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063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包括脱臭塔、汽提装置、多个喷射泵,脱臭塔内设有若干层可调节油脂油量的塔盘,汽提装置设于脱臭塔中,汽提装置用于给塔盘中油脂提供脱臭需要的汽提蒸汽量;每个喷射泵分别与脱臭塔连接,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喷射泵的数量来调节脱臭塔的真空度。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油脂精炼的淡旺季等对油脂产能有不同需求的时期中,通过在一套半连续脱臭系统内进行多种产能的切换生产,从而减少开停机次数,节约成本,进而也降低了因频繁开停机对设备使用寿命的耗损,此外,该半连续脱臭系统还设有三组热回收,将脱臭后油脂里的废热用于加热脱臭前需加热的油脂,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A Semi-continuous Deodorization System with Switchable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
本技术涉及脱臭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
技术介绍
油脂精炼有淡旺季之分,不同时期的油脂产能也有不同需求。然而在油脂精炼常用的半连续脱臭系统中,却难以通过切换产能来满足不同时期的油脂精炼需求。在一套半连续脱臭系统中,虽然可以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调节塔盘油量来进行产能切换,但不同塔盘油量所对应的真空负载和汽提蒸汽量却无法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导致在一套半连续脱臭系统内难以真正实现不同产能的切换。而这也导致在产能较少的情况下存在需要频繁开停机的间歇性生产,一方面频繁地开停机操作会缩短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半连续脱臭系统每次开停车时间较长,耗费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以改善淡旺季不同产能需求的油脂精炼时,解决半连续脱臭系统进行频繁开停机对设备使用寿命的损耗,以及成本的耗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包括:脱臭塔,所述脱臭塔内设有若干层可调节油脂油量的塔盘;汽提装置,所述汽提装置设于所述脱臭塔中,所述汽提装置包括猛犸泵和汽提喷射器,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所述猛犸泵和/或所述汽提喷射器来调节所述油脂脱臭需要的汽提蒸汽量;多个喷射泵,每个所述喷射泵分别与所述脱臭塔连接,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所述喷射泵的数量来调节所述脱臭塔的真空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脱臭塔还设有壳体,所述塔盘位于所述壳体内,若干所述塔盘沿所述脱臭塔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将所述脱臭塔分成若干功能层,所述脱臭塔按照由上至下的方向依次包括析气与预加热层、第一热交换层、高压蒸汽加热层、脱臭层、第二热交换层、降温层和出油缓冲层,所述喷射泵与所述脱臭层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层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层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热循环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热循环管路和第二热循环管路,所述第一热循环管路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层进行加热,所述第一热循环管路用于将加热后的所述流体输送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层、再经由所述第一热交换层降温后流至所述第二热循环管路中,所述第二热循环管路用于将降温后的所述流体输送回所述第二热交换层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脱臭塔按照由上至下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十二层,其中,第一层为所述析气和预加热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均为所述第一热交换层,第五层为所述高压蒸汽加热层,第六层和第七层均为脱臭层,第八层、第九层和第十层均为所述第二热交换层,第十一层为降温层,第十二层为出油缓冲层,所述喷射泵连接于所述第六层和所述第七层之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位于所述第二层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层与位于所述第十层的所述第二热交换层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层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层与位于所述第九层的所述第二热交换层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层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层与位于所述第八层的所述第二热交换层之间均设有所述热循环管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包括两个所述喷射泵,通过单独开启任一喷射泵或同时开启两个不同额定功率喷射泵进行真空度调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射泵与所述脱臭塔之间还设有臭气回收罐,两个所述喷射泵分别连接于所述臭气回收罐的顶部,所述脱臭塔连接于所述臭气回收罐的侧面,所述喷射泵与所述脱臭塔之间通过所述臭气回收罐连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臭气回收罐与所述喷射泵的连接处设有自动控制阀,所述自动控制阀通过调节喷射蒸汽量,进而控制脱臭所需真空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还设有水蒸汽回收罐和冷却装置,所述水蒸汽回收罐连接于所述喷射泵,所述水蒸汽回收罐用于回收所述喷射泵从所述脱臭塔抽取出来的高温水蒸汽;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罐和水冷机组,所述冷却水罐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水蒸汽回收罐以冷却所述水蒸汽回收罐内的高温水蒸汽,所述冷却水罐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机组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冷机组上设有两台不同额定功率的水冷机,两台所述水冷机并联连接,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所述水冷机的数量来调节不同的制冷量;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还设有冷却水泵和/或中转水泵,以及若干变频器,所述冷却水泵和/或所述中转水泵用于为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中的液体输送提供动力,所述变频器与所述冷却水泵连接以调节所述冷却水泵的转速,和/或所述变频器与所述中转水泵连接以调节所述中转水泵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其通过在半连续脱臭系统内设置汽提装置以及多个喷射泵分别调节不同产能所需的汽提蒸汽量和真空负载,由此实现真正的产能切换。当需要切换产能而对塔盘上的油量进行调节时,多个喷射泵能够以独立或并联的工作模式为不同产能的脱臭塔提供不同的真空负载,并根据脱臭油量所需的汽提蒸汽量调节汽提装置,通过使用猛犸泵和/或汽提喷射器来满足不同产能下脱臭塔所需的汽提蒸汽,从而实现在一套半连续脱臭系统内的多种产能切换,并且可保证切换产能后生产运行的稳定性。采用这种半连续脱臭系统,可以在油脂精炼的淡旺季等对油脂产能有不同需求的时期中,通过在一套半连续脱臭系统内进行多种产能的切换生产,从而减少开停机次数,节约成本,进而也降低了因频繁开停机对设备使用寿命的耗损。此外,该半连续脱臭系统还设有三组热回收,将脱臭后油脂里的废热用于加热脱臭前需加热的油脂,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脱臭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自动控制阀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以改善淡旺季不同产能需求的油脂精炼时,解决半连续脱臭系统进行频繁开停机对设备使用寿命的损耗,以及成本的耗费。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半连续脱臭系统包括脱臭塔1、设于脱臭塔1内的汽提装置(图未示)以及设于脱臭塔1外部且与脱臭塔1相连接的两个并联设置的喷射泵2。脱臭塔1内设有若干层可调节油脂油量的塔盘,汽提装置用于给塔盘中的油脂提供脱臭需要的汽提蒸汽量,该半连续脱臭系统还通过控制喷射泵2来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臭塔,所述脱臭塔内设有若干层可调节油脂油量的塔盘;汽提装置,所述汽提装置设于所述脱臭塔中,所述汽提装置包括猛犸泵和汽提喷射器,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所述猛犸泵和/或所述汽提喷射器来调节所述油脂脱臭需要的汽提蒸汽量;多个喷射泵,每个所述喷射泵分别与所述脱臭塔连接,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所述喷射泵的数量来调节所述脱臭塔的真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产能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臭塔,所述脱臭塔内设有若干层可调节油脂油量的塔盘;汽提装置,所述汽提装置设于所述脱臭塔中,所述汽提装置包括猛犸泵和汽提喷射器,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所述猛犸泵和/或所述汽提喷射器来调节所述油脂脱臭需要的汽提蒸汽量;多个喷射泵,每个所述喷射泵分别与所述脱臭塔连接,所述半连续脱臭系统通过控制开启所述喷射泵的数量来调节所述脱臭塔的真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塔还设有壳体,所述塔盘位于所述壳体内,若干所述塔盘沿所述脱臭塔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将所述脱臭塔分成若干功能层,所述脱臭塔按照由上至下的方向依次包括析气与预加热层、第一热交换层、高压蒸汽加热层、脱臭层、第二热交换层、降温层和出油缓冲层,所述喷射泵与所述脱臭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层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层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热循环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热循环管路和第二热循环管路,所述第一热循环管路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层进行加热,所述第一热循环管路用于将加热后的所述流体输送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层、再经由所述第一热交换层降温后流至所述第二热循环管路中,所述第二热循环管路用于将降温后的所述流体输送回所述第二热交换层进行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塔按照由上至下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十二层,其中,第一层为所述析气和预加热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均为所述第一热交换层,第五层为所述高压蒸汽加热层,第六层和第七层均为所述脱臭层,第八层、第九层和第十层均为所述第二热交换层,第十一层为所述降温层,第十二层为所述出油缓冲层,所述喷射泵连接于所述第六层和所述第七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连续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南侨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