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充电站的触点单元和接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驱动车辆的充电站的触点单元以及一种用于在车辆,特别是电动公交车等,与充电站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的方法,触点单元形成为能够布置在车辆上方,其中,触点单元的充电触点能够通过触点单元而相对于车辆的接触表面移动,并且能够在充电触点和接触表面之间建立接触,触点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充电触点支撑件,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触点,充电触点支撑件通过触点单元的平行连杆相互连接,平行连杆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并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在两个平行移动平面中的一个中通过连接铰链连接到所述连接杆,连接铰链彼此间隔开并与连接杆形成平行四边形。
技术介绍
这种触点单元和方法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并且通常用于在停靠点之间行驶的电动车辆中。所述车辆可以是电动公交车,但原则上也可以是其它车辆,例如不永久地电连接到接触线等的火车或有轨电车。在这些车辆中,电能存储器在停靠点暂停期间由充电站充电。在停靠点,车辆与充电站电连接,能量存储器被充电至少达到这样的程度:即车辆可以到达下一个将要到达的具有充电站的停靠点。为了在车辆和充电站之间建立电连接,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力驱动车辆,特别是电动公交车等的充电站的触点单元(10,31),所述触点单元形成为能够布置在车辆上方,其中,所述触点单元的充电触点(11,37)能够借助于所述触点单元而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接触表面(32)移动,并且能够在所述充电触点和所述接触表面之间建立接触,所述触点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充电触点支撑件(13,39),所述至少两个充电触点支撑件(13,39)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支撑件通过所述触点单元的平行连杆(16,42)相互连接,所述平行连杆(16,42)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17,14)并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18,41),每个支撑杆在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16 DE 102017200593.91.一种用于电力驱动车辆,特别是电动公交车等的充电站的触点单元(10,31),所述触点单元形成为能够布置在车辆上方,其中,所述触点单元的充电触点(11,37)能够借助于所述触点单元而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接触表面(32)移动,并且能够在所述充电触点和所述接触表面之间建立接触,所述触点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充电触点支撑件(13,39),所述至少两个充电触点支撑件(13,39)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支撑件通过所述触点单元的平行连杆(16,42)相互连接,所述平行连杆(16,42)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17,14)并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18,41),每个支撑杆在两个平行移动平面(24,48)中的一个中通过连接铰链(19,43)连接到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铰链(19,43)彼此间隔开并与所述连接杆形成平行四边形(2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通过两个支撑铰链(22,45)连接到所述触点单元的基座支撑件(21,46),所述两个支撑铰链(22,45)在支撑平面(23,47)中彼此间隔开,所述支撑平面(23,47)平行于所述移动平面延伸并且中心等距地延伸至所述移动平面,每个充电触点支撑件通过旋转铰链(20,40)连接到所述支撑杆,所述旋转铰链相对于所述连接铰链正交设置,每个充电触点支撑件将所述充电触点相对于旋转轴线同轴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均匀分布在所述充电触点(11,37)上的接触力能够通过所述基座支撑件(21,46)施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触点(11,37)形成为接触滑条(12,38),所述接触滑条(12,38)在所述充电触点支撑件(13,39)处各自相对于彼此平行设置,所述充电触点支撑件彼此平行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滑条(12,38)布置为横向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35)。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单元(10,31)具有关节臂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关节臂装置的驱动装置。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丁·菲尔丁,
申请(专利权)人:崇德铁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