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965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其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托板、传力板和可调丝杆组件,所述托板通过所述传力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第一垫板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二垫板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的可调丝杆组件,所述托板中背对于所述第一垫板的一侧成形为形状匹配于管幕结构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可应用于位于上排和侧排管幕与支撑之间,采用弧形板与管幕钢管接触,可使管幕压力通过面接触传递至支撑,有效避免了接触面应力集中。通过调节不同撑托丝杆的长度,解决管幕底部与支撑间距不同的问题,使支撑均匀受力。

Adjustable bracket in pipe cur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
本技术涉及管幕暗挖法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愈来愈显重要。在一些城市中心区域受交通、管线、环境等影响,地铁车站、地下联络通道等工程无法采用传统的基坑明挖施工。管幕暗挖法是一种对既有管线、交通影响较小的施工工艺。但是目前国内外管幕暗挖法施工技术不成熟,急需对配套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进行研究,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施工要求。管幕暗挖法施工开挖断面形式灵活,可满足各种车站,通道使用功能的需求,其自由断面尺寸大于常规暗挖通道的尺寸。管幕暗挖法是通过施做群顶管围护形成管幕,在管幕内边开挖边施做内支撑。由于管幕顶管轴线精度的限制,管幕底部往往不在同一平面。如果直接将支撑安装在管幕底部,将导致管幕局部脱空或变形,造成支撑受力不均,进而引起管幕上方土体沉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常规的垫设钢板或混凝土无法完全填实管幕与支撑间的空隙,且都属于被动受力,仍易造成管幕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管幕与支撑之间存在脱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主动抵消管幕与支撑之间的空隙的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且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托板、传力板和可调丝杆组件,所述托板通过所述传力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第一垫板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二垫板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的可调丝杆组件,所述托板中背对于所述第一垫板的一侧成形为形状匹配于管幕结构的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托板、传力板和可调丝杆组件,所述托板通过所述传力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第一垫板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二垫板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的可调丝杆组件,所述托板中背对于所述第一垫板的一侧成形为形状匹配于管幕结构的弧形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丝杆组件包括丝杆和旋合于所述丝杆上的调节螺母,所述丝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垫板上,所述第一垫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丝杆的第二端穿过的丝杆孔,且所述丝杆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为呈中心对称的形状规则的板体,所述丝杆孔为以所述第一垫板的对称中心为中心的孔洞。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幕内支撑可调式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为呈中心对称的形状规则的板体,所述丝杆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二垫板的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强朱雁飞裴烈烽张世宏王茂东刘健诸颖王彦杰赵笑鹏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