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75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装用防坠平台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旨在解决转子叠压工装工作过程中周期出现空槽导致操作人员踩空受伤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叠压工装,叠压工装包括电动叠压平台,驱动叠压工装滑移的驱动机构,地面上开设有凹槽,驱动机构置于凹槽内,地面上的凹槽两侧开设有导向电动叠压平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电动叠压平台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有防坠面板,防坠面板可沿导轨滑移,导轨端部上方设有可封闭凹槽端部的脚踏装置,电动叠压平台滑动时与脚踏装置的最大距离为一个防坠面板沿轨道方向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叠压平台连接有防坠面板填补了周期性出现的空槽,使得操作人员在作业中不因踩入空槽而受伤。

Anti-falling Platform for Rotor Overlay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
本技术涉及转子叠压
,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
技术介绍
直流电动机工作时,转子在旋转,致使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的改变,同时,转子的磁极位置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电动机内部的转子需要硅钢片叠压而成,避免转子内部产生感应涡流。授权公告号为CN2076648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在使用所示的转子叠压工装时,需要在地面上开设一个凹槽作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的活动空间,凹槽延伸至转子叠压工装外部,工作时控制叠压平台从凹槽的尾端移动到转子叠压工装底部,再由设置在凹槽内部的电动推动机推动电动叠压平台上升与顶部逐渐下降的按压装置开始叠压。由于电动推动机的占地面积较大,所以必须要求凹槽内部的空间足够大,导致电动叠压平台在工作过程中会周期性出现空槽,使得操作工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踏入空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其提供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凹槽防坠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包括叠压工装,所述叠压工装包括电动叠压平台,驱动电动叠压平台滑移的驱动机构,地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驱动机构置于凹槽内,地面于凹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导向电动叠压平台的导轨,所述电动叠压平台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有防坠面板,电动叠压平台移动带动防坠面板沿导轨滑移,且导轨远离叠压工装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可封闭凹槽的脚踏装置,电动叠压平台滑动时与所述脚踏装置的最大距离为一个防坠面板沿轨道方向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叠压平台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有防坠面板,使得防坠面板与电动叠压平台水平运动时轨迹保持一致,电动叠压平台滑动时与所述脚踏装置的最大距离为一个防坠面板沿轨道方向的长度,从而电动叠压平台滑动至叠压工装底部时,防坠面板覆盖了电动叠压平台滑动时经过的凹槽位置,同时导轨正对防坠面板的端部的上方设置有可封闭凹槽的脚踏装置,脚踏装置不仅覆盖了凹槽末端,也可以在电动叠压平台退出叠压工装时,使得防坠面板进入到脚踏装置内部,保证了整个转子叠压工装在工作过程中凹槽出口处都处于封闭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防坠面板上的弧形固定块以及设置在电动叠压平台上的固定杆,弧形固定块与固定杆勾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装置设计为防坠面板首端设有的弧形固定块与电动叠压平台尾端设有的固定杆相连接的方式,使得电动叠压平台拉动防坠面板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踏装置包括凹槽尾端的固定支撑壁以及安放于固定支撑壁顶端的接收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侧壁以及接收面板的设置使得脚踏装置不仅用于接收防坠面板也可以覆盖凹槽尾端,而且由于接受面板是放置于固定支撑体顶端的,所以一旦需要将其拆卸时,只需要将其从固定支撑壁顶端拿起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坠面板上壁固定设置有防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坠面板的上壁固定连接一个橡胶防滑层,避免操作人员在防坠面板上行走时打滑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坠面板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沿导轨滑移的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坠面板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沿轨道滑移的滚轮,使防坠面板能够在导轨上通过滚轮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若干滚轮一一转动连接的放置杆以及防坠面板设有的若干安装放置杆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轮和防坠面板通过放置杆直接插入到安装槽内部的方式连接为整体吗,不仅可以保证防坠面板的正常移动,也可以非常容易的对其进行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防坠工装底部的凹槽上壁四周设有防护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坠工装底部的凹槽上壁四周设有防护栏,避免一些较大的杂物通过上壁的工作位置进入到凹槽内部影响到凹槽内部驱动机构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地面靠近导轨的两侧固定连接一个铺设于地面的荧光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荧光带可以有效的对工作人员产生警示作用,使得操作人员即使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提前做好防备准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凹槽上壁设有两条平行的轨道以及通过滑动连接于轨道外壁的电动叠压平台,在电动叠压平台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有防坠面板,防坠面板可沿导轨滑移,且导轨正对防坠面板的端部的上方设置有可封闭凹槽的脚踏装置,使得防坠面板与电动叠压平台水平运动时轨迹保持一致,从而在电动叠压平台滑动至叠压工装底部时,电动叠压平台经过的位置被防坠面板所覆盖,同时为了能够在电动叠压平台顺利运行至叠压工装外部,在轨道末端设有脚踏装置,脚踏装置不仅覆盖了凹槽末端,也可以在电动叠压平台退出叠压工装时,使得防坠面板进入到脚踏装置内部,非常有效地在覆盖凹槽末端顶部的同时也保证了叠压工作的流畅性。2.通过在防坠面板外壁设有防滑层,有效地避免了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在防坠面板外壁没有站稳而导致滑倒,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保证操作人员在视线较差的情况下忽视到凹槽的危险,在凹槽顶壁四周固定连接一个铺设于地面的荧光带,从而有效的对工作人员提前产生警示作用,使得操作人员即使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做好防备准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凹槽;11、驱动机构;12、导轨;2、电动叠压平台;3、转动装置;31、弧形固定块;32、固定杆;4、防坠面板;41、防滑层;5、滚轮;6、脚踏装置;61、固定支撑壁;62、接收面板;7、固定装置;71、放置杆;72、安装槽;8、防护栏;9、荧光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披露的一种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包括叠压工装,叠压工装包括电动叠压平台2,驱动电动叠压平台2滑移的驱动机构11,地面上开设有凹槽1,驱动机构11置于凹槽1内,驱动机构11设置为气缸,在气缸的作用下带动电动叠压平台2在凹槽1上移动,气缸位于凹槽内1内且固定于凹槽1于叠压工装下方的侧壁上,当电动叠压平台2移动到叠压工装下时,叠压工装顶部平台开始向下叠压。如图1所示,地面上于凹槽1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导向电动叠压平台2的导轨12,电动叠压平台2通过转动装置3转动连接有防坠面板4,防坠面板4可沿导轨12滑移,且导轨12正对防坠面板4的端部的上方设置有可封闭凹槽1的脚踏装置6,电动叠压平台2滑动时与脚踏装置6的最大距离为一个防坠面板4沿导轨12方向的长度。如图2所示,转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防坠面板4上的弧形固定块31以及设置在电动叠压平台2上的固定杆32,弧形固定块31与固定杆32勾连。脚踏装置6包括凹槽1尾端的固定支撑壁61以及安放于固定支撑壁61顶端的接收面板62。防坠面板4上壁固定设置有防滑层41,防滑层41为橡胶层。防坠面板4通过固定装置7连接有沿导轨12滑移的滚轮5。固定装置7包括与四个滚轮5一一转动连接的放置杆71以及防坠面板4设有的若干安装放置杆71的安装槽72。位于所述防坠工装底部的凹槽1上壁四周设有防护栏8。凹槽1顶壁四周固定连接一个铺设于地面的荧光带9。使用时,通过启动驱动机构11,使得电动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包括叠压工装,所述叠压工装包括电动叠压平台(2),驱动电动叠压平台(2)滑移的驱动机构(11),地面上开设有凹槽(1),所述驱动机构(11)置于凹槽(1)内,地面于凹槽(1)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导向电动叠压平台(2)的导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叠压平台(2)通过转动装置(3)转动连接有防坠面板(4),电动叠压平台(2)移动带动防坠面板(4)沿导轨(12)滑移,且导轨(12)远离叠压工装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可封闭凹槽(1)的脚踏装置(6),电动叠压平台(2)滑动时与所述脚踏装置(6)的最大距离为一个防坠面板(4)沿轨道方向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包括叠压工装,所述叠压工装包括电动叠压平台(2),驱动电动叠压平台(2)滑移的驱动机构(11),地面上开设有凹槽(1),所述驱动机构(11)置于凹槽(1)内,地面于凹槽(1)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导向电动叠压平台(2)的导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叠压平台(2)通过转动装置(3)转动连接有防坠面板(4),电动叠压平台(2)移动带动防坠面板(4)沿导轨(12)滑移,且导轨(12)远离叠压工装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可封闭凹槽(1)的脚踏装置(6),电动叠压平台(2)滑动时与所述脚踏装置(6)的最大距离为一个防坠面板(4)沿轨道方向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叠压工装用防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防坠面板(4)上的弧形固定块(31)以及设置在电动叠压平台(2)上的固定杆(32),弧形固定块(31)与固定杆(32)勾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宝锋闫虎李娟李定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阿尔斯通永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