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5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芯片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与绝缘本体旋转配合的盖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隔栏部及与隔栏部间隔设置的槽道,所述隔栏部在朝向槽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有一敞开口,所述侧壁上的容纳部的敞开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朝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轴部和容纳部的相互配合,使得盖体的枢转部能够很好的定位在所述容纳部内,并受到容纳部的限位作用;由于旋转轴部的数量为多个,其设置在每个枢转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盖体和枢转臂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稳定可靠,连接部位的强度也更强。

Chip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片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芯片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脑、平板等产品,主要作用是用于承载芯片或CPU,使芯片或CPU能够与主板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由于芯片的种类和规格比较多,因此,与之配套的电连接器的种类也有很多,对于比较小型的芯片来说,芯片的针脚数量比较少,因此,芯片电连接器的结构也相对简单,自身的强度也比较弱。常见的芯片电连接器具有容纳芯片的主体和盖于主体上的盖体,当芯片放置于主体内后,通过旋转盖体来压住芯片并将其锁定在主体内部。但是,由于盖体和主体均为绝缘材质,其通过注塑成型,因而自身的强度不高,尤其在盖体和主体的枢转位置处,强度更低,盖体上通常仅存在一对比较小的转轴,通过这对转轴与本体发生枢接配合,强度十分弱,在盖体的旋转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芯片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芯片电连接器,以改善产品的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芯片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与绝缘本体旋转配合的盖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隔栏部及与隔栏部间隔设置的槽道,所述隔栏部在朝向槽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有一敞开口,所述侧壁上的容纳部的敞开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朝向。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上的若干容纳部中,包括至少一个敞开口朝上的容纳部、一个敞开口朝下的容纳部以及一个敞开口水平朝外的容纳部。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侧壁旋转配合的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枢转臂,相邻两个枢转臂之间设有凹槽,所述枢转臂末端设有凸伸入所述凹槽内的旋转轴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部存在两种不同的延伸方向,以分别收容在所述容纳部内。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包括左盖体和右盖体,其分别与所述一对侧壁旋转配合,所述左盖体设有一对锁扣臂,所述一对锁扣臂分别位于所述左盖体的两端并且向下延伸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两端设有向外凸伸的凸部,且所述两个侧壁的凸部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锁扣臂的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卡扣部。进一步地,所述缺口自上而下贯通所述绝缘本体,缺口的上侧比下侧尺寸更宽,且缺口的上侧设有倾斜向下的导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旋转轴部和容纳部的相互配合,使得盖体的枢转部能够很好的定位在所述容纳部内,并受到容纳部的限位作用;由于旋转轴部的数量为多个,其设置在每个枢转臂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依靠两端的旋转轴部来实现盖体旋转的方式,本技术的盖体和枢转臂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稳定可靠,连接部位的强度也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芯片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芯片电连接器的盖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芯片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芯片电连接器的盖体和绝缘本体配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芯片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20及与绝缘本体10旋转配合的盖体30,所述绝缘本体10内用于承载芯片,而所述盖体30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并且通过旋转的方式压于芯片(未图示)上,使芯片固定在绝缘本体10内。以下具体详述各个部件。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一底壁11及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12,所述侧壁12的两端设有向外凸伸的凸部13,且所述两个侧壁的凸部13之间形成有缺口14,所述缺口14用于与所述盖体30配合,且缺口14自上而下贯通所述绝缘本体10,缺口14的上侧比下侧尺寸更宽,且缺口14的上侧设有倾斜向下的导引面15,所述底壁11设有凸伸入所述缺口14内的卡扣部16,用于与所述盖体30卡扣配合。所述底壁11和侧壁12之间形成有容纳芯片的芯片槽,其中,所述底壁11的内壁面上用于承载所述芯片,且芯片位于两个侧壁12之间。所述盖体30包括左盖体31和右盖体32,其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侧壁12上,所述左盖体和右盖体均设有与所述侧壁12旋转配合的枢转部33,以左盖体31为例,所述左盖体31的枢转部33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枢转臂34,相邻两个枢转臂34之间设有凹槽35,所述枢转臂34末端设有凸伸入所述凹槽35内的旋转轴部36,所述旋转轴部36存在两种不同的延伸方向,如图2所示。另外,所述左盖体31还设有一对锁扣臂37,所述一对锁扣臂37分别位于所述左盖体31的纵向两端并且向下延伸设置,用于与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10的缺口14内,且锁扣臂37的末端设有向内凸伸的凸部38,所述凸部38与所述缺口14内的卡扣部16卡扣配合实现左盖体31与绝缘本体10的锁扣定位。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两个侧壁12上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槽道17,所述槽道17向上贯通所述侧壁12的顶面,相邻两个槽道17之间通过隔栏部18进行隔离,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隔栏部18在朝向槽道17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盖体30配合的容纳部19,所述单个侧壁12上设有若干隔栏部18,因此也设有若干容纳部19,所述容纳部19设有一敞开口,且所述若干容纳部19的敞开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朝向,例如,单个侧壁12上的一些容纳部19的敞开口朝上设置,另一些容纳部19的敞开口朝下设置,还有一些容纳部19的敞开口呈水平朝外设置,同一排敞开口朝不同方向设置的原因,是可以更好的定位所述盖体30,防止盖体30的旋转轴部36轻易脱离出容纳部19,所述旋转轴部36设置在容纳部19内时,只有沿着容纳部19的敞开口方向移动才能较为容易的脱离出容纳部19。这样,在旋转轴部36和容纳部19的相互配合下,可使得盖体30的枢转部33能够很好的定位在所述容纳部19内,并受到容纳部19的限位作用,同时,由于旋转轴部36的数量为多个,其设置在每个枢转臂34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依靠两端的旋转轴部来实现盖体旋转的方式,本技术的盖体30和枢转臂34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稳定可靠,连接部位的强度也更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片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与绝缘本体旋转配合的盖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一对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隔栏部及与隔栏部间隔设置的槽道,所述隔栏部在朝向槽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有一敞开口,所述侧壁上的容纳部的敞开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朝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与绝缘本体旋转配合的盖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一对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隔栏部及与隔栏部间隔设置的槽道,所述隔栏部在朝向槽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盖体配合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有一敞开口,所述侧壁上的容纳部的敞开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朝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的若干容纳部中,包括至少一个敞开口朝上的容纳部、一个敞开口朝下的容纳部以及一个敞开口水平朝外的容纳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侧壁旋转配合的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枢转臂,相邻两个枢转臂之间设有凹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吴永发雷云方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