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041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与对象端子接触时能够使接触部在外壳的内部浮动,另一方面在向基板安装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同基板连接的连接部与基板的规定的孔的定位的端子等。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这样的端子中,防止因端子在外壳内过度地浮动而使端子损坏而且有效嵌合长变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子具备:与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具有连接部的固定部;将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连结的弹性位移部;以及在与所述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方向上从所述接触部分离,在所述接触部动作时以能够与该接触部碰撞的状态与所述接触部对置的限位部件。

Terminals, connectors and connector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游隙插入于外壳的接触部的端子、使用了该端子的连接器、以及由该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如日本专利第6087335号(专利文献1)等很多文献记载的那样,为了将端子固定于外壳而经常利用矛形锁定件。在利用矛形锁定件的情况下,端子不固定于外壳,而是游隙插入外壳。因此,在与对象端子接触时,端子根据对象端子的移动而在外壳的内部浮动,该动作有助于与对象端子顺畅地接触。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87335号利用矛形锁定件将端子固定于外壳,使其在外壳的内部浮动,这样虽有很多优点,但另一方面也会发生问题。例如对于汽车用的连接器而言,有时将大量的、例如100个以上的端子排列于连接器。连接器在安装于刚性基板、柔性基板(FPC)那样的基板的状态下使用,但在将排列有上述大量的端子的连接器例如安装于FPC时,需要将上述全部端子的连接部定位并插通于与各连接部对应地设置的基板的规定的SMT衬垫的孔之后,进行锡焊。然而,随着端子的数量增加,保持定位的精度变得困难。低精度的定位不能进行锡焊或者锡焊不充分,不充分的锡焊在之后产生了应力的情况下,会成为产生焊锡裂缝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与对象端子接触时能够使接触部在外壳的内部浮动,另一方面,在向基板安装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同基板连接的连接部与基板的规定的孔的定位的端子、使用了该端子的连接器以及由该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此外目的在于在这样的端子中,防止因端子在外壳内过度地浮动,使端子损坏而且有效嵌合长变短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子具备:接触部,其与对象端子接触;固定部,其具有连接部;弹性位移部,其将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连结;以及限位部件,其以在与所述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方向上从所述接触部分离,且在所述接触部动作时能够与该接触部碰撞的状态与所述接触部对置。根据该方式的端子,与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经由弹性位移部而与固定部连结,因此通过使接触部游隙插入于外壳,由此在与对象端子接触时能够使接触部在外壳的内部浮动,另一方面,通过固定部将连接部相对于连接器定位,由此在向基板安装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同基板连接的连接部与基板的规定的孔的定位。另外,在这样的端子中,通过设置限位部件,由此能够防止因端子在外壳内过度地浮动,使端子损坏而且有效嵌合长变短。此外,由于设置有固定部,因此不需要在外壳设置矛形锁定件,其结果能够使用于制造外壳的模具构造成为简单的构造。在上述方式端子中,所述固定部可以作为所述限位部件发挥功能。另外,在上述方式的端子中,优选所述接触部具有收纳所述对象端子的大致筒状的端子插入空间。通过形成端子插入空间,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接触部与对象端子的接触。另外,将端子插入空间设为大致筒状,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与对象端子的接触,并且例如即使在由金属板形成端子插入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强度。另外,在上述方式的端子中,也可以在所述端子插入空间设置有沿所述接触方向延伸的接触片。通过设置沿接触方向延伸的接触片,由此能够使与对象端子的有效嵌合长变长。此外,在上述方式的端子中,优选所述弹性位移部和所述限位部件分别沿所述接触方向延伸,在所述接触方向上所述弹性位移部与所述限位部件在它们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通过使弹性位移部与限位部件在至少一部分重叠,由此能够减少接触方向上的端子的长度。另外,在上述方式的端子中,所述限位部件可以在与所述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侧包括边缘部,该边缘部在所述接触部动作时能够与该接触部碰撞。另外,在上述方式的端子中,优选所述弹性位移部朝向所述端子的内部折弯。通过设置折弯部,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弹性,另外通过朝向内部折弯,由此能够利用折弯部防止端子大型化。此外,在上述方式的端子中,所述端子可以由一张金属板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连接器,可以是排列有多个上述方式的端子的连接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的连接器具有:多个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和外壳,在所述外壳排列有分别供多个所述端子设置的多个端子设置空间,多个所述端子设置空间分别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插通口连通,所述端子的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端子设置空间,所述端子的接触部游隙插入于所述端子设置空间,并设置为通过所述弹性位移部而能够浮动。在上述方式的连接器中,所述端子可以沿着所述接触方向具有所述接触部、所述限位部件以及所述固定部,所述端子还在所述限位部件以及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接触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沿着所述接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连接部分别插通至设置于FPC基板的多个贯通孔的每一个。此外,能够形成由所述连接器、和排列有多个所述对象端子的对象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与对象端子接触时使接触部在外壳的内部浮动,另一方面,在向基板安装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同基板连接的连接部与基板的规定的孔的定位的端子、使用了该端子的连接器以及由该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此外在这样的端子中,能够防止因端子在外壳内过度地浮动而使端子损坏而且有效嵌合长变短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是表示嵌合后的状态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是表示嵌合前的状态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子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子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面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嵌合时的剖视图。图7是使限位部件变形后的端子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器装置;2…连接器;3…基板;6…对象连接器;61…对象外壳;62…对象端子;7…FPC基板;71…贯通孔;10…端子;11…外壳;14…端子设置空间;17…间隙;20…接触部;22…端子插入空间;24…边缘部;30…固定部;40…弹性位移部;50…限位部件;52…边缘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虽仅示出一个实施方式,当然并不由其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图1、图2中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的立体图。该连接器装置1由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和对象连接器6成对地构成。连接器2与对象连接器6能够相互自由地嵌合,并且能够解除嵌合。图1表示使连接器2与对象连接器6嵌合后的状态,图2表示使它们嵌合之前的状态。在嵌合时,连接器2的外壳11的前端侧被插入至设置于对象连接器6的对象外壳61的嵌合口63。其结果,在这些连接器的内部,排列在连接器2的外壳11的多个端子10分别与排列在对象连接器6的对象外壳61的多个对象端子62连接。连接器2的端子10分别例如在使该连接部31插通至FPC7的贯通孔71的状态下锡焊于FPC7。另一方面,对象连接器6的对象端子62分别例如锡焊于基板3的规定位置。其结果,能够通过上述端子10与对象端子62的连接,使基板3与FPC7电连接。连接器2与对象连接器6的嵌合状态能够使用设置于连接器2的外壳11的锁定单元12进行锁定。也可以在连接器2设置决定与FPC基板7的距离的突起13,以便更可靠地将端子10锡焊在FPC基板7,另外为了加强连接器2与FPC基板7的固定,也可以设置安装金属件8。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具备:接触部,其与对象端子接触;固定部,其具有连接部;弹性位移部,其将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连结;以及限位部件,其以在与所述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方向上从所述接触部分离,且在所述接触部动作时能够与该接触部碰撞的状态与所述接触部对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5 JP 2018-038418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具备:接触部,其与对象端子接触;固定部,其具有连接部;弹性位移部,其将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连结;以及限位部件,其以在与所述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方向上从所述接触部分离,且在所述接触部动作时能够与该接触部碰撞的状态与所述接触部对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具有收纳所述对象端子的大致筒状的端子插入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插入空间设置有沿所述接触方向延伸的接触片。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位移部和所述限位部件分别沿所述接触方向延伸,在所述接触方向上所述弹性位移部与所述限位部件在它们的至少一部分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在与所述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侧包括边缘部,该边缘部在所述接触部动作时能够与该接触部碰撞。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位移部朝向所述端子的内部折弯。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肉仓智一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