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动箱并具有多极电磁致动器的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52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多极电磁致动器的离合器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部件中,例如驱动桥、分动箱、传动装置、差速器和滤色器。电磁致动器包括固定线圈、转动多极定子和连接到定子上的转动多极电枢。定子和电枢两者包括多个成对电连接的线圈。凸轮或球斜面组件布置在电枢和摩擦离合器组之间。激励固定线圈以便在定子线圈和电枢的各自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磁通和产生的力相对于定子转动电枢,由此致动凸轮或球斜面组件,继而压缩摩擦离合器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电磁致动离合器,并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极电磁致动器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大多数四轮驱动机动车辆以及实际上装备四轮驱动器的每种运动车辆或皮卡采用通过传动装置输出驱动的分动箱,以便将驱动扭矩分配到车辆的前后传动轴装置上。这些分动箱结合许多不同的机械装置,这些装置尤其提供减速驱动模式(低档),轴间差速器以及轴间离合器的手动或自动接合以便间断地减小传动轴速差或正确驱动前后传动轴。对于检测车轮速差并接合轴间离合器以便减小这种速差的系统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在本申请人的美国专利5407024中披露了一种自动接合系统。除了针对提高这种分动箱的灵活性和操作性的努力之外,许多工作试图使得例如轴间离合器的分动箱部件进行平稳和无接缝操作并增加这种离合器的扭矩。本专利技术针对这种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具有多极电磁致动器的离合器用于例如驱动桥、分动箱、传动装置、差速器和类似物的机动车辆传动系部件。电磁致动器包括固定线圈、转动的多极定子和连接到定子上的转动的多极电枢。定子和电枢两者包括成对电连接的多个线圈。凸轮或球斜面组件布置在电枢和摩擦离合器组之间。激励固定线圈以便在定子线圈以及电枢的各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磁通和产生的力使得电枢相对于定子转动,由此启动凸轮或球斜面组件,继而压缩摩擦离合器组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固定线圈、定子、电枢和凸轮或球斜面组件的电磁离合器致动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磁致动离合器的分动箱。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固定线圈、各自具有多个电连接线圈的多极定子和多极电枢的电磁离合器致动器。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致动离合器,该离合器具有电磁线圈、定子、凸轮或球斜面组件和摩擦离合器组,定子具有多个极和连接到电枢上的线圈,电枢具有类似多个极和线圈。参考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或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结合本专利技术具有分动箱的机动车辆传动系的示意图;图2是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分动箱的部分截面的侧立视图;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离合器的部分截面的放大局部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线4-4截取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分动箱离合器的定子的完全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3的线5-5截取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分动箱离合器的电枢的完全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3的线6-6截取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分动箱离合器的电枢的完全截面图;以及图7是沿着图3的线7-7截取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离合器的电枢的完全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图1,示意地表示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四轮车辆驱动系,并以参考标号10表示。四轮车辆驱动系10包括具有连接到传动装置14并直接驱动传动装置的输出的例如内燃机和柴油发动机的原动机。传动装置14的输出直接驱动分动箱组件16,分动箱组件提供原动力到前后驱动系统20上,其包括第一或后传动轴22、第一或后差速器24、一对第一或后轴26和各自成对的第一或后轮胎和车轮组件28。分动箱组件16还有选择地提供原动力到第二或前驱动系统30上,其包括第二或前传动轴32、第二或前差速器34、一对第二或前轴36和各自成对的第二或前轮胎和车轮组件38。前轮胎和车轮组件38可直接连接到各自前轴36上,或者如果需要一对手动或远程启动锁定轮毂42可操作地布置在前轴36和各自一个轮胎和车轮组件38之间,以便有选择地进行连接。最后,第一驱动系统20和第二驱动系统30两者可包括适当和合适布置的万向节44,该万向节以传统方式操作以便在不同轴和部件之间允许静态和动态偏差和偏移。轮速传感器48以检测关系和每个后轮胎和车轮组件28布置在一起。最好是,轮速传感器48可以是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或者其他车辆控制或助力系统使用的相同传感器。另外,可以使用布置成检测第一或后传动轴22转动的单个传感器。来自传感器48的信号经由线52提供给微处理器56。类似地,各自轮速传感器58以检测关系和每个前轮胎和车轮组件38布置在一起,传感器经由线62提供信号到微处理器56。再次,传感器58可以是防抱死制动系统或其他助力系统的一部分或与其公用。通常,可以使用操作者选择开关64,并且该开关通常在驾驶室(未示出)内布置在车辆操作者可接近的范围内。根据特定车辆或分动箱组件16的构造,开关64可调整以便选择不同操作模式,例如两轮高档、自动(即按需或适应操作)、四轮高档或四轮低档。以增量或减量方式输送扭矩到第二驱动系统30以便对第一驱动系统20和第二驱动系统30之间速差作出响应的系统披露在美国专利申请5407024中。现在参考图1和2,分动箱组件16包括多部件铸造金属壳体70,壳体具有多个不同的开口、孔口、孔洞、凹槽、凸缘、细槽、平表面和容纳垫片、密封件和分动箱组件16的多种固定和转动部件的其他结构,如公知那样。在这些部件中,输入轴72具有容纳传动装置14的互补花键输出轴(未示出)的多个凹形花键或内齿轮齿74,如图1所示。油密封件76在输入轴72和壳体70之间提供液密密封。输入轴72可转动地支承在例如球轴承组件78的抗摩擦轴承上。分动箱组件16通常还包括减速平面齿轮组件80。减速平面齿轮组件80是传统的,并包括太阳轮82,太阳轮与多个行星轮84(图2所示其中之一)恒定接合并驱动行星轮,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动行星轮支架86内并与固定齿圈88恒定接合。齿式离合器或分离套90可通过拨叉92轴向平移以便在接合输入轴72时提供直接高速驱动,并且在接合平面齿轮架86时提供减速低范围驱动。拨叉92通过螺旋凸轮94以及与转动转换轨道96相关的跟随件的相互作用轴向双向平移,轨道96通过由操作者选择开关64控制的双向电动马达驱动组件98驱动。分动箱组件16还包括具有与球斜面操作组件104协作以便压缩摩擦离合器组件106的电磁致动器组件102的电磁离合器组件100,摩擦离合器组件将驱动扭矩输送到链驱动组件108。分动箱组件16还包括第一输出轴110,该输出轴最好并通常与输入轴72同轴对准。例如球轴承组件112的抗摩擦轴承可转动地支承与输入轴72相对的第一输出轴110的端部,并且油密封件114在第一输出轴110和壳体70之间提供液密密封。现在参考图2、3和4,电磁致动器组件102包括围绕输出轴110同轴布置并经由单个或多个导体缆线124接收电能的环形电磁线圈122。金属聚磁壳体126局部围绕并沿着垂直轴从电磁线圈122延伸。聚磁壳体126轴向和径向向内延伸超过电磁线圈122以便提供磁路并强化由电磁线圈122产生的磁通。多极定子130大致靠近电磁线圈122以及聚磁壳体126布置。多极定子130包括多个内部或凹形花键或齿轮齿132,该齿与第一输出轴110上的凸形或外部花键或齿轮齿134互补并接合。如图3和4所示,多极定子130限定具有减小直径的幅面区域136A和增大周向终端区域136B的多个磁极或极片136。尽管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或多或少的极,最好是定子130限定六个极或极片,将理解到更多的极或极片136可增加定子130和电枢150之间的相对转动,但是通常在极处于最大分离状态时减小所得的初始力。相反,更少的极或极片136将减小极片之间所得的相对转动,但通常提供增加所形成的磁吸引力。电磁线圈140围绕每个幅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致动的离合器组件,结合起来包括:固定电磁线圈;靠近所述电磁线圈布置并限定多个极片的定子,所述极片包括第一线圈;靠近所述定子布置并限定同样多个极片的电枢,所述极片包括电连接到各自相邻一个所述第一线圈上的第二线圈 ;当所述电枢和所述定子之间相对转动时产生轴向运动的装置;靠近所述装置以便在所述电枢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时传递扭矩的摩擦离合器组件,并且所述装置压缩所述摩擦离合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V库尔曼尼亚克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