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铣刨凿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27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40
本案为一种新型铣刨凿刀体,包括刀头、刀柄,其中,刀头设于刀柄顶端,所述刀头的周向侧壁向外突出形成若干均匀环形阵列的凸块;所述刀柄在背离所述刀头的方向具有至少2个工作面,所述刀头在围绕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第三局部工作面,所述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分别位于每个凸块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局部工作面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本案简化了生产工序;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新型铣刨凿刀体材料的情况下,将刀头的材料重新分布,形成有利形状,并且优化其运作形态,使其材料利用率提高,使用性能进一步优化,确保了机器的高行走速度和高生产效率。

A New Milling Cutt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铣刨凿刀体
本技术涉及涉及属于铣刨机零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铣刨机的刀具刀体,主要用于道路铣刨机的铣刨鼓上。
技术介绍
刀具常用于地面维护的机械中,如道路铣刨机、路面再生机或类似的机器的切削辊上;在切削地面过程中,刀体与需要切除的道路材料直接接触,所以刀体的磨损是快速的。需要经常更换刀具,因此,刀具的市场需求量是巨大的。在实际生产中,以分模线L1为分界,沿着f和f1的方向开合模具。工作面30无法通过模压直接成型,必须经由后期机加工方式获得,因此,现有技术的刀头在生产效率上较低,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那么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也低。综上,市场上通用的刀具结构形状在生产上需要多道工序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新型铣刨凿刀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铣刨凿刀体,包括刀头、刀柄,其中,刀头设于刀柄顶端,所述刀头的周向侧壁向外突出形成若干均匀环形阵列的凸块;所述刀柄在背离所述刀头的方向具有至少2个工作面,所述刀头在围绕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第三局部工作面,所述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分别位于每个凸块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局部工作面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刀柄在垂直于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第四工作面。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第四工作面由模压成型,且将所述第三工作面作为分模面。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刀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工作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工作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工作面的直径。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第四工作面上安装有垫圈。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第四工作面紧贴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面、第三工作面、第四工作面围成一个向内凹入的工作区域。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第三局部工作面包括上工作面、下工作面,所述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之间呈150°-175°的角度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的相交处向内凹。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中,所述上工作面由上到下逐渐变窄,所述下工作面由上到下逐渐变宽。本技术的新型铣刨凿刀体,相比现有技术的刀体,可以模压一次成型,改进了刀体的结构,若干个工作面方便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能源消耗,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产量;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新型铣刨凿刀体材料的情况下,将刀头的材料重新分布,形成有利形状,并且优化其运作形态,使其材料利用率提高,使用性能进一步优化,穿透能力提高,降低切削阻力,确保了机器的高行走速度和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凿刀体的整体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凿刀体的整体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凿刀体装配垫圈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凿刀体的整体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凿刀体的拆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铣刨凿刀体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刀头2、刀柄4,其中,刀头2设于刀柄4顶端,所述刀头2的周向侧壁向外突出形成若干均匀环形阵列的凸块;所述刀柄4在背离所述刀头2的方向具有至少2个工作面,所述刀头2在围绕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局部工作面10,第二局部工作面11,第三局部工作面12,所述第一局部工作面10,第二局部工作面11分别位于每个凸块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局部工作面12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凸块的形状可以是在刀头2由上而下逐渐变宽、具有类似于梯形表面,第三局部工作面12相对于凸块向内凹入。刀柄4为柱状结构。本案的工作原理是,刀头2在围绕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局部工作面10,第二局部工作面11,第三局部工作面12。这样设计的目的及依据在于减小刀头2与被铣削物质之间的接触阻力,并且,可以有效加强新型铣刨凿刀体1切削部位的强度,被切削后的废料残渣与第一局部工作面10、第二局部工作面11、第三局部工作面12持续接触过程中,造成类似流体运动的形态,并产生额外的驱动摩擦力,以此增加新型铣刨凿刀体1的旋转工作性能。相比现有技术的刀体,可以模压一次成型,改进了刀体的结构,若干个工作面方便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能源消耗,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产量;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新型铣刨凿刀体1材料的情况下,将刀头2的材料重新分布,形成有利形状,并且优化其运作形态,使其材料利用率提高,使用性能进一步优化,穿透能力提高,降低切削阻力,确保了机器的高行走速度和高生产效率。刀柄4在垂直于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41、第二工作面5、第三工作面6、第四工作面9。刀头2的直径为a,第一工作面41的直径为b,第四工作面9的直径为c,且a>b>c。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垫圈8,对于不同的工作环境,无需更换铣刨凿刀体1,适用范围更广。第一工作面41、第二工作面5、第三工作面6、第四工作面9由模压成型,且将所述第三工作面6作为分模面。其以分模线L为分界,沿着F和F1的方向开合模具,第三工作面6即是分模面。刀头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工作面41的直径,所述第一工作面4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工作面9的直径。如图3图4所示,第四工作面9上安装有垫圈8。第四工作面9紧贴于所述第二工作面5。第一工作面41、第三工作面6、第四工作面9围成一个向内凹入的工作区域。第三局部工作面12包括上工作面121、下工作面122,所述上工作面121与下工作面122之间呈150°-175°的角度设置,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上工作面121与下工作面122的相交处向内凹。这样形成的上工作面121与下工作面122可以更好的优化其运作形态。上工作面121由上到下逐渐变窄,所述下工作面122由上到下逐渐变宽。该形状可以更好的适应切削部位。如图5所示,凿刀体的第一工作面41、第三工作面6、第四工作面9围成一个向内凹入的工作区域,叉形工具100的工作部101卡入凿刀体1的工作区域中,并且顺着方向A拆卸凿刀体1。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铣刨凿刀体,包括刀头、刀柄,其中,刀头设于刀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周向侧壁向外突出形成若干均匀环形阵列的凸块;所述刀柄在背离所述刀头的方向具有至少2个工作面,所述刀头在围绕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第三局部工作面,所述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分别位于每个凸块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局部工作面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铣刨凿刀体,包括刀头、刀柄,其中,刀头设于刀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周向侧壁向外突出形成若干均匀环形阵列的凸块;所述刀柄在背离所述刀头的方向具有至少2个工作面,所述刀头在围绕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第三局部工作面,所述第一局部工作面,第二局部工作面分别位于每个凸块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局部工作面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在垂直于其中心线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第四工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第四工作面由模压成型,且将所述第三工作面作为分模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铣刨凿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祥秦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五元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