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19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包括立柱、设于立柱上的左右摆动机构、连接左右摆动机构的第一活动架、滑设于第一活动架上的第二活动架、设于第一活动架上的前后驱动机构、滑设于第二活动架上的上下驱动机构、连接上下驱动机构的取件机构和喷雾机构;第一活动架通过转轴枢接立柱;前后驱动机构连接第二活动架;左右摆动机构包括枢接立柱的摆动气缸、连接摆动气缸的输出轴的滑轴、连接第一活动架的摆动板;摆动板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弧形孔;滑轴滑设于弧形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自动取件和喷雾,不需要人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New Linear Robot for Die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线性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
技术介绍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定金属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又从节能、计生原材料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在压铸加工中,取件和喷雾是实现压铸成型的必要环节,目前这两个环节均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的,由于压铸环境恶劣,采用人工作业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环境因素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其能实现同时实现自动取件和喷雾两个工况,不需人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一种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包括立柱、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左右摆动机构、连接所述左右摆动机构的第一活动架、滑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的第二活动架、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的前后驱动机构、滑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架上的上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机构的取件机构和喷雾机构;所述第一活动架通过转轴枢接所述立柱;所述前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包括枢接所述立柱的摆动气缸、连接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的滑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的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弧形孔;所述滑轴滑设于所述弧形孔内。上述的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通过设置取件机构和喷雾机构,再通过左右摆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和前后驱动机构驱动夹持取件机构的运动,能实现自动取件和喷雾,不需要人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水冷底座;所述水冷底座包括相连接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上板上设有水冷腔;所述下板封住所述水冷腔;所述上板外侧设有连通所述水冷腔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冷腔呈蛇形设置,蛇形的所述水冷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前后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所述前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前后驱动机构的缸体通过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架呈方形;所述第二活动架位于方形的所述第一活动架围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活动架的两端均滑接所述第一活动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活动架上的安装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块上的上下驱动气缸以及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和所述取件机构的连接架;所述上下驱动气缸和所述连接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驱动机构还包括上下导向臂,所述上下导向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滑接所述第二活动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驱动机构还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块和所述连接架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取件机构包括夹持气缸及连接所述夹持气缸的两抓手。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取件机构和喷雾机构均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立柱的一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一方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另一方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水冷底座的上板的仰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0、立柱;20、水冷底座;21、上板;22、水冷腔;23、下板;24、进水接口;25、出水接口;30、左右摆动机构;31、摆动气缸;32、滑轴;33、摆动板;34、弧形孔;40、第一活动架;41、转轴;50、第二活动架;60、前后驱动机构;61、第一固定块;62、前后驱动气缸;63、第二固定块;70、上下驱动机构;71、上下驱动气缸;72、安装块;73、连接架;74、上下导向臂;75、缓冲器;80、取件机构;81、夹持气缸;82、抓手;90、喷雾机构;100、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包括立柱10、设于立柱10上的左右摆动机构30、连接左右摆动机构30的第一活动架40、滑设于第一活动架40上的第二活动架50、设于第一活动架40上的前后驱动机构60、滑设于第二活动架50上的上下驱动机构70、连接上下驱动机构70的取件机构80和喷雾机构90;前后驱动机构60连接第二活动架50。其中,取件机构80用于取压铸件,喷雾机构90用于向压铸件喷脱模剂,以使压铸件与压铸机的模具分离,便于取件机构80将压铸件模具内取出;左右摆动机构30、前后驱动机构60和上下驱动机构70用于相互协助驱动取件机构80将压铸件从模具取至压铸件运送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立柱10的底部设有水冷底座20。因为压铸机周围的温度比较高,会对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的工作产生影响,通过在立柱10的底部设置水冷底座20,可对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进行适当降温,以使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得到保护。具体的,水冷底座20包括相连接的上板21和下板23,上板21连接立柱10;上板21上设有水冷腔22;下板23封住水冷腔22;上板21外设有连通水冷腔22的进水接口24和出水接口25;进水接口24和出水接口25均用于连接外界的水管。进行水冷工作时,进水接口24向水冷腔22内供应冷水,出水接口25将经过热交换的水排出。优选地,水冷腔22呈蛇形设置,蛇形的水冷腔22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接口24和出水接口25。通过设置水冷腔22呈蛇形设置,可以增加冷水在水冷腔22内的时间,从而使得冷水能与立柱10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请参阅图1,左右摆动机构30用于驱动取件机构80沿左右方向摆动一定的角度,以使取件机构80能沿左右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具体的,第一活动架40通过转轴41枢接立柱10;左右摆动机构30包括枢接立柱10的摆动气缸31、连接摆动气缸31的输出轴的滑轴32、连接第一活动架40的摆动板33;摆动板3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弧形孔34;滑轴32滑设于弧形孔34内。左右摆动机构30工作时,摆动气缸31驱动滑轴32在弧形孔34内滑动,滑轴32在弧形孔34的导向作用下驱动第一活动架40带着取件机构80沿左右方向做旋转摆动。如图2所示,前后驱动机构60包括第一固定块61和前后驱动气缸62,第一固定块61安装于第一活动架40上;前后驱动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左右摆动机构、连接所述左右摆动机构的第一活动架、滑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的第二活动架、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的前后驱动机构、滑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架上的上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机构的取件机构和喷雾机构;所述第一活动架通过转轴枢接所述立柱;所述前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包括枢接所述立柱的摆动气缸、连接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的滑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的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弧形孔;所述滑轴滑设于所述弧形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左右摆动机构、连接所述左右摆动机构的第一活动架、滑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的第二活动架、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的前后驱动机构、滑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架上的上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机构的取件机构和喷雾机构;所述第一活动架通过转轴枢接所述立柱;所述前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包括枢接所述立柱的摆动气缸、连接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的滑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的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弧形孔;所述滑轴滑设于所述弧形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水冷底座;所述水冷底座包括相连接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上板上设有水冷腔;所述下板封住所述水冷腔;所述上板外侧设有连通所述水冷腔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腔呈蛇形设置,蛇形的所述水冷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铸用线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前后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所述前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雲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国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