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及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30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包括加强柱,加强柱包括加强柱主体和加强柱顶板;加强柱顶板连接在加强柱主体的顶部上,并朝向一侧延伸,在加强柱顶板与加强柱主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加强柱顶板上设置有延伸板安装部;在安装空间内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与加强柱顶板连接;在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主体安装部,在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安装部;连接板安装部位于延伸板安装部与主体安装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汽车加强柱总成及车体,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和使用,其能够加强车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扭转刚度,从而提高整车抗扭转特性,提升汽车越野通过性和乘员的舒适度。

A kind of automobile stiffening column assembly and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及车体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及车体。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大多由许多不同形状和不同厚度的薄壁板壳零件焊接而成,在使用过程中车身结构会承载很大的载荷,汽车的A柱、B柱和C柱是汽车车架中重要的承力结构,但传统的汽车存在如下不足:一、A柱延伸板与C柱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较低,结构复杂,不利于加工和安装。二、A柱延伸板与C柱连接处的刚度不够好,尤其是扭转刚度,容易受到地形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变形,影响整车的越野通过性和乘员的舒适度,汽车的扭转刚度一般就是指汽车车架的扭转刚度。扭转刚度越高表示车越硬,越野通过性越好。三、整车的轻量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及车体,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和使用,其能够加强车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扭转刚度,从而提高整车抗扭转特性,提升汽车越野通过性和乘员的舒适度。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的B柱与C柱之间的加强柱,所述加强柱包括加强柱主体和加强柱顶板;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柱主体的顶部上,并朝向所述加强柱主体的一侧延伸,在所述加强柱顶板的下方与所述加强柱主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所述加强柱顶板的上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A柱延伸板连接的延伸板安装部;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中的C柱主体连接的主体安装部,在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中的C柱连接板连接的连接板安装部;在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连接板安装部位于所述延伸板安装部与所述主体安装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架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连接架顶板与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架顶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弯折部;所述主体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上,所述连接板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柱顶板包括顶板主体;在所述顶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连接板的上部连接的顶板安装部,在其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主体连接的顶板延伸板;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顶板安装部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顶板主体连接,并向下延伸,且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主体与所述连接架顶板连接,所述延伸板安装部设置在所述顶板主体的上侧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顶板的上侧表面与所述顶板主体的下侧表面贴合;所述第一侧板上朝向所述顶板延伸板侧的表面与所述顶板延伸板上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贴合。进一步地,在所述顶板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相应地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在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架和/或所述加强柱顶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车体,包括A柱、B柱、C柱和汽车后轮罩,在所述A柱的后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A柱延伸板,所述A柱延伸板位于所述A柱与所述C柱之间,并与所述B柱的上部连接;所述C柱包括C柱主体,在所述C柱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C柱连接板;还包括前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描述的汽车加强柱总成,所述汽车加强柱总成位于所述B柱与所述C柱之间;所述加强柱主体的下部连接在所述汽车后轮罩上,所述A柱延伸板安装在所述延伸板安装部上;所述C柱主体的前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C柱主体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下方,所述C柱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架的前侧,所述连接板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前侧;所述C柱主体安装在所述主体安装部上,所述C柱连接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安装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柱顶板包括顶板主体,所述延伸板安装部设置在所述顶板主体的上侧表面上;在所述顶板主体的前侧设置有顶板安装部,在其后侧设置有顶板延伸板,所述顶板安装部与所述顶板延伸板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所述顶板主体和/或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顶板主体连接,并向下延伸,且所述顶板延伸板的底部与所述C柱主体连接,所述C柱连接板的顶部连接在所述顶板安装部上;在所述C柱主体、所述C柱连接板、所述顶板主体与所述顶板延伸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连接架位于所述空腔内。进一步地,在所述C柱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连接板延伸板;在所述连接架的顶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连接架加强板,所述连接架加强板位于所述连接板延伸板与所述顶板安装部之间;所述连接架加强板和所述连接板延伸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安装部连接。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加强柱总成,主要由加强柱和连接架组成。加强柱主要由加强柱主体和加强柱顶板组成。加强柱顶板连接在加强柱主体的顶部上,并朝向一侧延伸,在加强柱顶板的下方与加强柱主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A柱延伸板的后端安装在延伸板安装部上,C柱主体安装在主体安装部上,C柱连接板安装在连接板安装部上,从而实现汽车加强柱总成与A柱延伸板板和C柱连接。车体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B柱与C柱之间增加了汽车加强柱总成,能够显著提高A柱延伸板与C柱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扭转刚度的提升。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加强柱总成,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和使用,其能够加强车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扭转刚度,从而提高整车抗扭转特性,提升汽车越野通过性和乘员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加强柱总成中加强柱顶板与连接架连接的示意图;图2为加强柱顶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连接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示意图;图5为汽车加强柱总成与A柱延伸板、C柱主体和C柱连接板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图6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图6沿A-A向的剖视图;图8为C柱主体与C柱连接板连接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00-汽车加强柱总成;10-加强柱;11-加强柱顶板;111-顶板主体;112-顶板延伸板;1121-第一定位孔;1122-延伸板翻边;113-顶板安装部;114-延伸板安装部;20-连接架;21-主体安装部;22-连接板安装部;23-连接架顶板;231-连接架加强板;24-第一侧板;241-第二定位孔;25-第二侧板;30-安装空间;400-车体;410-A柱;411-A柱延伸板;420-B柱;430-C柱;431-C柱主体;432-C柱连接板;4321-连接板延伸板;440-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100,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的B柱(图中未标示)与C柱(图中未标示)之间的加强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的B柱与C柱之间的加强柱,所述加强柱包括加强柱主体和加强柱顶板;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柱主体的顶部上,并朝向所述加强柱主体的一侧延伸,在所述加强柱顶板的下方与所述加强柱主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所述加强柱顶板的上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A柱延伸板连接的延伸板安装部;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中的C柱主体连接的主体安装部,在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中的C柱连接板连接的连接板安装部;在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连接板安装部位于所述延伸板安装部与所述主体安装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的B柱与C柱之间的加强柱,所述加强柱包括加强柱主体和加强柱顶板;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柱主体的顶部上,并朝向所述加强柱主体的一侧延伸,在所述加强柱顶板的下方与所述加强柱主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所述加强柱顶板的上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A柱延伸板连接的延伸板安装部;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中的C柱主体连接的主体安装部,在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中的C柱连接板连接的连接板安装部;在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连接板安装部位于所述延伸板安装部与所述主体安装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加强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架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连接架顶板与所述加强柱顶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架顶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弯折部;所述主体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上,所述连接板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加强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顶板包括顶板主体;在所述顶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连接板的上部连接的顶板安装部,在其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C柱主体连接的顶板延伸板;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顶板安装部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顶板主体连接,并向下延伸,且所述顶板延伸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主体与所述连接架顶板连接,所述延伸板安装部设置在所述顶板主体的上侧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加强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顶板的上侧表面与所述顶板主体的下侧表面贴合;所述第一侧板上朝向所述顶板延伸板侧的表面与所述顶板延伸板上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加强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相应地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英熊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