋半径与主体冷却段(11)内径相同,第二冷却管(62)固定设置在靠近主体冷却段(11)的中轴位置处,其螺旋半径为主体冷却段(11)内径的1/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峰,胡依鲁,庞叶青,魏松,顾可可,王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赛孚瑞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