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317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属于轧钢生产工艺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成本较低的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以连铸板坯为基础,在轧制前的高温加热工序中,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烧损连铸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痕迹,来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

Control Method for Surface Skin Defect of Low Alloy Hot Rolled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属于轧钢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低合金钢热轧板是由连铸板坯经高温回执后轧制而成。由于连铸板坯生产工艺决定,铸坯表面形成连续的振动痕迹,其振痕波谷处很容易形成夹杂聚集或产生表面细小裂纹,这些缺陷在随后的热轧过程中会形成表面起皮缺陷,低合金钢由于其裂纹敏感较强,且钢种特性决定其振痕相对较深,因此起来皮缺陷较为突出,产生起皮缺陷的热轧板通常只能作降级处理。现在各厂家一般使用采用提高连铸机设备质量,优化连铸工艺等措施,通过提高板坯质量来进行控制,这样不仅成本提高,而且控制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成本较低的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以连铸板坯为基础,在轧制前的高温加热工序中,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烧损连铸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痕迹,来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进一步的是,对连铸板坯的高温加热工作是在普通的步进式高温加热炉中完成。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对连铸板坯进行高温加热时的加热温度不低于1235℃。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加热温度为1240℃。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对连铸板坯进行高温加热时的加热时间不少于110min。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加热时间为115min。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连铸板坯的初始厚度为180~220㎜。进一步的是,所述连铸板坯的初始厚度为2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对现有热轧钢板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长度的改进,即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烧损连铸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痕,来而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这样,由于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在加热的过程中已基本消除,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轧制后的钢板产生的起皮缺陷,达到提高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目的。而由于本申请的控制方法仅是通过改进连铸钢坯在加热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便可以有效的实现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来达到提高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目的,不仅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施工成本相对现有常用的通过改进连铸设备质量来降低振动痕迹的成本要低得多,所以适宜在低合金钢的热轧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成本较低的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以连铸板坯为基础,在轧制前的高温加热工序中,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烧损连铸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痕迹,来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本申请通过对现有热轧钢板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长度的改进,即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来烧损连铸坯生产中产生的振动痕,从而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这样,由于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在加热的过程中已基本消除,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轧制后的钢板产生的起皮缺陷,达到提高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目的。而由于本申请的控制方法仅是通过改进连铸钢坯在加热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便可以有效的实现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来达到提高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目的,不仅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施工成本相对现有常用的通过改进连铸设备质量来降低振动痕迹的成本要低得多,所以适宜在低合金钢的热轧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结合现有技术中,用于加热连铸板坯的加热炉通常都是普通的步进式高温加热炉的现实状况,再结合现有粗轧加热温度的极限值均不超过1220℃,加热时间的极限值均超过为95min的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本申请的低合金连铸板坯能在加热过程中最大限度的烧损连铸时产生的在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本申请将所述加热温度的极限值提高至少15℃,即不低于1235℃;加热时间的极限值提高至少15min,即不少于110min。再结合生产现场的实测结果,本申请的加热温度优选择为1240℃;加热时间优选为115min。相应的,本申请的控制方法主要针对的连铸板坯的初始厚度为180~220㎜,优选的连铸板坯的初始厚度为200㎜。综上所述,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来轧制低合金钢热轧板还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延长热轧加强时间,提高加强温度的方法来使铸坯表面缺陷得到氧化烧损,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实施例:下面通过具体的施实施例对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例1:低合金钢P510L,热轧在炉时间延长20分钟,加热温度提高20℃,热轧板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起皮缺陷。实例2:低合金钢P280VK,热轧在炉时间延长20分钟,加热温度提高20℃,热轧板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起皮缺陷。实例3:低合金钢SM520B,热轧在炉时间延长20分钟,加热温度提高20℃,热轧板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起皮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以连铸板坯为基础,在轧制前的高温加热工序中,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烧损连铸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痕迹,来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以连铸板坯为基础,在轧制前的高温加热工序中,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烧损连铸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痕迹,来减少、降低和弱化热轧中无法消除的产生起皮缺陷的振动痕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连铸板坯的高温加热工作是在普通的步进式高温加热炉中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低合金热轧钢板表面起皮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连铸板坯进行高温加热时的加热温度不低于12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低合金热轧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天科周明佳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